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重振北疆 > 第七百五十七章 关东客舍

三国之重振北疆 第七百五十七章 关东客舍

作者:雪豹导弹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48:04

第七百五十七章 关东客舍

巡城监四人巡查完西市以后,专门跟杨修禀告了今日发生的事情。

杨修当然重点关注部曲家丁违法作乱的事,表示此事他会严惩,直到诸葛亮分析士氏的可能背景。

杨修听了介绍,说道:“童远此时刚击败刘表,其本人据说已经南下接近江陵一带,如果是这样按理说不会在洛阳搞大动作。除非”

诸葛亮接道:“除非曹操方面要有动作。”

“没错,曹操这段一直没在洛阳这边动作。据可靠情报,他派乐进和李典等从公孙度手中夺走北海东莱,杀了公孙度手下的刺史柳毅。公孙度因此悲愤而病情加重去世,其子公孙康继承其位,将永宁乡侯封给了弟弟公孙恭。

张辽默默心中哀叹,这公孙度保护辽东一方,免于乌桓、鲜卑、高句丽的侵袭,对于他这种出身雁门,看着家乡逐步遭到破坏的人来说,还是很佩服公孙度的。

杨修继续道:“公孙康立即与曹操讲和赔款,不像其父亲那样明确站队童远,曹操与辽东暂时和平。差不多同一时间泰山贼昌豨造反,曹操派于禁平定未能攻克,后来夏侯渊增兵才在最近降而杀之。”

昌豨等泰山贼曾经投靠吕布,与张辽等并肩对抗曹操,没想到投靠曹操后再次反叛又被击败杀死。听了之后,张辽更是心中一阵叹息。

诸葛亮分析道:“曹操的这些行动都是派遣将领作战,包括之前与孙权交战也是曹仁等人,他自己已经有一年多没有大动作,所以很可能在图谋洛阳,我等需保持警惕。”

杨修道:“正是如此。”

黄月英也觉得曹操雷厉风行,现在这么反常肯定酝酿着大动作。

唐姬却没怎么关注过曹操,倒是对之前刘协和现在诸葛亮等人都高度警惕曹操有一丝丝诧异。

刚才心中波澜起伏的张辽说道:“这回天子出巡,曹操方面相关人等可能会有行动。”

他说的相关人等,包括董承、钟繇、丁冲等关系较密切的大员,也包括之前接触的摸金校尉隐和其他曹操派过来的人员。

“叮铃铃~”

巡城监院外的铃声响起,杨修的侍从立刻开门问来者何人,很快侍从便引着徐庶走了进来。

“徐元直见过都尉和诸位巡管。”

杨修作为主官,回礼后说道:“元直兄来访,不知有何要事?”

徐庶回道:“据我方游侠探听的消息,曹操派遣鲍勋到洛阳东市,专门开了一座客舍,与新西凉军定位不同,主要针对士族和官员,打造高端型商谈、交易和居住场所。”

“说曹操曹操就到……”

“洛阳东市?那不是在城墙里的重要地段吗?”

“正是,而且之前建设时一直使用一个普通商号的名义,今天开业却大大方方宣传了曹操司空的名号,并且命名为关东客舍。”

诸葛亮很快判断出曹操一方的布局,在洛阳有军阀董承与之关系密切,朝中又有钟繇、丁冲等一批中坚力量官员,这回又有直接设立的客舍,位于核心区域可以直接联络并施加影响。

徐庶最后介绍道:“目前已经得知,关东客舍的负责人是鲍勋,他是名士鲍信之子,如今是曹操嫡系,甚至有消息称他是曹操义子之一。”

诸葛亮认为巡城监本来是负责洛阳城内外的巡查,之前重点放在城外,在百姓中逐步恢复朝廷的威望,聚集了一批有志者合作,现在城内也可以多走动一番。

杨修同意孔明的想法,但是巡城监预算有限,人手一直没有增额的计划,目前保障西市与白马寺的情况下,再分心于东市,恐怕力量不够。

徐庶的游侠士子大多聚集于城墙外的东部和南部,参与城墙里之事也是事倍功半。

“这件事要请持金吾伏完了,至于卫尉士孙瑞和城门校尉种辑,这次先不用打扰他们。”

“哦?那这次我等要直接拜访国丈伏完?”

“这倒是不用,由我这边联系就成,你们先做好西市的工作,然后探查一下东市关东客舍的情况,后面应该直接由国丈那边接手即可。”

商议已定,杨修先行入城,看起来非常忙碌,显然不止在着手这一件事。

诸葛亮等四人则再次巡查西市,与四海商帮几位干事做好分工,然后动身入城去探查关东客舍。

洛阳东市规模比西市小很多,没有小商贩全部为正规商号,皇家及官员士族采买一般多在此处,所以更显得正规而且价格较高。

由于位于城墙以内,东市的开放时间严格遵照城池管理,但是关东客舍又略有不同。这座建筑位于东市外围,东市开放时它的正门与市集连接,关闭时另有一专门供人出入的东门,所以能做到随时运营。

诸葛亮等远远绕着走了一圈,暗中赞叹曹操在朝中颇有人脉,竟然能获得此特殊的待遇。

其实曹操再怎么说也是大汉司空,长期以来面子上对朝廷比较尊重,所以除了李儒、李选以外,也少有朝臣旗帜鲜明地与他作对。

四人分头行动。

诸葛和月英衣着身高气质不同寻常,所以在后门小桥流水处欣赏景色,暗中观察。

张辽、唐姬由于一人比较精干,另一人发饰是已婚又有面纱,所以进入东市人群,观察正门。

孔明、月英走了一圈的时间,也没看到有什么人从后门进出,

这个后门也是一个非常普通仅有一人之宽的门,只有一个不大的“关东客舍”牌匾很是漂亮。牌匾上字迹非常工整有力,给整栋安静的建筑带来一点点生气。

“不知是何人提的字?”

诸葛亮自言自语之后,背后传来声音,说道:“这等字迹古往今来也排的上号,当然是当今御史中丞射钟繇钟元常的字迹。”

诸葛亮等回头视之,只见一位仪表堂堂、正气十足的文士走来。

“颍川陈群陈长文,现居尚书仆射。”

此人竟然是陈群!

那位从曹操那边逃离,多年没有回故乡颍川的名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