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重振北疆 > 第828章 洛阳之乱平息

三国之重振北疆 第828章 洛阳之乱平息

作者:雪豹导弹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48:04

第828章 洛阳之乱平息

李选痛苦地捂着手腕,精致的长弓沾着鲜血

“可恶,徐元直!你活捉我也没用!叔父不是你们能威胁的!”

徐庶面容严肃几乎没有微笑:“李儒不会来了,留你性命也是要听从天子安排,给这次战乱受害的将士百姓一个堂堂正正的说法。”

诸葛亮补充道:“伏完国丈渡过洛水前,某交给他两个锦囊,其中一个在摆脱追兵时用了,另一个应该昨天拆开了。”

“什么意思?!”

......

一天之前的伊阙关。

李儒大军已经停止进攻,并且毫不犹豫地撤军,准备第二天赶赴西市,支援李选保证天子在手。

伏完身边将士损失惨重,但好歹是挺过来了。

看到这个情况,他猛然想起诸葛亮给的两个锦囊。

“如果敌军追兵凶猛,但采取奇怪行动,则拆开红色锦囊。”

最后依靠红色锦囊提醒的全力反击敌军,成功杀退胡缸,进入伊阙关。

“如果敌军突然停止进攻,并开始撤军,则立刻拆开蓝色锦囊。”

上一次红色锦囊关键时刻救了命,这一次伏完赶紧将蓝色锦囊打开。

“不用担心敌军的计策,因为根本没有时间。此时立刻准备夜袭,阻止敌军渡洛水北上,只需一天天子就能安全。”

神了!

伏完刚才正在担心狡诈多智的李儒突然撤军是不是有什么计策,这个锦囊第一句就是说不用担心敌军计策。

然后第二句让他手心直冒汗。

敌军要渡过洛水进攻天子啊!那确实要拼命阻止他们,而且里面说只要拖一天,天子就能安全。

当夜四更,天亮之前,伏完以残军300多人猛攻李儒营寨。

由于伊阙关守军损失很大,伏完在李儒眼中又是疏于军事的人,所以先行命令胡帕拉卡的长枪方阵离开。

这次夜袭直接焚毁李儒军大批辎重,惊扰守军直到天亮才稳住阵脚。

由于受到这次攻击,李儒兵马前后脱节,又被徐庶派人在洛水上用火船干扰,结果渡河未能按照计划在白天完成。

等到晚上终于渡河以后,局势已不可扭转。

......

“末将拜见陛下!”

日落之前,段煨率领1000铁骑赶到西市。

“卑职手下无畏军第一卫第三、第四两旅中叛军已被诛杀,其余终于李儒的人正在被卑职手下兵马围攻,末将率2000骑兵疾驰赶来,路上累死马匹一半,所以剩余骑兵改为步兵今夜必定抵达。”

刘协威风凛凛处变不惊,亲自扶起段煨道:“爱卿平身,此次叛变乃李儒、李选作乱,各地只需控制局势,传递朕的旨意,驱逐李儒、李选的人,其他人一概从轻处理。”

曾经众人眼中的小皇帝,如今已经是冷静刚胆的大汉天子。

“今晚兵马原地防守,但是信使派往各方,另外洛阳城那边传朕诏令,命各家配合杀敌。本次出力出钱出粮者,朕日后重重有赏。”

刘协安排的井井有条,见天子如此,众人无不安心。

不久,杨修与罗伟、鲍出得胜而归,他们斩杀敌军军吏不下30人,又树立起天子旗帜,余者多有投降,最后董承管家也被活捉,一五一十供出他是如何投靠李选,怎样在董承身边为李家效力。

天子命人将其看押,日后将作为李儒、李选和董承罪证的重要证据。

李选见形势不可挽回,即使手脚都被斩断,但全力咬舌自尽,很快不治身亡。

......

当夜,洛阳城内。

得知天子完好、段煨救驾、李选伏诛后,各家纷纷出力,不多时就将种辑围困斩杀。

董承见形势不可挽回,向钟繇等人投降。

李儒第二天一早,通过细作得知大致情况,立刻率军南下,牢牢占据梁县、轩辕关等地,做出如果对其动手就倒向童远或曹操的样子。

可是等天子使者一到,李儒兵马出现动摇的状态。

再一打探,发现李儒早已经不见了身影。

胡缸等人也随之不见,倒是胡帕拉卡、伍习、韩福、孟坦等手握兵马占据要地的将领,依旧“坚守”在驻防区域。

刘协心中明白,李儒这是以下野消失的方式退让,但其手下兵马依旧停留在各处。他们名义上投靠自己,这样不给对他们动手的借口,而且占据着要地作为要挟。

不过,这些兵马孤立无援,已经不能阻止自己中兴大汉的步伐了。

他与伏寿等当即重回洛阳,安排人手宣布李儒为在逃要犯,但对于李儒手下的将领兵马,除直接参与袭击天子的以外,全部予以宽恕。

孔融也立刻发动批驳这次作乱的文章,将事件详细诉说,表明其问题都在李儒、李选和董承等争斗。

如此,洛阳李儒、李选、董承的势力全被消灭。

杨彪、段煨因惨烈的交手而实力受损。

刘协终于实现了自己实际掌权的目的。

“童远、曹操和孙权......”

“朕不可能让他们主导这个时代!”

......

建安十年(公元205年)春,朝廷立刻对去年年底的洛阳之乱做好调整。

太尉杨彪因为功劳极高,晋升为三公之上的大司马,并诏令其正式开府。

持金吾、辅国将军伏完,晋升为卫尉,兼任车骑将军。

巡城监功劳卓著,都尉杨修升任中两千石的河南尹,并封都亭候。

巡管诸葛亮,接替杨修为比两千石的巡城监都尉,并继续兼任参军校尉。赞军校尉、巡管张辽,升为西园八校尉之一的中军校尉,并兼任巡城监巡管。

黄月英在原巡城监巡官的基础上,兼任掌作器械、兵器、青铜器的六百石考工令。唐姬继续以朱靓的化名担任巡官,并兼任掌奏及印工文书的六百石兰台令史。

巡城监众人备受天子重视,一跃成为朝中有实权的新星。

在宣传方面出力甚多的孔融,也担任朝中尚书令这一极有实权的要职。

长期组织洛阳一带游侠士子的徐庶,也增加了左中郎将这一重要职务。

刘协已经基本将朝廷大权收于自己,结束了朝廷都被几大军阀掌控的局面,终于走向了台前。

当然,在天下看来这是一件大好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