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重振北疆 > 第944章 中条山战线的情况

三国之重振北疆 第944章 中条山战线的情况

作者:雪豹导弹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48:04

第944章 中条山战线的情况

龙门要塞第一天白天的战事结束,其他地方也正在交战。

河东郡东南的山区,大批难民兵跟随着士族部曲进攻河东。

他们已经攻打了10天,却因为卫觊及时动员了屯田军,据守中条山有利地形,这段时间根本无法按照预期杀入河东平原,开新西凉军粮仓放粮。

100名难民兵饿着肚子,坐在篝火的外围。

10名士族部曲靠着篝火,率领着他们,警惕新西凉军频繁的夜间骚扰。

一名部曲头领,其实也是一个大族的管家说道:“别灰心丧气的,仗打赢了你们都能分到土地。如果立了功还能到主人家里做上等人。有土地,能做上等人的日子就快要到了。”

这些难民们早听了几十天这些话,一开始的时候还满心期盼,可随着这些部曲只是催促他们去打仗去做苦力,每天都有几百人饿死累死。他们这些被驱使为兵的都是吃不上饭,更不要说被扣在后方的家人。

其实河内各个大族,许多年没经历战火,各家都有不少存粮。这次携带的粮食吃上一个月不成问题。

可偏偏就是不给难民兵们吃饱,意味地画饼诉说河东富有,打下来才能吃饱。

此时已经是秋天,夜间的山里非常寒冷。难民兵们肚子空空,离篝火隔了10步距离,身上冷的不行只能聚成一团取暖。

正饥寒交加时,他们忽然闻到一股肉香味,紧接着一名士族部曲匆匆赶了过来。

“禀告管家,有敌人在林中点了篝火架起了锅炖羊肉,那肉香,很远都能闻到……”

管家一听羊肉,咽了咽了口水说道:“这是敌人的诱兵之计,我们在此坚守,通知后面的大军警惕即可。”

士族部曲们强忍住了馋意,可是难民们就有人顶不住了。

黑暗中100名难民走了十几个,顺着香味就摸了过去。

2里之外,很快就找到屯田军的篝火。

早有伏兵发现他们,瞬间就手持兵器围了过来:“放下武器,就可以过来吃肉,吃完肉还可以回去。”

“什么!吃完了还可以回去。”十几个难民听得傻眼了。

“但是,要为作为我军向导。”

“啊?我们投降,但真的不想去打仗,更不知道大营的布置。”

“先吃肉喝汤,你们吃着听我给你们讲讲。”一位年轻的军吏说道。

此人正是肖器。

当年童远进入第一个村子里,想要报官的小伙子,第一次河东战役被战友保护活下来,后来成为军吏,现在已经是一名无畏军第三卫张郃麾下的四百石,一旅军教官。

肖器说道:“各位从兖州到河内郡,又到了王屋山与中条山的大山里,能看出兖州、河内、中条山有什么不同么?”

无话找话,和流民沟通先得拉家常,拉近关系,慢慢引入主题,进而让他们认识到真相,站出来反抗河内大士族们。

谷挆这些人饿极了,只顾狼吞虎咽,不时喝几口水,哪顾得上回答。

肖器等人也不着急着劝,就慢慢唠家常拉近关系,劝他们慢些吃不要吃太快太饱,避免因为肠胃已经萎缩,吃多了容易发生意外。

吃得差不多了,一个瘦高个中年说:“朝廷官员与士族们宣传河东百姓富裕,让我们听从部曲、家丁的指挥,去河东抢来粮食,说是能养百万难民。

不过,进攻中条山时,晋公国的兵马保护村民撤退,对我们喊话,说了许多事情。还说做坏事的是皇帝和司马懿,不是晋国公,不知真假?”

肖器说道:“当然是真的,而且有第三方的实际证词。不知你们有没有识字的人,我这里有巡城监和前将军刘备的讨伐檄文,让他念给大家听听。”

瘦高个手指一个文质彬彬有些消瘦的中年人说:“凌易,凌博俊,是兖州有名的寒门士族,只是不愿与朝廷为敌,又不能否认魏国公安定一方的成绩,所以两不相帮而隐居。

大水淹没兖州时,他被被魏国屯田军救下,不久收拢兵马抵抗的朱灵被于禁拿下,他就司马懿等裹挟到河内成了难民。”

肖器拿出一份巡城监的文本和刘备讨伐朝廷的檄文交给凌易,这位饿得很瘦的寒门士族打开巡城监的文本大声朗读:“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凌易一边读一边翻译成白话,这些难民没有文化,只有那个瘦高个和那个黑脸青年初懂文墨,完全照念哪能听懂?

“是孔明的语气,没错!伯俊读过孔明的文章。”

当读到:“杀曹操等入洛阳者,决大河水淹关东,谁人为之!?”

“吕布吕奉先,司马懿司马仲达,国丈外戚伏完……当今天子刘协!”后面是巡城监签名:诸葛亮、黄月英、张辽、左延年。

看完巡城监揭露掘大河水淹关东的真相后,这位寒门士族终于破口大骂:卖国!草菅人命!

当读完刘备的檄文后,凌易已经泣不成声。

巡城监堂堂正正、心系百姓,连曹操都交口称赞。

诸葛亮、张辽与曹操有仇,不会抹黑朝廷庇护曹操。

刘备乃大汉皇叔,一贯深明大义,不惜终结大汉伸张正义,发出讨伐朝廷檄文。

凌易大声说:“自古暴君莫过于刘协!他们欺骗了我们,欺骗了全天下,我们一定设法把他们的所作所为告诉上当受骗的八万难民!不,百万难民。”

其余百姓也有很多听说过诸葛亮的名声。

如今新西凉军这么说、巡城监诸葛亮这么说、兖州寒门凌易也这么说,这些难民们心里基本明白过来了。

肖器抓住时机说道:“诸位可知主使难民进攻河东的幕后黑手是哪些人么?正是河内大士族司马懿,还有河内的几十家大士族!司马懿就在军中。

河内不仅土地肥沃,自然条件独一无二,应该是中原最富裕的地方,为何百姓苦寒?”

一个黑脸青年回道:“20年前家里还一百多亩水田,劳作一年交完苛捐杂税所剩无几,不得已只能少种地以减少税赋,后来种的地越少赋税越轻,慢慢就成了佃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