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试锋 > 第三百九十五章 其人公公方正化

明末试锋 第三百九十五章 其人公公方正化

作者:温风如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53:11

第三百九十五章 其人公公方正化

这位内侍抬头看了过来,盯看了周大虎半天,轻轻点点了头,随即微笑说道,“周参将免礼,不必如此客气,”

随即其便站了起来,将手边的一个黄色绸缎包袱打开,朗声唱道:

“周大虎接谕旨!”

周大虎见没有任何准备,如焚香、摆案,等接旨的准备,就要让他接旨,有些惊讶,但随即他反应了过来,立即上前一步,撩袍跪地朗声道:

“臣,周大虎,接我皇谕旨!”

周大虎跪地半天也没有听到念圣旨的声音,不由得抬头一看,传旨的公公正笑着看着自己,手中拿着一本黄色封皮的折子递了过来。

周大虎眨巴了两下眼睛,目光移向对方手中的折子,问道,“这就是圣旨?公公不宣读吗?”

宣旨的公公道,“这是密旨,里面有皇上给你的朱批回复,还有一些别的事情交代,只能由你一人阅看,此乃机密,勿泄之。”

接着,又从包袱之中,拿出两枚银制印信,交给了周大虎。

随后接着说道,“现在不用问,你看了密旨就明白了。”

周大虎恍然大悟,立即叩头谢恩道,“臣,周大虎接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身收好两枚印信和密折好,周大虎转向宣旨的太监,面带笑容朝对方拱手一礼道,“不知公公尊姓大名,何方人士?”

周大虎不介意结交一番,他是现代人的思想,对宦官没有多少反感,毕竟后世太多七八,什么样的人都有。

对方笑着看了他一眼,道,“咱家司礼监秉笔方正化,现在被皇爷擢北司,管理奏章。”

“咱家山东文登人。”

周大虎看着眼前这个有些魁梧,却有些斯文的公公,竟是在后世大名鼎鼎的大太监方正化。

其人在历史上几乎没有什么劣迹,最后在崇祯十七年甲申之变时,担任总监保定等处军务之职,最后拒绝投降,力勇杀敌十数人,最后被乱刀砍死。而跟随他的一干随从,也全都遇难。

其死堪称英勇壮烈。

在崇祯十七年这大明最后的日子,人心已散,保命投降随波逐流,这是绝大多数人的选择。

但他却是死的悲壮,做到了忠心,舍生取义。

人都是有追求的,但也是心中有杆秤,对这些美好的事情,如忠义、美丽、清正廉洁等等这些普世价值都是怀着尊敬、向往,也许在这纷乱残酷的世界中做不到,但不妨碍人人心中都有一个向往的英雄。

周大虎心中也是一动,完全没有想到在这里,这个时候,认识方正化。

他心中有些激动,现在是一切为发展实力,这个方正化是崇祯皇帝身边的信任亲近内臣,不管是其人品、还是身份以及权力,都值得自己下功夫结交一番。

但这需要做的隐秘,自然。

不然,外官结交内侍,这是大罪。

刻意的行为,让人反感警惕。

周大虎上前一步,拱手道,“公公辛苦了,一路奔波忙碌,还请公公赏脸吃一顿饭,随便餐叙一番,公公是否赏脸?”

方正化顿了一下,低头思索了一会,抬头道,“也罢,就吃你一顿饭,明天再走。”

“咱家一路上的确是奔波忙碌,从京师出来,先到彰德府,没人;又紧接着赶到了林县,还是人不在;又再次赶到这里才见到周参将,却是奔波不断,见周参将真是不易。”

周大虎朗声一笑,随即向京师方向遥遥一拱手,郑重说道,“承蒙皇上信任,委任我河南、山西两地为职,建虏即将来袭,代州乃我之汛地,不可不慎,故而急来之。”

“一切招待不公,有所怠慢,还请方公公海涵。”

一听到建虏军情,对方方正化眉头一皱,急声问道,“紧急吗?”

周大虎肃着脸道,“方公公不用担心,建虏还在口外河套地区,回程到山西还需十天半月,这次大家都早有准备,建虏胆敢来犯我三晋大地,必叫他有来无还,铩羽而归。”

“好,好,借你吉言,如果大家都像周参将这样,英勇无畏,我大明何惧小小野猪皮建虏。”

方正化颔首而道。

但他同时也是知道,大明的军队都是以家丁为作战中坚,弊端丛生,一旦没了军心士气,数千人就是碰上数百建虏,一人退,全退,一人溃,整军而溃。

他方正化,从天启年开始入宫当值,可是亲历了大明在辽东一败再败,一溃再溃,从那时大明对建虏之战,就开始越来越困难。

想到这里,他更是理解周大虎之可贵之处,皇上为什么这么重视他了。确实是,对建虏能战而能胜的将士太少了。

方正化休息一上午,直到下午天快要黑的时候,宴席摆好,周大虎亲自过来相请,大家入席而坐。

宴席之上很是清静,只有周大虎和赵民二人相陪,方正化说话很是小心,吃饭也很文雅,就像是一个文人雅士。这与周大虎心中过去想的是完全不一般。

不过很快,周大虎心中有所了然,方正化是司礼监秉笔太监,上过宫内的内书堂,儒学修养还是很强的。

首次见面,交浅言深是大忌,双方只是有限的谈了一下对建虏的看法,方正化也是大力支持以火器对待建虏的人。周大虎心中却是一半认同,一半不认同。

现在是冷热兵器转换的过度时代,冷兵器还是占了决定性的地位,火器虽然厉害,但还是弊端太多,无法成为战场上决定性的力量。

大明军兵现在缺少的是强大的组织力,还有军心士气,以及充足的粮饷和良好的兵器盔甲,严肃的军纪、充足的训练。

勇气,大明百姓以及军兵,缺,但有时候还真的是不缺。

李自成等流贼官军杀多少,灭一批,又起一批,源源不断,虽然有饥饿、裹挟和无奈的被迫下。

还有后来的建虏入关,天下一大半都是靠汉人绿营兵打下来的。

想到这里,周大虎突然有一股怒气和冰寒从心中升起,待自己羽翼丰满之后,不能为自己所用的,历史上有污点的,自己不会手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