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贼天子 > 第480章 指人为祝

贼天子 第480章 指人为祝

作者:漫客1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8 22:30:36

第480章 指人为祝

“这位朔方的少将军,这段时间在京城里,没有少抢女人,经常是看中了,就使唤家将,用红轿子抢回宅子里去,他们父子势大,没人敢多说什么。”

“事后,不和解也得和解。”

“那祝家女,下个月就要进宫,却也被他看中,命人带回了宅子里,本来这个事应该是个误会,进宫分辩分辩,跟陛下请个罪,反正那女子还没有进宫,陛下捏着鼻子也就忍了。”

“可是韦大将军知道之后,不仅没有这么做,反而大张旗鼓的给自己儿子纳了妾,这其中的用意就很明显了,他韦全忠要…”

“开始排除异己了。”

安仁坊杜家大宅里,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一边下棋,一边侃侃而谈。

他伸手落下一颗棋子,然后看向眼前的杜尚书,继续说道:“三个人里,还是这姓韦的,胆子最大。”

杜尚书闻言,默默叹了口气道:“恐怕,往后会越来越过分。”

此时,距离天子返回京城,已经过去了半年时间,这半年时间,朝廷被三位节度使牢牢控制住,各个要害的职位,也都被三个节度使把持。

此时,朝廷大半官员,已经倒向了三位节度使。

剩下的人,虽然没有明显对三个节度使表现出反对,但为了身家性命,谁也不敢忤逆这三位节度使。

于是,终于到了开始清理反对派的时候了,这一次的祝家女事件,便是韦大将军寻到的一个由头。

坐在杜尚书的这个中年人,想了想之后,又落下一子,继续说道:“官正兄,单从这件事情来看,那位韦大将军…”

他左右看了看,低声道:“恐怕心里已经默认大周亡国了。”

这种做法,在外人看来根本不合情理,而韦全忠偏偏要强行这样折辱天子,没有给自己与武周朝廷之间,留下半点余地。

显然,那位韦大将军是铁了心要把武周朝廷给按死了。

因此,他也就不担心武周朝廷的报复。

杜尚书悬子半天,都无从落子,只能投子认负。

他看向眼前这个中年人,开口道:“文渊先生,这事老夫无论如何,也是看不下去的,明日朝会,老夫一定参他。”

文渊先生,名叫陶山,字文渊,乃是京城最有名的书院,丽正书院的山长。

王均平之乱时,他并不曾跟着朝廷逃到西川,而是带着书院里的一众学生,带着书院里的要紧藏书,离开了京城。

凭借着办书院攒下的人脉,他带着书院三十七个学生在中原各州郡避难,一直到半年前听说京城恢复了之后,他才带着这些学生回到京城。

三十七个人,俱都得以保全,无一人死在那场动乱之中。

要知道,朝廷西迁的时候,一路上都死了好些人,跟这位陶山长相比,逊色良多。

陶文渊闻言,叹了口气,他看向杜廷杜尚书,沉声道:“官正兄,那韦全忠既然敢做出这种事情,便是打定了主意要扫除朝廷之中的异己,此时出头,不过是…以卵击石罢了。”

杜尚书面无表情道:“文渊先生,你是天下闻名的大儒,君辱臣死的道理,自不必老夫多说,老夫心意已决,弹劾韦全忠的奏书也已经写好,至多也就是仗节死义。”

“今日请文渊先生过来,也不是为了讨论应不应该弹劾韦全忠,而是另有事情。”

“丽正书院,是关中的文脉,眼见着京城很有可能要再一次大乱,先生还是带着书院的学子们,离开京城,离开关中罢。”

“就当是为大周,留存一些斯文元气。”

陶文渊皱眉思索了一番,问道:“离开关中,又能去哪儿?”

“老夫两个儿子,如今在江南任事,幼子任金陵尹,先生可以带着一众学子们,去金陵落脚,在金陵再建丽正书院。”

陶文渊沉默了许久,似乎是在想这件事情的可行性,他想了好一会儿,然后才抬头看着杜尚书,问道:“官正兄这一回是为名,还是为义?”

“都有罢。”

杜尚书回答的很干脆,他低头饮茶道:“老夫的儿孙辈,有一些已经离开了关中,现下暂时是周全的,因此文渊先生可以把老夫想成求名之辈。”

陶文渊站了起来,对着杜尚书深深低头作揖道:“官正兄,我现在去见李萧二位大将军,去劝一劝他们,事情犹有转机。”

“官正兄乃是朝廷的栋梁,天下文宗,切不可一心求死,若官正兄去了,那才是真正是伤了斯文元气。”

杜廷杜尚书,是大周的礼部尚书,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其实是天下读书人的领袖。

杜尚书微微摇头:“他们三个人,不会有什么分别。”

陶文渊起身道:“总要去试一试,官正兄不能去,我无论如何,也要去一趟。”

这位陶先生离开了安仁坊之后,先是去了萧大将军在京城的国公府,又去了李大将军在京城的国公府。

到了傍晚时分,李萧二位大将军还真的被这位陶先生说动,一起结伴来到了韦大将军府上,也就是现在的灵武王府。

韦大将军本来正在同他的一帮义子饮酒,听说两位大将军来了,连忙带着一众义子还有将领们,到前院来迎接两位大将军。

不过到了前院之后,韦大将军才看到另外两位大将军表情不太对劲,他笑着上前,抱拳道:“二位兄长,怎么都是一脸不高兴?”

李仝抱拳,不冷不热的说了一句:“拜见韦王爷。”

萧宪也抱拳,叫了一声王爷。韦全忠一脸无辜,请两位大将军到了正堂落座,亲自给他们倒茶,然后笑着问道:“二位兄长这是怎么了?”

李仝看向韦全忠,开口道:“你家儿子那个妾室,杀了罢。”

“然后,再去同陛下请罪,把这件事化解了。”

李仝深呼吸了一口气,开口道:“否则,老夫只能离开京城了。”

萧大将军也皱眉道:“这事情做的的确过分。”

韦全忠哑然一笑:“原来是为了这个事,这个事前两天,我不是同二位兄长说了吗?”

“从我们进京城的那一刻起,咱们跟武周之间,便是不死不休的死仇了,不管我们做什么,或是不做什么,都无法改变什么。”

“如今,我等占据京城已经半年时间,这朝廷上下,还是有许多人口服心不服,正好借着这个机会,试他们一试。”

他看向两个人,缓缓说道:“小弟愿意背负这个骂名,二位兄长静观其变就是,其余皆交给韦某去办。”

李仝敲了敲桌子,声音有些恼怒了:“京城乃至于关中,现在的确都在我等手中,但是关中以外呢?”

“这事很快就会宣扬出去,你家犯上的事情,用不了多久就会天下皆知!”

一旁的萧大将军,也沉声道:“已经有不少读书人,因为这个事情,准备离开京城了,你要因为床塌之事,弄得人心尽失吗!”

韦全忠依旧神色平静,开口道:“萧兄,你我本就没有什么人心可言。”

“只是我等力强,才有今日。”

他笑着说道:“二位兄长放心,明天朝会,那些跳梁小丑就会忍不住跳出来了,到时候我一定给二位兄长一个交代。”

两位大将军互相对视了一眼,都微微皱眉,不知道韦全忠在玩什么把戏。

不过,离开京城也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两位大将军还是…要继续留在京城里,继续看一看。

…………

次日大朝会,以礼部尚书杜廷为首的一众文官,或者说一众不愿意投靠三节度的“清流”,果然纷纷上书,对韦全忠群起而攻之。

尤其是作为文官领袖的杜廷,更是当着天子的面,先是把祝家女的事情陈述了一遍,然后对着韦全忠破口大骂。

“身为人臣,冒犯君父,大逆不道!”

杜廷怒视韦全忠,大声道:“韦全忠,你可还有半点,将陛下,将朝廷放在眼里!”

帝座上的皇帝陛下,面无表情,一个字也没有说。

这事他一早知道,但是也只能装作自己不知道,一个入宫的女子事小,宗室以及皇家的脸面事大。

他不能知道。

韦大将军扭头,看向义愤填膺的杜廷,皱眉道:“杜尚书,污蔑朝廷的郡王,是什么罪过?”

杜廷冷笑:“不过一死罢了!”

韦全忠看了看杜廷身后的一众文官,笑了笑:“杜尚书,你这些党羽,也是如是想吗?”

杜廷冷笑不语,他身后告状的文官们,有的被韦全忠这句话吓破了胆,不敢说话了。

但是大部分,还是大着胆子,站到了杜尚书身后。

“好。”

韦大将军抚掌,拍了拍手,然后扭头看向天子,低头道:“陛下,前天犬子的确纳了个妾,坊间传闻是将要进宫的祝家女,陛下明鉴,若真是准备进宫的女子,臣早已经将孽子正法,带到陛下面前请罪了。”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陛下明察,那女子虽然的确是祝家女,但是祝家是姊妹两个人,孽子纳进门的,非是要进宫的祝家嫡女,乃是祝家的一个庶生女。”

“此时,祝家上下俱都可以作证,臣已经将他们,带到了皇宫里,陛下可以立时召见询问。”

“连祝家将要进宫的嫡女,臣也让他们家一并起来了,陛下一句话,他们立刻来崇德殿见驾。”

说到这里,韦大将军回头看了看杜廷等人,冷笑道:“至于这些污蔑臣以及犬子的,别有用心之人。”

“臣请陛下,严惩严办他们!”

他这话一出,崇德殿里一片寂静。

你韦全忠在京城里,权势滔天,你说祝家还有一个女儿,祝家如何敢说没有?

此时,朝会上,所有人都用同情的神情,看向杜廷等人。

大家都很清楚,京兆杜氏…

恐怕要倒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