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重振北疆 > 第二百四十三章 设立洛川县

三国之重振北疆 第二百四十三章 设立洛川县

作者:雪豹导弹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48:04

第二百四十三章 设立洛川县

人口安置方面,此地共有全无种羌部七千余人,月氏、杂胡,以及羌人其他部落共六千余人。再加上之前三辅一带的三万难民,足以让上郡恢复生机。

他首先把三万牲畜和十万石粮食,赏给胡人各部。让这些跟随他,或者倒戈的胡人知道,未来怎样生活意味着繁荣昌盛,而僭越作乱意味着天诛地灭。

然后在张既的建议下,以桥山黄帝陵东北,刚好过了洛水以后,有一小片平原,适合设立一座城池。

此地被经常路过的商人和时常在此放牧的全无种羌,称作洛川。所以就新设一县,命名洛川县。

此地严格意义来讲是属于左冯翊的最北部地区,也是新西凉军一批哨所、烽火台所在地。所以,这里周边道路完备,与祋祤、粟邑几县间距比较紧密。

洛川县下辖三个乡,分别是西边的黄陵,东边的全无种羌居所,以及继续沿洛水及道路往北的一处山谷。

童远、张既安排五千汉人,与七千余全无种羌主要生活在这地域广阔的洛川县。

相信在温和引导之下,全无种羌部也会逐步汉化融合。而汉人也可以学习他们放牧、骑乘的技术,填补他们战场上的职能。

接下来,又从郃阳、衙县、粟邑、频阳等地,调来军屯一万,民屯一万,进驻光复的高奴、雕阴、定阳、肤施四县。

他们全都提升职级,统领之前的三万难民,在后世陕北这边土地上,推动农牧结合模式的发展。

至于一些负伤的军卒,和年岁偏大的一些人,则分给他们五十至一百五十亩土地,安排在最南端的漆垣县。

这样也有一片实行小农、庄园经济的区域作为补充,可以形成一条良性的社会流通渠道。

这样,上郡也形成以屯田制为主,配合上胡人部落、汉人豪强和小农经济等多种构成。

具体运作上,张既、苏则建议种植抗旱能力较强的粟,各屯都饲养一定规模的畜群,因地制宜种植果树和可用于开发的树木。

童远对此深以为然。他可不想生搬硬套种大面积宿麦、迁入过多人口,把有限的水源、林木消耗过甚,冲刺打造黄土高坡。

各方面差不多安排好以后,于毒指出了一个漏洞。

那就是高奴县、延水畔,到北边肤施县、奢延水畔,直线距离足足五百里,但是中间没有一个县。

此处若非边疆但也无妨,只是肤施一带肯定要防范匈奴人反击。如果遇到什么紧急情况,恐怕后方支援不上去。

张既等人也突然严肃起来,这确实是一个巨大漏洞,若是匈奴人从宽度超过五百里的边境上潜入,很容易就能进入这个区域,伺机袭扰破坏各处。

童远问于毒有什么分析和看法。于毒从他所走过的故秦直道谈起,认为这一段地方确实不适合发展,但战略意义很大。所以至少要修缮道路,安置哨所。

童远对于毒的分析建议比较满意,也许他的出身会被外人和后人所诟病,但这并不妨碍他是一位脚踏实地,极为有特色的战将。

他仔细考虑了一下,发现可以将卸岭部安置在此。

卸岭部既可以修缮道路,开采矿藏墓穴,也可以承担作战任务。将他们这一支人马安置在故秦直道附近,在适合不过。

最后,正式任命苏则担任上郡郡丞,薛夏担任新设大县洛川县的县令。

而最为重要的上郡太守,则有已经身负两职的张既兼任。这样张既就是担任并州治中、上郡太守、第三卫军勤辅将三重职务。

张既、苏则又吸纳了不少并州流亡居民,让他们回归故土,参与生产建设并提出建议,让新设的屯田少走弯路。

这些常年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深谙这片黄土地自然环境的脆弱。他们主动降低传统农业比例,不兴建超大型的聚居点,以避免环境的迅速恶化。

如果来统辖这里的是某些死板教条的书呆,那很可能要在看似有多条河流的陕北,生搬硬套平原上的种植方法。

那样做的结果,很可能会使宝贵的水资源日渐枯竭,绿色植被也会随之而去。

简言之,这片土地上,用水容易,蓄水难;砍树容易,种树难。日后西域楼兰国的消亡,与东汉守不住河套、陕北,有着微妙的共同之处。

多数的士族,专精于经学和朝堂,对于这个道理了解有限。由于历史局限,他们以后还把长安,甚至整个关中给“玩坏“了。

不过很幸运的是,童远做事没有完全按照此时的等级制度,不会让一些不黯边事,甚至想放弃并州、凉州的名士,来主导这些地方的发展。

他希望这里的官吏把这片土地当做家乡来热爱,他也会让这些屯民过上好日子。

之前的三万难民,在以劳作、工程等方式支持光复并州以后,真的过上了好日子。劳力一个月可以分一石粮草,其余老弱病残,只要能参与劳动,或者传授知识,也都有不错的待遇。

而跟随他更久的屯民,大多有清晰的上升通道,手里积攒的粮食也能变现,并在市场中换取越来越丰富的商品。

过去,他们只能买到一些单一的手工产品;后来又有了蔬菜、盐巴、炭石以及粟麦黍等粮食;现在只要愿意,就可以购买到羊肉、毛皮、牛马驴以及雍凉、河套、太原、汝南等各地的特产。

这种物质和精神双重发展,让新西凉军充满了自下而上的拥护,反过来坚定了童远等人的行动方向。

有人欢喜,有人遭殃。

被俘虏的南匈奴旧王庭左於陆王和一众头目已经关押了一个多月,那万余匈奴俘虏也勉强没有饿死冻死。

现在到了处理他们的时候了。

童远邀请左於陆王和十名百夫长及以上的头目吃饭。香喷喷的羊肉味从鼎里面喷薄而出,馋得他们暂时忘却了身上的痛苦。

正要开吃的时候,一个头目不由自主地说了句,“如果能按照草原上,做烤全羊就好了。”

童远听了纵然起身,全力将手中杯子摔碎在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