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重振北疆 > 第二百九十九章 荆州人物

三国之重振北疆 第二百九十九章 荆州人物

作者:雪豹导弹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48:04

第二百九十九章 荆州人物

张录回道:“由于长期的战乱,整个幽州多数人才已经投靠附近势力。”

“比如中山的甄家与我们贸易往来较多,但与袁家关系紧密,倒想我们很难。如果说在野的人才也有,但估计很难投靠我方。”

童远微微叹了口气,谁人不知幽州多英杰,可惜来得太晚已没份。

张录继续道:“例如右北平无极山中有一名士田畴,他原本追随于刘虞,刘虞被害后暂时被公孙瓒所困,但他毫无畏惧驳斥公孙瓒的面目。后来在公孙瓒手下的活动下,终获自由。”

“兴平初年,他立誓为刘虞报仇,但痛恨无力改变现状,率领所有几百宗族和流民,进入徐无山中隐居,亲自耕种,营造了一方乐土。”

“后面战乱又起,百姓都来归附,几年间已经汇集三千多户,居住在右北平无极山中。”

“我们与他建立了贸易往来,他对于四海商帮救助百姓的宗旨很是认同,但对我西凉势力较为厌恶,幸亏他对四海商帮属于河东及我军知晓有限,所以才能在无极山建立一分部。”

童远感叹道:“值此乱世,能够救助百姓,实在是了不起的人。可是,此人为刘虞尽忠,为何不与刘虞之子刘和,一同为袁绍效力,攻打公孙瓒呢?”

张录说道:“此事我也不知,只是那边分会介绍,田畴注重礼仪、法律,将当地治理的很好,却不愿意与袁绍一方有所来往。”

“我估计他可能是真的心系百姓,一心为刘虞报仇,看破袁绍面孔,且不愿参与世间争霸之中的那种隐士。”

童远感叹道:“此乱世何其多黑暗,又何其多光明乎。”

他又问道:“可有打听到公孙瓒手下有一将领,名叫赵云?”

张录说道:“还没有这方面的情报,尤其是公孙瓒近日非常敏感警惕,严令手下不要接触奇怪的外人,所以那里的情报较难打听。”

童远也没有办法,只能让张录继续依计划行事,为后面对抗袁绍做好准备。

于是,建安二年夏,新西凉军开始彻底光复并州的战备。

张既、耿清等主抓北方各郡事务,为大军北上做好充分准备。

于毒、申隆、吕健等也整饬防务,准备在秋季打好前哨战,争取为冬季大战开一个好头。

......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但有一片土地暂时免于大规模战乱、饥荒和瘟疫,成为当时天下士族、百姓聚集的地方,那就是荆州。

刘表入主荆州仅仅七年,就联合本地知名士族蒯家、蔡家,迅速安稳荆州八郡。

又任用实力强劲的大将黄祖,击退袁术及其手下大将孙坚,斩断袁术粮道,从背后支持了曹操于初平四年在匡亭大败袁术。

除了自身有一定实力外,刘表还运用“聪明”的外交手段,在各大势力之间,谋求了自身安全与发展。

刘表在关东诸侯联合讨董的时候,出于自身身份原因和投鼠忌器的原因,与刘虞一样采取了观望态度,但为了争取名声,上表举荐袁术担任大郡南阳的太守,站队表态。

董白、童远、李傕、郭汜、贾诩等人反攻长安,逼死王允、赶走吕布以后,李傕命令天下不得互相征伐,要以他为首开创新的时代。

他派遣黄门侍郎钟繇,拜刘表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封成武侯,假节、开府仪同三司,并让他统领荆州的基础上,都督交、扬、益三州军事。

这个待遇可谓是让刘表当了整个南方的主人,而董白、童远可是新西凉军浴血拼杀两年之后,才一起获得接近的待遇。

可惜李傕实力不足,再怎么呕心沥血争取天下太平也不过是黄粱一梦,如今他已入地狱,刘表可不会为他赞颂讴歌。

同时,刘表八面玲珑,他接受李傕的安排以后,立刻对长安示好。但另一边又和袁绍结盟,牵制袁术发展,是袁绍、曹操同盟能够撕破包围网的少数但关键的盟友。

刘表初期表现不凡,经济民生颇有建树,吸引了一大批士族、寒门、百姓等进入荆州,其中包括诸葛亮、徐庶、裴潜等一批日后最顶级的文臣。

可是,他也有一些很致命的问题。

得到荆州士族支持,是刘表入住荆州的关键,但这也是一把双刃剑。即使用出联姻、拉拢、放权等一系列办法,也难以集中力量。

例如,驻守在江夏的大将黄祖,他与刘表的关系是一种同盟,接受节制,而绝非听从命令的状态。所以,无法集中力量于某一个方向,尽力发展。

其余士族、豪强武装也多是类似,再加上时间短、年龄大、能力所限等原因,他也无法组建一支实力较强,听他自己指挥,类似于北府兵的武装力量,所以没有办法破局。

刘表向西、向南都有一定影响力,在刘焉还在时就从舆论道义和战略态势上处于优势。刘焉死后,刘璋继位,更是被刘表煽动叛乱,将甘宁等一众能人拉往荆州。

但是,他并没有足够的力量征讨益州,并且随着有称帝**的刘焉去世,他进攻益州的舆论优势也逐步失去。

另外,荆州地域辽阔,南部生活着大量各族部落,一些占地为王的豪强不时叛乱,也束缚了他的手脚

再加上他的年龄已经有五十五,愈发力不从心,不像单骑入住荆州时那样有魄力,所以荆州的发展陷入了僵局之中。

但他也转变思路,改为学习周文王姬昌,韬光养晦、以德服人,对北方来的士族给予优待,让他们在此安居下来,为自己和子孙效力,徐徐发展事业。

……

“刘牧非霸王之才,他虽然以西伯自处,但日后定然败亡。”

名士王桀与司马芝对视一眼,两人都略有惊异神色。

而刚刚发出惊人言论的是河东裴家长子——裴潜。

裴潜在荆州居住近十年,已经是南下士族中极有名望的一位。

他与王桀、司马芝关系极佳,后两人也是南下士族中的年轻翘楚。

王桀问道:“刘牧虚怀若谷,虽然不以军事闻名,但势力庞大,文行何出此言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