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打搅南宋 > 第229章愿为殿下而生,愿为殿下而死

打搅南宋 第229章愿为殿下而生,愿为殿下而死

作者:冯妙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58:36

第229章愿为殿下而生,愿为殿下而死

杨隆和李四都看着前方,在等待无声士这把尖刀出鞘的那一。

“所有人以后都听杨先生的。”李四转过头看着前面对那些孩童道。

在李四说完的时候,这些孩童的眼睛齐刷刷地全部都注视着杨隆,只不过眼睛里稍微有些迷惑。

李四见到之后便呵斥道:“命令在前,你们听见没有?”

“是。”众孩童一同道。

杨隆看着这些会说话的孩子道:“今后你们都是我无声士的一员了,生为下之人,死为下之鬼!”

“生为下之人,死为下之鬼!”这些孩童道。

杨隆满意地点点头。

深夜,见到李四作势要离开,杨隆问道:“先生为何不等明一早再走。”

“时间太紧了,我晚上要坐海船,我们就此别过,后会有期,将来总有见面的一......”话未说完,李四便登上一辆驴车,前行在夜色中。

杨隆望见李四离开的背影,喃喃道:“终有一我要将鞑子赶回北方去。”

安顿好孩童之后,杨隆便开始挑灯,手执小毫在纸上记录着,窗门没有合上,有夜风从山谷袭来,灯烛便随在上下窜动,杨隆没有起,双目凝视那纸张,依旧在写着,这是他的训练计划。

夜至三更半时候,此时的寨子一片安宁,可以听到周围有猫头鹰在叫着。

杨隆做完一切之后,便和衣而睡。

......

赵诵回城的时候,李彦简恭敬地站在城门口等待赵诵的到来。

李彦简自从收到海州的信函之后,他便打算常驻临安了,这当中有谋士王文统以及其父李璮的筹划。

赵诵见到李彦简之后,看到过飞雀那边来的报,便试探道:“李公子好久不见了,看你火急火燎的,你可有回益都的打算?”

“下何故这么说?”李彦简故作一脸悲戚的样子,一脸不想要回益都的委屈难过面色:“临安繁华,我可不要回益都,再说我爹现在也算是下的人了,待在临安和待在益都又有什么区别?”

赵诵注视着李彦简道:“是啊,世侯现在海州,能给我想要的,而我也能给他想要的,我们之间也算是互惠共利,说是一条战壕里面的战友都不为过,他朝若是世侯想要这北边的江山都不为过。”

李彦简听不懂赵诵说的后半句话的意思,但听到赵诵说起北边的江山要归李家的时候,那神吓得有些失色,于是急忙拱手:“我李家能有现在,是下一手给的,我李家只图富贵,可不是为了江山啊。”

赵诵笑笑。

李彦简道:“我李彦简愿意跟在下边。”

赵诵一脸狐疑,反问道:“此话当真?”

“我李彦简愿为下而生,愿为下而死,这颗心绝无半分虚假,若是假的,就让这雷劈死我。”

赵诵抬起头看了看天色,今晚上没有打雷下雨的样子。

看到李彦简一番赤忱的表态之后,赵诵差点就被感动了,不过赵诵知道李家与他合作不过是因为利益至上罢了,若是到将来两家撕破脸皮,李家成为敌人之后,赵诵会毫不手软直接除掉李家这个祸害的。

“好了,我相信你的忠心。”

“多谢下。”

......

夜晚,华灯初上,临安东宫。

赵诵刚踏进东宫的一刻,忽然听到外的内侍官说皇帝赵竑来了。

赵诵来不及换衣服,直接立即起出去迎接。

“你刚回来?”

“是的。”

半不见,赵诵感觉赵竑的脸色都瘦削了不少,不知赵竑这么晚还要来东宫,然后拱手拜道:“孩儿见过爹爹,爹爹这么晚可有什么事要问?”

赵竑一来便开口道:“那陈宜中可还行?”

“孩儿听闻这陈宜中是六君子之一,为人品行应该是不错的,能辨忠,仗义执言,不畏权丁大全。”

“很好,既然如此,这人你可要好好用。”赵竑略有深意道。

赵诵闻之,感觉赵竑这是明着提醒他要用好陈宜中这个人。

然后赵竑又道:“下午的时候,将作监和军器监的官吏来过了,说是明要在城外试试看那些武器?”

赵诵听赵竑这么说,最近一段时间他虽然没去看望寿家老小了,但大致上可以猜到是红衣大炮的研究进展了,于是问赵竑道:“可是红衣大炮?”

“是的,也不知道究竟威力如何,明出宫的时候,左、右相也要一同前去。”

赵诵便道:“自然也要让吴相和贾相开开眼界,这朝中主和一党实在太多了,借此机会也要让朝中大臣看清楚爹爹的决心。”

赵竑摸着稀疏的山羊胡道:“话是这么说,不过还得看明天了。”

赵竑接着道:“过段子,你就要代朕去川蜀了,你在川蜀的一言一行都代表了朕,可要好好看看,不过切记不要染指军权,否则就休怪朕无了。”

“可是太子出征这事,这朝中文武官员可是要上书的,到时候就怕爹爹为难。”

一般来说,皇帝都很讨厌太子离京,让太子掌军更是不行的事。

原因很简单。太子是合法的顺位继承人,只要皇帝一死,太子就能合理合法的登基。

而皇帝有权易储,也就是更换太子。

于是,皇帝和太子两方就专有了一种天然的敌对关系,太子如果掌握了权柄,很可能为了免除后顾之忧,去威胁皇帝的地位。所以皇帝才不想让太子脱离自己的视线。

而且在大宋,对皇室宗室的要求也是历朝历代最严的。

“不怕,如今蒙古军大举入侵,为决处置之宜,到时候朝中左右相爷也要亲自去前线。”赵竑早就已经打算好了,太子前去前线不过是一个引子罢了,将朝中最有权力的两位相爷全部都调去前线,到时候等临安朝堂上力量被他调离的时候,他打算一步一步在朝堂上安插自己的人马。

将所有的权力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赵诵并不清楚赵竑心里想的,以为国难当头,赵竑只是想要历练他。

赵竑说了几句话,然后就离开了。

赵诵还是觉得赵竑在当上官家之后变了不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