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重振北疆 > 第一百二十四章 卸岭部的新生

第一百二十四章 卸岭部的新生

童远又把河东那边襄陵贾习的乡里教育和北屈县开展航船、拉纤及打猎等培训的事情告诉了张既。

不过,他专门表示,各地方有不同行业和特色,例如贾习是士族内部的子弟教育,而北屈县是打猎和拉纤的传承与培训。这边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从种植宿麦经验传播这件事入手,也尝试一下。

张既说道:“将军的意思是,我们不用和那边搞得一样,完全从我们这边的情况自己来尝试一种基层教育、培训。”

“没错,大伙都搞成打猎、拉纤、航船,明显不可能。甚至,我也没有让各地都搞宿麦种植的计划。毕竟,有的地方比较旱,或者多山,养羊还更合适呢。不久后,我还打算让匈奴的养羊、养马能手也给汉人搞一搞培训呢。”

张既略微思考,说道:“将军放心,我打算就鼓励之前那种自发的种宿麦经验传承,并且在各队根据情况实行。而屯里面,就以不干扰生产为前提,推行一下识字和农书内容的教学。”

童远听了,眼中闪烁一丝光芒,说道:“哎呀,这识字可是一件大事,但由于纸张、竹简昂贵,教书的文士也很稀缺,所以我一直没有想法。你计划怎么在屯里开展?”

张既回道:“当然不是通过文士,而是在各屯中寻找识字的屯户,可能只识得几十、一百多个字,就尽可能教几十个字。每屯百户,总有几个识得些字的人。”

“那有没有哪些屯里面尝试过?”

“嗯,之前有在二十户的队里,有自发的情况。我做了一段时间的调查,觉得在屯一级,可以给孩子们和暂时活不多的人开展。”张既虽然身兼军、民两重职务,但依然做事扎实精细。

童远对此抱有期待,但也不心急,就让张既和各屯、队根据自身情况开展起来。

他又对张既讲了董白与他计划向朝廷升他为并州别驾,以及他要出任并州刺史的事情。

张既却说:“主公担任并州刺史,一定能给沦陷已久的很多地区带来光复的希望。但别驾一事还需慎重。”

“别驾从事史是一州地位非常尊崇的官员,州中地位仅次于刺史,既尚不能胜任。”

童远又解释道:“德容担任别驾并不是让你离开现在的这片土地,而是以此为根基为恢复并州更多土地做准备。从品德和能力来看,德容都是不二人选,不要再谦让了。”

张既回道:“既认为别驾地位尊崇,又是巡查州郡的要员,最好由德高望重、老成稳重的循吏担任。既擅于农工商等事项,如果要承担这份责任的话,担任治中想比别驾更为合适。”

童远虽然来到这个时代已超过半年,对于郡县官吏和临近几州已有些许了解,但钻研的功夫还远远不够。像是别驾和治中的作用和人选,还没有考虑得非常细致。

他经过张既这么一说,才发现确实治中确实比别驾更为合适。

于是,就按照张既所说,计划让他担任地位仅次于别驾的并州治中。负责民生、行政、文书等一众事务。不过,别驾这个职位,就保持空置,以后再说。

两人在商议好诸多事物以后,就带着附属,一边巡查各乡,一边前往郃阳。此时朝廷衰败,中央已不似之前那样可以监管各封地。

作为郃阳侯的童远,其郃阳县在相当程度上属于他的独立行政区,郃阳当然也有他的公署了。

童远一行重点巡查了一乡三屯数队,各屯除了按照计划完成各自生产以外,都自发的产生了很多有生命力的活动。有搞副业的、有教习识字的、还有组织活动的。

虽然,其中半数以上是打发时间,娱乐类的,可是童远并不打算压制。

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他可不会做,要想推动某些副业或者教学,通过衣食、上升奖励便可以取得效果,何必主要通过打压方式呢?

他和张既商议,对传授技能效果好,对孩童教习识字搞得优秀的,可以奖励屯里的鸡卵、衣服等实际奖励,尤其优秀者可,还在屯里担任相应职务。

当然这只是个引导,具体还有军屯、民屯它们根据情况操作,凭借张既的务实风格,相信不会出什么问题。

天刚黑时,一行人抵达郃阳城。

童远看着这个自己的封地,从被破坏,民生凋敝,到现在换发出了鲜活的生命力,他心中也坚定要做的更好。

“现在屯户们,多久时间能吃一顿鸡?”

“军屯家庭这边,差不多一月一次吧,民屯就要更久了。不过,这刚过完年不久,等再过两三个月,地里麦子就熟了,到时候各屯搞起石磨,大伙就能吃面了。”

看来和那个人,还差得很远很远啊。张既刚才说到石磨,他搞生产还真是细致。童远依稀记得,在长安那段时间,他还吃了几次算是比较昂贵的麦饭了,简直是浪费小麦啊。

历史上,石磨的发展推动了小麦进一步推广,使其逐步上升为主粮。

不过,石磨运作需要牲畜、水利的支持,一般的小农经济很难运作得好,倒是士族豪强等地主庄园运用了不少。

屯田制正好推动了小麦种植和石磨发展,推广的速度甚至超过了士族、豪强,日后为童远的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童远这次回来,还有一件事情,那就是在夏阳、郃阳、衙县准备开展军事演习。

之前的战争多是由无畏军,这支职业武装参与,作为老兵的精壮的军屯参与比较少。这次他打算开展一次,假设遭到北边游牧民族骚扰,展开紧急作战的演习。

他和张既商议,方案是由之前无畏军将领讨论过的。具体操作,就由长期负责军屯的张既来执行,并作为统帅。

入侵的一方,由已经合作半年以上的全无种羌来担任。当然由于春季,他们的部族要前往水草丰茂的地方放牧,所以是用数千斤对马匹最为大补的豆料,请来了五百骑兵。

张既对此事颇为上心,他知道现在还只是演习,等到他担任并州治中,等待他的也许就是深入上郡,恢复故土了。

演习还有半月时间准备,他又去找新并州军的卸岭校尉––申隆

申隆禀告说:“这半年时间,他们这支精于卸岭的兵马,吸纳了不少擅于翻山越岭,修路整地的汉子。这段时间,用郃阳北边的梁山的石料,把三县的主路重新铺好了。”

“此外,还探索了通往北部山区的多条小路,还在这片布满河流的平原及周边地区,修建几十座石制、木质桥梁,方便往来。”

童远问道:“做得很好,卸岭部定位是平时修建道路、桥梁,探索山路,有机会可以发掘大墓。如今已经是春季,不知倒斗这方面有何计划?”

申隆憨实的面庞上,闪烁一丝狡黠,说道:“小墓已有十余座列入目标,就不一一说来了。还有两处大墓,需要特别向将军请示。”

“哪两个?”

“第一个,是河东解县、蒲坂一带的晋国智家墓穴。第二个,是临汾、绛邑一带的西周晋侯相关大墓。”

这是跟晋国干上了,不过从地域来看还真的比较方便。

他在来找申隆之前,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做了思考,像是贵重的珍珠、玛瑙、宝石可以部分奖赏给将士,而刻字的玉石、绢帛,他要保存下来。

他甚至想过建设博物馆,不过现阶段先纳入自己这里再做定夺。

于是说道:“这样啊,还真没想到。两个地方距离都不很远,如果有把握就可以发掘。我倒是有一个对财产方面的要求,每人只能拿一件可以携带的物品,并交给我检查。其余就要充公,根据情况我来赏赐。这样安排,会不会对有经验的将士不太好?”

“没有问题。请将军放心,我部虽然是靠大部队开山卸岭,但一般一次出动百人以下。其余新人,也会去一些小墓进行历练。所以,不会出现老兵得到不应得的情况。”

申隆知道,卸岭部已经不是过去的盗墓贼了,作为新并州军将士,就要听从安排,遵守军纪。将军能够给这么好的吃喝待遇,并且允许拿一件物品,已经是非常大方了。

童远对于卸岭部开山卸岭能力的期待,其实不仅仅是倒斗方面。现在他要把进入河东后,想到的计划和申隆商议。

“申校尉,有一物,在河东乃至并州颇为常见,相信卸岭倒斗之时定会遇到,此物价值不在盐铁之下,不知卸岭部兵马可否专门发掘此物?”

申隆疑惑道:“价值堪比盐铁?我知道并州多山,确实有不少优质石材,可它们应该不很……啊,难道是……”

童远眼角露出狡黠笑容,“此物正是石炭。现在它多作为富豪大户冬季供暖,而我打算用它来扩大冶铁业,支持冬天军队的远离作战,最后还能投入市井,赚些钱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