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重振北疆 > 第七百七十二章 黄忠大战太史慈

第七百七十二章 黄忠大战太史慈

童远又对马良说道:“先生之才绝不止一郡,之前刘景升不能任用让先生待在县中,实在是被小人蒙蔽了视野。”

“如今先生可安排大片平原的生产恢复,逃离家乡的百姓安顿回乡,强占土地的豪强要遏制,流民精壮者可安排屯田。小农、庄园、屯田这三者比例没有定数,先生可根据具体情况妥善安排。”

马良回道:“主公放心,某的故乡就在这片平原东边的宜城,此地还是比较熟悉的,肯定不会搞出差错。”

“好!除此之外,就是协助徐晃和耿清,麻烦先生出谋划策。”

“诺!”

马良离开后心中对童远安安佩服。

荆州的不少士族、寒门与豪强,一直在担心童远强制屯田,占据土地和人口。

现在看来,主公不仅没有强制,甚至没有要求大规模搞屯田的意思,而是因地制宜具体情况由熟悉情况的他来推进。如此安排确实妥当。

怪不得河东士族能够跟随效力,原来主公有这等智慧。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让懂得当地情况的人推动政策,这件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少有人能做到呢。

童远安排好夷陵、后方兵马以后,再次关注主战场情况。

目前油江口水军损失较大,乌林水军万万不能轻易折损。所以从乌林发起渡江攻击并非上策。

看来还要和周瑜继续焦灼一番,互相试探再出杀招。

童远与周瑜逐步试探出招的时候,张绣率领4万大军从西北方向对江夏沔口一带发起进攻。

先锋黄忠轻松占领安陆县,东吴军只在此处安排少量斥候,遇到新西凉军几乎没有抵抗就迅速撤退。

周仓作为水师的先锋,也遇到东吴少量快船,可是对方根本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善战,略微交手就撤退到沔口附近了。

张绣战斗经验丰富,感觉对方实力肯定不止如此,现在该继续全力进攻,还是小心埋伏放慢推进速度?

法正建议道:“敌军这是想拖延我军进攻的节奏,而不是要大规模设伏,所以将军尽管全力进攻。”

张绣说道:“如此最好,可是先生如何得知?”

法正分析道:“孙权在江夏一开始就没有深入,不熟悉江夏北部地形,做的是防守的打算。现在面对我军强大的陆上力量,不可能在不熟悉的环境,以缺少骑兵的兵马埋伏我军。所以这是虚兵之计,为了拖延我军而已。”

“善,传令黄忠继续进军,廖化、张翼也率领屯田军大举压上。”

“诺!”

果然如法正所料,东吴军根本不打算冒险在较陌生平原地形,以步兵对拥有庞大骑兵的张绣部设伏。

孙权那边感叹,几位谋士提出的虚兵之计,竟然没有奏效,一下子氛围更加紧张起来。

太史慈说道:“敌军前部先锋是荆州老将黄忠,此人身经百战尤其箭法高强,如果消极防御恐怕会让其越战越勇,所以现在应该正面迎击。”

孙权有些犹豫,不知道该固守沔口和要塞,还是听从太史慈的建议主动迎击。

他看向老嫡系诸葛瑾,他却认为该防守反击,而不是直接和对方荆州悍将与庞大骑兵对战。

将领如程普、蒋钦等认为应该主动迎战,谋士虞翻、严畯则认为固守为上。

孙权越征求意见,就越是有些混乱犹豫,拿不定主意。

其实他指挥打仗方面相对于其他方面是弱项,根本没有父亲孙坚、大哥孙策的善战本领,所以不自信去主动迎战。

这时阚泽站了出来,他说道:“主公应当主动迎战,而非固守沔口与新建的要塞,如果不这么做,恐怕会严重损耗我军士气”

“哦?这是为何?”

“我军势如破竹消灭黄祖,士气正盛,如果碰到西凉军直接示弱于敌,恐怕各部都会畏手畏脚瞻前顾后,各部不尽力,军心各思自家,士气当然会衰退。”

孙权一下醒悟过来。

东吴兵马主要是各个士族、将领的部曲家丁兵,这些兵马从属于他们的家主,而不是听从他孙权。

如果自身不表现出积极地作战态势,各个士族将领也会各自考虑保留实力,底下各家的兵马更会见机行事,敌人弱打仗有好处就努力,敌人强赢了也没什么收益就都不尽力。

真要是这样,那这场仗就没法打了。

他下令道:“程普守卫沔口,蒋钦暂统水军,诸葛瑾负责后勤和补给。”

“吾亲自率领太史慈、韩当、周泰、陈武、宋谦、贾华和阚泽以2万兵马水陆并进迎战!”

“诺!”

东吴军主动出击,在沔口西北五十里预见黄忠、廖化、张翼。

双方摆开阵势,一方知道自己兵马稍弱,另一方长途行军有意让士卒稍微休整,双方不约而同采用将领单挑开场。

太史慈义薄云天、智谋出众、勇冠三军。童远北路军恐怕只有张绣、黄忠能与其抗衡,文聘估计也不是对手。

东吴首先出战的太史慈,手持长枪背挂双戟,开口大骂黄忠:“老卒黄忠屡败于吾,赶快出阵受死!”

黄忠大怒:“东吴狗害死大汉宗亲刘荆州,汝等助贼为虐!”

两马相交,刀枪并举,坐上戟碰刀,坐下马互斗。跑出几十步后回马再战,黄忠卷刀厚重、势大力沉,太史慈长枪翻飞,几十回合不分胜败。

老将黄忠越战越勇,本来太史慈以为黄忠年老力衰不能久战,没想到老蒋不减当年勇,与战国廉颇有得一比。老家伙号称百步穿杨,那就与他比箭,毕竟年老了灵活性差了,来个快射,看他如何抵挡。

这次交手后太史慈突然摘下了马背硬弓,转马后左手抱弓右手搭箭,弯弓如满月,箭去似流星,接连射出五箭。

一箭瞄准头,第二箭偏出左边一尺,第三箭偏出右边一尺,第四箭瞄准胸口,第五箭瞄准马胸。

只见黄忠早把大刀挂在马鞍,接连射出五箭,正好与太史慈射来的五支箭相碰,时间差把屋的非常准,几乎均在同一距离黄忠二十步处相撞,十支箭向上下左右飞去,犹如一朵转瞬即逝的菊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