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重振北疆 > 第七百零三章 诸葛亮的想法

三国之重振北疆 第七百零三章 诸葛亮的想法

作者:雪豹导弹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48:04

第七百零三章 诸葛亮的想法

李选一上来就出言不俗,但也好在直入主题。

诸葛亮接话道:“巡城监都尉是弘农杨家人,除了巡城监调查此事,也没看见其他人干涉此事。”

李选略微一顿,觉得有点尴尬,这洛阳周边经营成这样局面,他这个河南尹可是失职得很啊。

不过他和李儒自有重要的事,于是说道:“汝等先把巡城监所调查的情况介绍一下吧。”

诸葛亮介绍了调查情况,尤其着重介绍了甘水流域遭到破坏的实情,以及董承兵马抢夺青壮,兵马有时化作匪徒劫掠附近。

李选似乎早有所知,敷衍道:“这种山中荒村有太多了,董承乃堂堂大汉栋梁,不会做这些勾当。”

诸葛亮却知道李选忌惮董承,于是吊起胃口道:“董承不仅抢夺青壮,还专门训练了一些秘密兵种,在这些居民身上训练效果。”

“哦?”

李选下意识的集中精神,虽然只有一刹那又变回方才不在乎的样子,但诸葛亮知道李选很感兴趣。

黄月英见缝插针道:“当地可不是普通山村,而是三个村子一体,生产一种黑色陶罐盛装本地美酒,酒香不散销路很好。”

李选道:“曹操那边已经禁酒,那这些酒销往何处?为什么这些年没有看见?”

唐姬则接道:“主销河东、并州、雍凉和荆州,很受士族豪强的喜好。说不定您愿意看着这些货物从您治下改由董承将军接管?”

“哼......吾作为河南尹,当然不会随意让豪强军卒侵犯百姓,即使是董承也必须有个理由才行。除非当地百姓主动投靠,否则这种事他也不能强迫。”

“哈哈,他不强迫,可是野兽泛滥成灾,百姓不堪其苦,如果不得已投靠之,那不就是练了军犬,又得了土地人口和美酒?”

张辽做了收尾,算是将情报交换给李选,希望他能出面或者提供帮助处理此事。

河南尹微微闭目,仔细思考其中利害关系,过了一会开口道:

“听几位介绍这甘水流域是块宝地,本应是朝廷的粮仓和美酒产地,却让董承相关的贼寇破坏到这种地步。作为河南尹吾以前怕激化矛盾,使董承倒向曹操,眼不见为净。不过以大局为重,李家不能出手,只能私下支持你们,大胆地调查下去,我会给予支援。”

张辽、月英、唐姬微微动容,诸葛亮却依然冷静。

果然李选话说一半,接下来说道:“不过,那些野兽、野狗的情报,我需要了解的一清二楚。你们最好现在介绍清楚,后面也要抓活口,否则没有证据,董承将军问责吾也没有办法保护你们。”

张辽心中暗骂一声无耻,他哪里是要作为证据,分明是忌惮董承训练了恶犬、野猪等作为军用。这回要借他们手,坏董承的事,还要拿到活口了解如何训练以及应对之策。

诸葛亮笑道:“有您支持我们好做许多,毕竟巡城监没有权利抓人,河南尹才能抓捕并处理此事,这样达成一致我等不久就会启程处理此事。”

“善。”

李选让管家送巡城监四人离开,他看着几位年轻人的背影,总觉得他们很聪明,但也很笨。不论天子和杨彪搞什么把戏,终究只能做他和李儒的垫脚石而已。

诸葛亮其实已经看出李选的态度,让他们当出头鸟,让杨家吸引董承的火力,两家斗起来才符合他的心意。

看来他们的上司杨修明知李选的态度,故意让他们拜访李选,有让李家分散吸引火力的意思,想让他们这颗石子把洛阳这潭死水激起一些波澜,至于这颗石子被淹没了他也不在意。

回到皇女台驻地,每个人都在琢磨这朝廷几大员的关系。

诸葛亮、黄月英心灵相通,两人的想法总能一致,他们对于天子三番找自己来洛阳的事曾今想过多次,是什么人向天子推荐的自己夫妇二人?

为何当今天子这么看重他一个人躬耕于南阳的隐士?

在荆州本地的名声是通过谁传到天子耳中,又被这样重视的呢?

这件事他一直有点想法,但总觉得没搞清楚。

还有一个疑问,似乎杨彪不是杨修的领导者,难道杨修直接受天子指挥?

张辽经历较多,早对什么朝廷重臣已经失望了。

唐姬此时也在想她这个皇帝小叔子,总感觉天子自以为是,有一套拉拢人的手段,但往往顾此失彼,既不能为她夫君报仇,也不可能真的复兴大汉。

其实四人中只有唐姬对上层的形势理解的最透彻,不是她高人一等,而是她的位置与立场。

唐姬没有参与任何政治势力,自己也没有政治抱负,她只有一个愿望:为先帝报仇。她时刻关注朝廷内各个势力的角逐。

当各个势力利欲熏心、尔虞我诈,没人能看清大局,因为他们是当局者。唐姬就是那个旁观者,她从云端里走出来,不带一丝云彩,只有她能看清脚下一个个小丑的表演。

她是一个旁观者,一个也是唯一的合格旁观者,李儒的力量要借用,刘协的力量也是一样。

诸葛亮四人还要继续调查董承那几只水贼、土匪军队如何利用野猪、野狗扰乱村民。

董承到底在图谋些什么?

这件事怎样才能抓现行?

村民充军,土地划归董承的私家兵马军队,这就相当于抢夺村民的土地,把村民变成流民,没有人会忘记那席卷大半个大汉的黄巾蛾贼。

诸葛亮由于是士族身份,不可能对黄巾军有太多正面情感,所以和多数士族一样称呼其为蛾贼。但是道理还是一样,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必须依赖各地士族豪强武装,才最终形成了今日这个局面。

而今日这个局面并非一日而成,而是朝廷士族官僚你争我夺,对基层要么已经彻底丧失,要么沦为苛政盘剥百姓。所以洛阳的局面,不是先要硬碰硬解决这几个军阀,而是整顿吏治,重新建立基层体系,任用循吏恢复威信,再聚集义士训练兵马,平定割据的军阀。

这次对付董承不是他们的目标,而是一次整合基层力量的机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