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重振北疆 > 第961章 巡城监天降

三国之重振北疆 第961章 巡城监天降

作者:雪豹导弹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48:04

第961章 巡城监天降

要塞内混沌力量被铲除的同时,刘协被司马懿击倒在地。

身旁不远处的伏皇后、唐姬以及众多侍卫却依旧什么异样也没有发现。

“陛下倚靠的董威和吕布,估计已经完蛋了。他们不够强,混沌抛弃了他們,现在只剩下我们了。”

司马懿脚踩住刘协,召唤出万妖宫,准备彻底将其化作傀儡。

“等一下!”刘协喝住司马懿,声音里并没有什么畏惧。

“怎么?陛下想要求饶?吾司马仲达可不吃这一套。”

刘协虽然被踩在脚下,可是身上的混沌之力不减反增,让自己并无损伤。他镇定回道:

“论混沌的力量,你确实比我强许多。本来我作为追逐永恒的帝王,若是投靠混沌可能只能排第五。但你在追逐阴谋诡计的混沌信徒中,说是最强,也不足为过。”

司马懿说道:“你现在说这个有什么用?在我面前耍阴谋诡计,是会死得很惨的。”

刘协说道:“投靠混沌为其做事,我们这个目标是一样的。只不过最后选中你在混沌中永存,还是我或者其他人罢了。轮实力我无法威胁你,所以我可以配合你,共同达成这个目标,让混沌来安排你我最终的命运。”

里面说的这个目标,其实就是逆转盘古所化万物,让天地重归于混沌。

只是强大且永恒如混沌,也是有手下的,他不需要像盘古一样去开创,只需从盘古的世界中,汲取追逐力量、华美、永恒和智慧者,为其所用。

投靠混沌的司马懿、刘协和冒牌董威,都知道混沌到底要做什么,在他们眼中,混沌无比崇高,实打实地可以赐给他们力量、华美、永恒和智慧,还有机会成为其永恒的手下而不用毁灭。

实力最强,最擅于谋略的司马懿,察觉到刘协与董威是合作关系,自然就准备除掉竞争对手。

“我能协助你,加快打败童远,至少大汉这面旗帜,对于西凉贼就是一种震慑。”刘协希望自己能撑下去,不是作为司马懿的对手,而是作为助手……其实就是傀儡。

“嘿嘿嘿嘿……哈哈哈哈!”司马懿歇斯底里地大笑,这刘协最终还是乖乖当傀儡了,虽然自己不需要他多长时间。

现在就杀了刘协,自己确实成为混沌的唯一永世之选。但刘协一死,军心出了问题,到时候只有用混沌八王旗,直接召唤混沌军降临这一个招数了。

那些洪荒大能都会出手阻拦,他们自然打不过混沌,但变数颇多,难度太大,先不直接用这最强杀招。

“好!陛下不愧是皇帝,能屈能伸懂得隐忍。作为我的傀儡,是够格了......”

话音未落,大军的南边传来一阵紧急的号角声。

嗯?

谷了朝廷大军是自南向北进攻,如果出现紧急情况,应该是北边出现,怎么南边出现紧急情况?

还没派人去问,司马懿就看到空中出现了一批白色飞行物。

“什么!这个诸葛村夫!”

......

这些白色飞行物很奇怪,形状就像一个巨大倒置的舂米木杵。

其实上部就是一个直径一仗五的少半圆,下部是一个上底直径一仗五,下底直径六尺,高两仗的圆台。

少半圆和圆台就是一个整体,只有外面包着一层银白色厚质丝绸,下口被一个有井字型镂空的圆型竹箍撑开,井字交叉处固定着四盏大型酥油灯,四盏灯燃着一尺高的火焰。

竹箍下面垂下四根五铢钱粗细的银白色绳子,绳子吊着一个四尺五寸高,直径六尺的圆型藤条筐,筐内净深三尺五寸,筐底是双层结构,降落时起缓冲作用。

从藤条筐向上看,就能看见圆台四州被八个突出的扁棱将圆台外轮廓分成了八等分,里面有扁绳子,外面附加了一层厚质丝绸。

小半圆穹顶有四根交叉竹板用扁绳子与丝绸附加层固定在了一起,四根竹板在圆心处宽度是原来的二倍以上,被两块铁板从内外用一大铜钉锚固,竹板可以旋转折叠。

编绳子是圆台的八根编绳延伸上来的,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是四根编绳而不是八根;四周有一个直径一仗五尺的圆竹箍与竹板相连,还有八根斜撑,与圆台的八根绳子连接。

这就是近代才出现的热气球,因为没有橡胶材料,才用厚质丝绸和竹板代替,没有真正的热气球轻便,乘坐的人也减少几个。

每个藤筐内坐着五个人,手里拿着兵器和弩箭,箭杆上绑着火药竹管和引线;中间放者一个酥油罐和几个桐油罐,四角还各放一袋硫磺粉。

其实诸葛亮与黄月英曾经做过类似的可以飞上天的灯笼,荆州的人叫它“孔明灯”,现在仍在流传,也叫“天灯”,后来的热气球有可能就是“孔明灯”的后续开发。

童远描画出了改进后的热气球轮廓图,详细写了说明。并且建议用哪些材料制作。派四海商帮的人交给了巡城监,还让辖区手下尽力帮助诸葛亮、黄月英筹备材料和加工人员。

材料是童远早就安排荆州协助弘农郡,打造大型孔明灯。由南阳郡长史马良,调集物资支援,左延年、罗伟、鲍出等全力合作。曹冲、曹显、许褚等也出力不少。

诸葛亮、黄月英看到童远送来的素描图,夫妻二人废寝忘食研究了十天,把每个细节都进行考证,并且先用实物做了个小型可以坐人的“孔明灯”,按照童远的说法点燃、升空、前进、降落,终于造成了。

然后开始制作大型“孔明灯”样品,其中难度是小型“孔明灯”制作无法相比的,尽管材料加大了不少,还是发现许多不足。

对于丝绸对接后针眼漏气的处理,还有附加层的增设,绳索的固定与捆绑,随着点火升空顶盖丝绸变成半圆,竹板弯曲太大容易折断,黄月英把顶盖的半圆改成了劣弧。如此竹板就不易折断,当然她并不知道名称。

这就是实战版的“孔明灯”,实际是热气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