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重振北疆 > 第864章 童远的都城

三国之重振北疆 第864章 童远的都城

作者:雪豹导弹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48:04

第864章 童远的都城

童远当然察觉到了刘协诡异的安排。

今天早上刚当了骠骑将军,下午就成为晋国公,这要是说正常也没人信啊。

有必要仔细复盘一下今天的事。

这次会议之前,王异、罗伟、鲍出和谢昭、钱泾等人已经探查到,太原祁县王家与匈奴、羌乱余部有刺杀计划。并且为了壮大力量,还和曹操的仇人们联手了。

曹操那边打探到,羽林军中有人收走了董承残部的弩炮,并且似乎与仇人勾结,计划一起刺杀。连诸葛亮都没想到董承会留下一半在其他地方,这就应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的名言。

诸葛亮追踪的快船和张辽追踪的马车去了两个军营,两拨各有四架弩炮,张辽和隐破坏了交流会庄园的四架,另外四架根本不在那里,连董承管家都不知道还有四架弩炮。

对于这种事情,自然可以将计就计。

贾诩、法正策划了利用他们,放任他们在会议时动手,以此彰显洛阳安全紊乱,朝廷无力控制局面,以保护天子为由施压,迫使对方接受除宫廷以外彻底缴械的局面。

杨彪、伏完轻易就被羽林军中的激进分子瞒了过去,有所准备的四海商帮与关东客舍,发现了不少蛛丝马迹。

最后被专门过来的曹冲,分析出袭击的方式:弩炮射行宫,吸引注意力后,羽林军突然动手。

童远、曹操商议,以此体现洛阳安全紊乱,兵变屡禁不止,向朝廷施压。

结果大部分顺利,连大司马杨彪也被直接扳倒,但天子突然封公,让两方无法再用借口施压。

刘协是怎么可能那么短时间想出这么冒险,却如此精妙的处理办法?

在发生这件事时,诸葛亮、徐庶这种智谋之士已经被引走。

所以,最可怕的情况是,刘协一方事先也知晓袭击的存在,并且做了这一手准备。

王异来到他身边,仔细将之前李儒、董承之乱的细节联系起来。

可以看出这半年时间,李儒、李选、董承彻底倒台,士孙瑞、种辑已经阵亡,段煨、裴茂、王邑、钟繇也算是靠边站了。最后杨彪也被勒令在家。

大权过渡到天子手中,辅佐众臣为伏完、杨修、孔融、徐庶和诸葛亮等人。

这条线很清晰,刘协在迅速崛起,而且因为会议遇袭,未来其实权必定继续加强。

但是,给自己和曹操封了公国,这除了能起到一些离间作用,其他都是不利于朝廷才对。

刘协拿哪些势力对付自己和曹操?

要靠孙权、吕布、司马懿、马超、鲜卑?

这是必然的,但距离遥远,难以直接支援洛阳。

“叫法正来。”

不一会,法正进来分析朝廷究竟想怎么翻盘。

“主公,可以派人盯紧孙权的三位使者,他们此番来洛阳,很有可能会有不少动作。”

“确实,那张纮与诸葛瑾都是很有些名声与能力的人,孙皎又是孙权堂弟,在一定程度上能代表孙家。”

法正又寻思了一会,说道:“属下有一个猜测,朝廷想离间主公与魏国公,除了行宫一事之外,还会借助孙权之手。”

“哦?你的意思是,孙权会联合一方,然后共同威胁另一方?”

“很有这种可能。”

童远仔细思考,但并不这么觉得。

历史上孙权野心勃勃,背弃同盟夺取荆州堪称永世著名的案例。听到自己与曹操封国公,孙权怎么可能不有所动作?

荆州之战刚刚结束,周瑜和太史慈负伤。表面上来看,其受挫应该龟缩。

可是,周瑜和太史慈都是孙策的至交,有一定独立兵权,他们负重伤,意味着孙权对兵马的实际掌控会加强。

孙权不会傻乎乎地硬碰自己和曹操,他会等待时机,例如防御实在是空虚,或者两边已经开战。

法正看出童远似乎对孙权那边比较有把握,又说道:“主公,还有一人也容易被忽视,但必然响应朝廷。”

“谁?”

“现居平原郡的刘备。”

“他!没错!”

童远直接站了起来,刘备可不是演义里那个被无限削弱的哭哭啼啼家伙,而是比里非常能打,治民用人很有一套,还抱有高祖、光武之志的英杰啊!

此时他还蛰伏于平原,一旦把握住机遇,再有智谋之士辅佐,天下归为谁手也犹未可知。

法正分析认为,朝廷肯定是对主公和魏国公有一定后手。之前的贾逵、孙资等人便是,如今曹操那里则是刘备。

童远问道:“孝直,从你角度来看,我方内部会不会还有朝廷的后手?”

法正认真思考了一会,表情认真回道:“像贾逵那种应该没有,但朝廷一旦用计策让主公失德,或者陷入危险,那有些人就会摇摆过去。”

“确实啊……”

这就是事实,这也是童远、曹操不敢堂而皇之控制洛阳的原因。

看来要抓紧时间了。

在返程的船上,童远就在仔细思考国都的事。

既然开公国,就要有国都。天子已经选择许昌和长安作为迁都可能选择之地,那魏晋两国就不能选这两处。

按照历史和国号,曹操大概率会选择河北的大都市邺城。

那自己呢?

目前,夏阳是贸易与文化的中心,河对岸的皮氏是屯田和军事的中心。

两县分别有霞阳港和龙门津两座繁荣的港口,往来大河各处非常便利。

选择哪一处呢?

其实,这两地后世分别叫做韩城和河津,是隔黄河分属陕西山西两省,但实际往来却非常密切不分家的地方。

那就不分家,立为双都城!

船过风陵渡进入转角,乘东南风沿大河北上,两岸相望亦相闻,秦晋之地已无搏杀,取而代之以日渐丰饶。

再过蒲阪津,当年指挥第一次大战役,以少敌多征服白波军,一转眼已经过去超过十年了。

不要再拖延了!

禹门终于出现在眼前,大河从此冲出峡谷,由桀骜不驯之怒涛,变为平缓宽广的水源、航道和湿地。

西边的山岭之上,黄帝之巨像已经清晰可见,东边大禹像与之相对。

黄帝与大禹在大河冲出峡谷的最近之处昂首相对。

这里便是吾之都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