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打搅南宋 > 第二十六章 脚踏两只船,坐山观虎斗

打搅南宋 第二十六章 脚踏两只船,坐山观虎斗

作者:冯妙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58:36

第二十六章 脚踏两只船,坐山观虎斗

贾似道站在门口,见赵诵还在犹豫,以为是在担心马天骥的怒火,于是便道:“你不用担心马天骥,那马天骥的官职还没本官的大,本官自然会罩着你的。”

赵诵心道,你个糟老头子坏得很,你和那丁大全斗的死去活来的,为什么偏偏要拉上我,不过还好,老子不是吃素的。

无论丁、贾哪一方胜出,他都可以稳坐一方。

赵诵希望这两方能够斗的死去活来,最好两败俱伤。

这样他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力。

南宋党争实在是一颗毒瘤,那吕文德都不得不看着临安城内的局势,一面要对付北方蒙古铁骑南下,一面还要安抚好朝中官人物,甚至还要拍着马屁,逢年过节更是要贡献一些东西。

若那人得势了,那吕文德便依附于那人。

吕家也是厉害,丁大全倒了之后,后来一门心思都在贾似道身上,以为靠山,贾似道不倒,自然恩宠不断,执掌军中好几十年,简直如那中流砥柱一般。

赵诵心一横,脚踏两只船,坐山观虎斗,顺便将朝廷势力好好清洗一番。

这一次暂且就答应了你,反正腹中存货不少,只是又好跟某位作者道歉了,于是便应允了,“官人,还希望官人庇佑一二。”

贾似道开怀大笑,看赵诵这文弱书生,没有功名在身,最多也只是个商贾而已,看这担惊受怕的样子,很是高兴,但又怕赵诵是在诓他。

贾似道听了,揣测赵诵的心思,两只眼睛看着他道:“你说的可是真的?”

虽是第一次见贾似道,但赵诵深知此人心思,赵诵昧着良心,一副要慷慨赴死的样子道:“官人若不信,明朗可以剖开自己的心给官人看!”

贾似道一听这傻书生要剖肝沥胆,忙笑着道:“行了,本官不需要你的心,本官需要你的文章,需要你写出比西游记好一万倍的小说。”

赵诵看着贾似道,一副激动的样子,“明朗以后定然为官人写出好的文章来。”

贾似道拍着赵诵的肩膀,自鸣得意,“很好,我门下诸客不少,以后你就抽空去我府邸,与群玉(廖莹中)他们可以探讨,刊刻书籍,顺便让群玉把你的书也刊刻出来,流传后世。”

那群玉正是贾似道府下幕僚廖莹中,宋代七大刻书大家之一,赵诵笑了笑,只得感恩涕零。

贾似道一听,知道赵诵算是自己人了,见事情已水到渠成了,便从袖口掏出一个罐子,那是他早就准备好了的,于是赠给了赵诵。

那罐子乃檀木所制,闻着有一股淡淡的檀木气味,装饰精良,雕刻着繁杂花纹,有些地方是镂空的,看样子是价值不菲,揭开盖儿一看,里面倒是空无一物。

赵诵一看,这不是蛐蛐罐儿么,话说这贾似道喜欢斗蛐蛐儿,还写了一本《促织经》,难怪被人戏称“蟋蟀宰相”。

不对,这蛐蛐罐儿怎么见过,赵诵忽然想起在苏家当着苏坤的面把他的蛐蛐罐儿摔碎了,当时的时候,那苏坤可是想要自己命了。

而且看这罐子,应是一对。

想着想着,赵诵觉得这蛐蛐罐儿有些沉甸甸的,不过还好,那苏乾、苏坤两兄弟自从被歹人抓走后,现在仍旧下落不明,也不知道那马天骥用了什么手段?

赵诵见贾似道送他蛐蛐罐儿,狐疑道:“官人,你这是?”

“来的仓促,文人之间的雅俗,促织,明朗拿去可以了解一下。”

“这.......”

贾似道看着赵诵,嗯(ńg)了一声。

赵诵想着,不收怕是让贾似道难堪,便收下了这个贵重礼物,谢了恩典,“多谢官人不吝赏赐。”

贾似道一脸开怀,“这蛐蛐罐儿只是我的一点心意,若日后明朗肯助我一臂之力,这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的,只要明朗开口,我若办的到,就且答应你。”

赵诵抬头看了贾似道一眼,这贾似道笼络人心的手段比那个马天骥可是高明多了,若换了其他人早就俯首帖耳,感激涕零了,不过赵诵却不是那样没有底限的人,但此时只得拱手道:“那就多谢官人恩典了。”

“明朗收了礼,可要办实事啊~~~~~”贾似道意味深长看着赵诵。

赵诵便用那种你知道的眼神看着贾似道,“官人放心,明朗知道怎么做了。”

“很好,你是个聪明人,知道怎么办事。”

贾似道方才也在揣测赵诵,见赵诵都收了他的礼物,也是答应的意思,于是转身就走了。

赵诵送走了贾似道之后,此时心中计划万千。

不过贾似道倒是有一点好,跟马天骥不一样,马天骥喜欢贪小便宜,顺手牵羊,贾似道不会,总是笼络人心,顺便还给些好处。

“我这是怎么了,最近怎么都和贪官同乘一艘船了,而且还脚踏两只船,到时候也不知道会不会失足,落入海中?”

赵诵想着,那贾似道是条船,而且船还大,丁大全那只船还可以坐一些时日。

不过即是船,也可以凿沉,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终究会沉没。

而他则是一条不沉没的巨舰,长帆挂直,乘风破浪。

赵诵抬头看了看天色,二月二日,龙抬头,春光明媚,喜鹊儿在枝头叽叽喳喳叫着。

很是喜庆。

桃娘他们怎么今天没有来?

赵诵知道,在他心里,迫不及待在等那个人的到来。

只是现在的赵诵,会让那个人相信么?

赵诵不解。

.......这个时候,千金楼前的客人也逐渐多了起来,渐渐地这条街都快挤不下人了。

赵诵返身回到酒楼,康士达过来直接拉着他的袖子,“赵大哥,我实在是不成了,一早上都接待客官的,腰都酸了,明日可能不能在酒楼了,要去城里转转,看看哪个位置适合开书籍铺。”

赵诵看着康士达,立马应道:“成,我来打个下手,你去歇息片刻,再来替我,至于书籍铺的事情,你去办吧。”

康士达不待赵诵说完,便找了位置去歇息了。

赵诵这时,看着苏婉、赵平他们忙的手忙脚乱,顾都顾不上的样子,很是欣喜,看样子店内还要多招一些伙计。

“小二上酒~~~~~~”

“来罗~~~~~~~~”赵诵立即上前,端起了木盘来。

.......

.......

城南

离皇宫不远处一条小巷内,这里有些清幽,很少有人会经过这条巷子。巷子内立着有一所宅子,这所宅子并不起眼,门也是很小,是用普通的杉木制成,看着应该是座普通人家的院落,倒是院墙有些高,看不清里面的景色。

院中有一棵大槐树,一棵大柳树,桃娘正坐在院中一条矮木凳上,看着新出的西游记,很是痴迷,看了这么久,差不多都快忘记了时辰。

只是读着里面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大闹天宫,最后还是被如来佛祖镇压在了五指山下,五百年后,就被佛祖派去取经了的这一段,心里有些堵得慌。

芳姑收回招式,抽回手中青钢宝剑,来到了桃娘身边,见桃娘很是痴迷,她的眼睛也朝这边看来,她早就看过那一回了,自是一番批判。

“桃娘,这些书还是少看点,再说少主这么写,不是暗示主公的大业不会成功么?”

桃娘摇摇头,不赞成芳姑的观点,则给赵诵解释,“芳姑姑,若不那么写,恐怕就是本**了,只是不知道这结局是什么,好像这师徒四人还在路上了。”

芳姑说出了她的疑惑,恨铁不成钢,“少主最近醉心商贾、又写了本奇闻怪志小说,不知道他究竟做些什么,这对主公大业有帮助么?”

“怎么没有?醉心商贾可以挣钱,写书可以扬名,二者兼备,钱赚了,名也赚了,你说好不好?”桃娘反问芳姑,那神情也是激动。

芳姑摇摇头,她都三十多了,武艺方面她还懂一些,经商或者做文章她都不懂,“现在的少主好像真的换了一个人似的,主公知道了会怎么想?”

桃娘叹道:“可能真的得了失魂症,跟以前真的不一样,爹爹那边也没来信,不过看日程,现在应该差不多快到了。”

“是啊,主公终于要起事了。”芳姑想着,只要主公起事,她的仇也会报了。

就在二人在院中聊天之时,二人听到那门外敲了三下。

那三下很是清脆,间隔时间很长,也很有旋律。

芳姑听闻之后立即起身,桃娘则站在院中,心跳加速,很是急切。

芳姑小心翼翼开着门,手握着长剑有些用力,门一开,芳姑立即低首,迎接那人。

只见那门徐徐而开,屋外站着一个五旬年纪上下的男人。

那人身高八尺,背脊挺直,头顶发丝稀疏,只是简单挽起一个道士发髻,用素色布条系着,五官端正,剑眉英目,眉间一颗痣,颔下一缕长须,却有些发白,身穿一身圆领大袖白布襕衫。

只是形色匆匆,脸色有些疲倦,额头也起了不少皱纹,两侧鬓发花白,但眼神很是凌厉,给人一种威严的感觉。

五旬男人身后跟着两个仆从,那两个仆从身高马大,一脸正色,始终如一,和那男子保持一段距离,见开门的人是芳姑之后,神色便从凛冽恢复了平常。

芳姑知那不是仆从,而是主公的贴身武士,于是立即拜去,那男人当即扬起手制止了芳姑的叩拜之礼。

芳姑忽然想起这是在临安城,也就站直了身子迎接,只是神情略微还是紧张,生怕出了差池。

三人进门后,芳姑立即拴门,两个仆从立即守卫在门口,那男人走了进去,桃娘一看到那男人当即走了过来,忙迎了上去,拜道:“爹爹,你来了。”

男人俯下身子,看着桃娘,“是的,一个多月没见了,小桃子想爹爹了么?”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