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试锋 > 第一百一十七章 条件

明末试锋 第一百一十七章 条件

作者:温风如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53:11

第一百一十七章 条件

这个问题有些麻烦,牵涉到了军伍根本,两名文官转头看向郭从候,他是武官,里面的门道最为清楚,由他答复为好。

郭从候眉头一凝,送他骑兵二百,问题好解决,作为一名老军伍,手中方法多的是,他手中掌握的骑兵就有五百,其中一多半都是招募的营兵,只需找个理由开革转投就行了,只是他心里有些舍不得,这些骑兵都跟着他好几年了,个个弓马娴熟,战力不俗,也是自己在振武卫话语权的依仗,在边镇一带也属精锐,也都有感情了,实在是舍不得啊。

可是为了大局他只好忍痛割爱了,还好,对方没有要马匹,还能再招兵补上人数。

郭从候点头说道:“可以办到。”

他又看向身边两位文官,两位文官知道这是什么意思,随即表态道,“可以。”

周大虎见三人答应的都很痛快,心中有些后悔自己要的少了,不过这也是想想,他周大虎还不是那种说话不算数之人,他接着说道:“骑兵家属我要带走,家中田地、房舍等东西由代州衙门折算成银两给有关家属,处理之事由你们承担。”

两位文官肃声说道,“请将军放心,此事包在我们身上。”

在边地任职的文官与没有在边地任过职的,对武将的态度差异很大,这就是眼界和经历造成的。

周大虎点点头,继续说道:“最后一个问题,指挥权问题,我的部下进城后,只会听我指挥,并且不受任何人节制。”

“我部人马在城内如有违法犯纪,须由我部处理,代州有关各司不得插手处理。”

这个要求很过分,属于无视了各衙门的手中职权,这个后果很严重,令人作难,无法向同僚交代。

郭从候想的开,这种精锐不是旁人能指挥了的,军权上,哪个将领都是不能容忍别人在此上面置喙,除非朝廷有命令下达。

因此,郭从候倒也干脆,立即回道,“将军是进城协守,自领本部兵马不用受人节制,帮助防守城池即可。”

“至于在城中违法处理等有关情况,这得孙大人和李大人来回答。”

郭从候轻声对身边两位说道:“两位大人,兵越精,越桀骜不驯,更是军伍之情义甚重,我等如果有事前去法办他们,因为不相信我等会公平处理,往往会引起大规模兵乱,交由他们主将处理,没有后遗之事,省去许多麻烦。”

孙中选与李清觉得郭从候所说有理,再加上来这里之前已经有所估计客兵进城为祸的事情,两人交流了一下眼神,便向周大虎回到,“将军所说,我们同意。”

此话说完,欲言又止,最后挣扎了一下,孙中选还是开口道:“将军,在下有一请求,请求将军将不忠不义降了建虏的狗贼崞县知县黎壮图,交于在下处理,并上报押解朝廷审判,以儆效尤。”

坐在座上的黎壮图听见此话,身体不由一颤,心脏紧缩,手心直冒冷汗,瞬间如坐针毡,心绪不宁,不得万分紧张担心起来,他不由偷偷地看了一眼上座的周大虎,怀着忐忑的心情等着决定自己命运的回答。

周大虎沉着脸,沉吟片刻道:“黎壮图现在是我的人,朝廷方面自有本将保他,与你等无关,休要再提。”

话已说到,二位文官都是聪明人,便不再说什么。

既然有了决定,有了目标安排,周大虎心中一块石头放下心来,天色大黑,三人也不便再去折腾守门官兵,而且周大虎还有事情要问,只好留了下来。

周大虎心中没有那么多规矩,吩咐亲卫上些大家吃的后,便问起了代州城中的情况。

“跟我说说振武卫的情况和代州城的守卫备战怎么样?”

郭从候想站起来回话,被周大虎制止,“大家不要拘谨,就当在家中拉闲话一般就行。大家随便些就行,这里没有那么多规矩。”

郭从候是武官最烦各种礼节,当下也不客气,坐着回答道:“我们振武卫属山西都指挥司使管辖,也受雁平兵备道节制,于洪武二十三年建立,下有经历司。卫镇抚衙属。”

“振武卫下辖有:振武卫左千户所、右千户所、中千户所、前千户所、后千户所、中左千户所、中后千户所和雁门守御千户所八所,不算雁门守御千户所,七所共置正副千户、百户、旗军八千六百一十三名。”

周大虎凝眉说道,“兵力不少呀,可是帐面上的兵力?”

郭从候点头道:“不错,将军所说正确,这只是明面上的实力,由于卫所这几十年之中大量逃军,各个千户所军户几乎减半,皆是老弱不堪,已不堪征用。”

周大虎知道卫所糜烂不堪,但还是想着边地重镇会有所不同,比内地会好许多,没想到也是这般不堪。

周大虎有些灰心,这就是自己要效力力保的大明王朝?连边地卫所也是这般不堪?确实令人失望。

他瞪眼问道,“朝廷不是有清勾制度吗?”转头望向代州同知李清,他是主管清军之官。

明代军户世袭,其在役正军老疾或逃亡时,即到原籍勾取继丁补役,若正军一家全部亡绝,则到原籍勾取其族人顶充。这就是所谓“勾军”。执行此项公务的称“清军官”,所以清军与勾军经常并提,简称为“清勾”。

勾军形成之制度,主要在于卫所军士的不断逃亡,因此朝廷委任府州一级同知主管当地卫所清军事由。

代州两名文官在一旁耐心听着,这些在他们耳里已不是什么新事,朝堂之上上疏皇帝此事的不知有多少人,其弊端上至皇帝,下至文武百官都是知道。

但此事二百多年积累下来的弊端,利益关系盘根错节,不解决军户吃饭生存和能发展今后过得好的问题,年年清勾也无计于事,还会弄得百姓怨声载道,一片骂声,这也是清军官不愿实心管着此事的原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