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重振北疆 > 第二百七十八章 第一次孟津会谈

第二百七十八章 第一次孟津会谈

接近孟津会谈的日子后,童远一行没有选择在冬季一直顺流而下,而是先造访河东郡治安邑城略微巡查。

再从中条山以南的大阳县,搭乘冯滨、周仓等人的船队,抵达孟津。

此时孟津港有不少运往仙霞关、宛城的物资。

他检视了这一批运往宛城的物资,虽然数量有限,但足以帮助奔波作战的张绣部过个好年。估计,也能正式将其纳入他的体系。

此时,洛阳城及往西地区,已经被李儒等人控制,所以选择孟津,刚好对双方都很方便。

李儒、杨彪、裴茂三人带着一应侍从,来到孟津孟津港外。童远作为会议发起者,自然准备了场地、酒食,一番接触应酬不在话下。

这次会谈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开始。

童远、张录、卫觊三人虽然明显比李儒、杨彪、裴茂要年轻,但实力的天平总是那么真实,所以连杨彪都有些微微紧张。

卫觊先开始正式的话题,“今镇东将军不幸遇难,朝廷少了一位忠心赤胆的名将,朝廷对于张济和继承兵马的张绣,应当有所照拂。”

杨彪开口道:“此时天子已经知晓,待到明年改元,自然会统一处理。”

张录微微坐直,刚刚杨彪的意思是天子要改换年号,这确实是一件大事。张济的追封在此之后再公布,也并无道理啊。

童远啧了啧舌头,这个杨彪不愧是当今士族领袖之一,这样一句话就把他们开启议事的道义给抢了过去。看来玩道德制高点,他这边还嫩得很,干脆直入主题比较合适。

童远开口道:“既然天子已有安排,那我等近期只想保障我部与张绣之间人员、物资的畅通转运。”

李儒说道:“这是理所应当,只是童将军也很清楚,今关中二李尚在,郭汜余部崔勇据闻潜伏于野。他们都有可能继续李郭的祸事。”

“而且天子受到不小的惊吓,物资又很是匮乏。所以我们只能保障少量人员的通行,大批物资希望有先供给朝廷。”

杨彪也补充道:“镇北将军乃当今英才,能够收复上郡、西河部分地区,实在是美名传颂。今天子知晓渭阳君与镇北将军颇为殷实,但守卫边疆消耗巨甚,所以没有征调物资。”

“啧!”

杨彪的话里有话,其实是请他珍惜已有的美名,不要一不小心搞得名声、物资都亏了。

卫觊解围道:“即是天子需要接济,渭阳君、郃阳侯已派遣精通民政的名士王邑驰援弘农,不知可有后续进展啊?”

卫觊见玩大道理与道德制高点不是对手,还用迂回策略,先把王邑这边谈定再说。

杨彪说道:“王文都那边已有结果,只是同样等到天子改元以后,再行公布。”

一直保持安静,观察局势的裴茂开口道:“王文都会担任大司农一职,更重要的是会负责对接盐铁贸易一事。”

这句话在童远脑海中转了几圈,他才反应过来,这是提醒他们,朝廷想要抓盐铁贸易官营的事情。如果真的搞起来,到时候河东诸家与他的手中,就失去了一件厉害的武器。

想明白这点,他看了看裴家家主裴茂,此人果然厉害,不明显站队,但暗中传递了重要信息,表明了他的立场。

张录说道:“半年来局势稳定,司隶周边豪杰全都听从渭阳君、郃阳侯的指引,只有长安那边仍然饥馑,需要朝廷给我等支援,我们才能替天子安定并州与司隶。”

李儒说道:“这件事我也认同,镇北将军的力量确实应该放在北边与西边,至于东边与南边就交由我等应对比较妥当。”

童远哪里肯放弃,他在弘农以东布置了一整条防线,就是防范那个恐怖的曹操。如果交给朝廷,万一与历史一样,让曹操唬住董承之流,放他过来,岂不自己白来一趟?

而且南边的张绣,是牵制曹操,威慑许昌,介入荆州的关键人物,怎么可能放弃他们呢?

他坚决道:“远虽年轻,但知道交情与诺言的可贵,司隶周边的诸位英雄豪杰都是我的朋友,怎能割舍?”

“即使是当年素未谋面的于毒,吾亦要为了他的壮举而感慨,遭遇劫难必然支援,更何况友人张绣,与刚刚安稳下来的刘辟等诸位好汉呢?”

杨彪拿出长辈的态度说道:“素闻镇北将军忠孝仁义,从行动和语言我看得出来孝、仁、义,不知道排在第一位的忠被放到哪里了?”

杨彪的话来者不善,童远略微恼怒双目凝视着杨彪,说道:“名满天下的士族领袖,一个只会庙堂空谈,另一个忙着欺压义士,果然两人都是占据庙堂,祸乱天下之徒!”

童远这是在讽刺杨彪与袁绍。袁绍之前出混招导致何进之乱,此时正忙着围攻因为友人而起兵的名士臧洪。

杨彪当然知道童远在责骂他与袁绍,不过他也不做怒,反而显出宽厚长者的样子教育道:“将军还是太幼稚了,这样下去以后一定会吃大亏的。”

“君子是不会在背后评论他人的,更不要说诋毁指责了。将军今日这样评价他人,却不知有多少您的麾下,正这样效仿,甚至这样对您呢。”

杨彪的话语彻底拿下道德制高点,经验不足的童远愈发激奋,几乎要离席而去。

卫觊赶忙支援道:“我的主公以弱冠的年纪,就为大汉拯救百姓,撑起边疆,此可谓不世之忠孝仁义。素闻杨公家世名贯古今,忠义才学当世无双,不知上万部曲家丁,又为天子出了多少粮秣?”

“啧……”

一旦离开道德理论,落到实际的内容,杨彪就有些接不住话语。但他是何等家世,自然没有纠缠于这等微末小事。

他与卫觊一人讨论具体民生,一人高谈道德,分不出个高下。

裴茂本着两不相帮地态度,没有开口多话。张录虽然口才不错,但是他的言论体系与杨彪差别更大,插话也是风马牛不相及。

童远听着杨彪的言论愈发愤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