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试锋 > 第三百六十五章 撤离凤阳

明末试锋 第三百六十五章 撤离凤阳

作者:温风如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53:11

第三百六十五章 撤离凤阳

周大虎笑了,将船队船运之事大概的向田原说了一遍。田原一听,眼中大亮,随即高兴地说道,“大哥,船队可以从开封到正阳关,还能到沿海一带,那里是粮仓,北方正是缺粮,我们可以购粮补充,这对我们是大利啊。”

周大虎点点头到,轻声道,“嗯,这是好事,暂时还要保密。”

田原高兴地点点头,随即想起了一件事,赶紧向周大虎道,“大哥,今日早上你没有回来之前,凤阳城东十八里的临淮关刚刚被攻破了,官兵百姓死伤惨重。”

这个消息意外也不意外,意外的是自己出去没有多长时间,就发生了这样的事,不意外的是,临淮关离凤阳城十八里,距离太近又是钞关,农民军怎会放过这个钞关。

不过这也是说明自己拿下正阳关,是一场正确的事,使正阳关有关的钱粮免于落入流贼手中,百姓和有关官员免于屠戮。

周大虎决定让正阳关的陈宫、龙庆丰、赵忠良等人去看一看临淮关的情况。

临淮关城墙前,周大虎带着正阳关陈宫三人和一些士兵官吏商户护卫的一部分代表,跨步走入临淮关。

刚刚结束不久的战斗印痕还在,尸体还没处理,干沽的血水散发着浓浓的血腥气,扑面而来,使人有些反胃恶心。残肢断臂叠叠尸体让人心惊胆战,城楼上面一排溜挂着几十颗人头,面目狰狞,满脸血污,死时好像还有一丝不甘和留恋。

陈宫看着城墙上挂着所熟悉同僚的人头,顿时哽咽不已泪流满面,低声泣道,“他们守土有责,今日守城关而死,秉扬我儒家忠义,死而有力,上对得起君王朝堂提拔,下对得起黎民百姓供养,死而无憾亦。”

说完这些话,陈宫等几十人深深的躬身行了三个大礼。周大虎对他们动作并没有说什么,虽然这些动作可能会引起一些怀疑。

人是多种多样的,并不是所有人都像陈宫一般不怕死,看着尸体遍地的临淮关,正阳光的人不少人庆幸自己遇上了的流贼还不错,自己得以保全性命。有对比,就有发现,从正阳关的跟随而来的商户护卫和官吏杂役看着周大虎等人,眼中的仇恨少了许多。

中午,凤阳城中开始分配凤阳之战和临淮关的收获,至于周边的乡村也被扫荡一空,主要是抢掠骡马等代步工具,这也是农民军最看重的,每到一处地方都会有组织的抢掠一地的大型牲口。

这次分配周大虎得了十匹战马,三千石稻米,一千石豆料,五千束草料,十件铠甲,两百多杆兵器,以及三千两白银。

分配战果收获时,周大虎终于知道了一些凤阳此战(包括临淮关)的收获,是有多么巨大。

光是粮食稻米都足有六万多石,豆料一万多石,各种杂粮两万多石,草料八万多束(一束十一斤重),战马一千多匹,牛羊骡马数万头,兵器上万件,盔甲三千多件,金银近十万两,其他各种杂类缴获无数不可计算。

当然这些只是明面上可以分配的财货粮草,还有各营在周边抢掠的都不包括在内,以及个人在城中抢掠的东西都不算在其中。

如此一算,周大虎得出这次凤阳陷落,明账上可算的朝廷损失就得有十几万两白银,而不能算的帐的损失,恐有几十万两,凤阳城没有个十来年,是无法恢复到原有的繁华和实力的。

战马、钱粮、甲胄兵器是按照实力大小和战功分配的,随着钱粮物资分配完毕,大家开始议论撤离凤阳的问题,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决定大家今天就走,这个大家没有任何问题,一致通过。

只是撤离凤阳今后行军的方向,确有着不同的声音。各有各的理。

闯王高迎祥认为应当北上回归河南,那里是四战之地,乃是中原平地,方便马兵奔驰机动,进可攻退可守,随机应变最为方便。决定北上由太和县进入河南,伺机而动。

而扫地王张一川、太平王等,决定北上攻亳州(今安徽亳县),走河南夏邑进入河南。

而另一路则是张献忠等一些营盘部众,认为朝廷南方民风孱弱,兵力空虚,战斗力有限,想再继续南下深入抢一把,有多远走多远,再回河南。

高迎祥见大家再和兵一起已经不可为,强行揉和起来只会伤了义军内部大家的和气,既然如此,那就各自保重,回到河南再说吧。

高迎祥叹了一口气,道,“诸位兄弟,朝廷正在集结重兵从东南西三个方向压来,不过朝廷之兵向来拖沓,其兵锋还待数日才能到凤阳,且单独一路也不敢过来。”

“此次我们攻城略地大小十余城,更是攻下了皇帝老子祖陵之地,中都凤阳。”

话到这里,各营头领都是咧嘴大声“嗷嗷”直叫,气氛达到了顶端。

高迎祥压压手,等安静后,接着说道,“攻下中都凤阳,杨了我义军的威名,让天下都知道了我等义军的大名,这是好事。”

突然高迎祥话锋一转,肃声道,“但这也是坏事,朝廷皇帝老儿会大为震动,调动天下兵马来围剿我们。不过其想消灭我们,没有那么容易,我们一定会战斗而活下来的。”

他又叹了一声道,“南下,河流胡泊众多,不利于马兵大部队作战,气候水土不服,所带兵民极易得病,战斗力会大减,这也是我又北上河南的主要原因。”

“不过诸位兄弟各有想法,我也不勉强,大家各自保重,河南后会有期,再一起并肩作战。”

说完话,他起身和张一川、太平王、张献忠等要分兵而去的几人寒暄了一会,便抱拳告别离开了。

走出凤阳知府官署的高迎祥,脸色阴沉的看了一眼官署旗杆上的写者“真元古龙皇帝”的大旗,低喝一声道,“走,大军现在就开拔北上原路返回太和,由那里就近入河南省境。”

很快城外就响起了号角声,愿意跟随闯王高迎祥一起行动的各部大营、小营都聚在了一起,高闯王一声令下,浩荡的近十万人兵民分成营伍,一营一营开拔,向北方蜿蜒前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