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打搅南宋 > 第358章见见世面

打搅南宋 第358章见见世面

作者:冯妙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58:36

第358章见见世面

感谢时光对流沙的、订阅,感谢荆楚蛮子的推荐票!

......

“非也,表面上看似重农抑商,但实际上却是鼓励经商,十税二,朝廷可以用这些税收做更多事情,而商人也能享受到八成的利益,否则朝廷也不会在鄂州开市舶司,任用临安行会的人了。”这时候赵诵来了,随行的有吴潜、文天祥、陆秀夫等人,后面还有不少人。

刘秉忠等人回过神来,才见到一个身材高大,魁梧茁壮且气度不凡的年轻人站在身边正笑吟吟地看着他们,年轻人的边上还跟着四五个人,其中一人他们见过,正是宋国左相吴潜。

赵诵道:“诸位来自北方,定然有些水土不服,明朗适才赶来,已是怠慢了,还请诸位见谅,现在请上车!”

赵诵说完,刘秉忠就注意到在他们的身后还有很多驾驴车,驴车的边上还有一支卫队,卫队人数大概在百人左右,他们的身高都差不多高,与赵诵一般高,想必应该是亲卫了。更引人注目的是亲卫的身上都穿着统一的服饰,服饰上还绣着飞禽走兽,在阳光照耀下这些飞禽走兽耀武扬威似的,仿佛活灵活现了起来,带给人一种震慑的感觉。

刘秉忠在北方王廷的时候倒是见过这些衣服,而蒙古宗王衣衫上倒是绣着一些图案,但是这支卫队的衣服上的图案要比蒙古人的还要夸张,更富有一种张力,而且更加威严,带着一种正式感。

刘秉忠他们猜测这年轻人就是宋国的太子殿下了,于是纷纷行礼。

赵诵说道:“礼节就免了,诸位远道而来,想必还未见过这鄂州城,今日我正好带诸位逛一逛。”

刘秉忠此番来鄂州正有要事要与赵诵谈,是关于俘虏的问题,毕竟此番蒙古人打了败仗,他这么做也是希望两国能和平相处。

刘秉忠正欲要开口,边上吴潜一见刘秉忠的神态就知道对方要说什么了,他道:“殿下都说了,今日一切国事免谈,诸位也是从北方来,正好见见这鄂州城的风土人情。”

刘秉忠等人一听,既然宋人都这么说了,他也不好继续说下去,打算待会儿在说话的时候见缝插针地道明,于是现在也就闭口不谈了。

窦默道:“既如此,就有劳太子与左相了。”

众人上了驴车,发现驴车内早就准备好了瓜果点心。

刘秉忠有些意外,感觉他们南下倒是不像被俘一般,有种作为贵宾的感觉。

赵诵则上了一批枣红色的马上。

据说马的祖先就是大宛的汗血宝马。当年张骞出使西域时,在大宛国见到的就是这种,这此马耐力与速度十分惊人,不但能日行千里,而且令人惊讶的是,马的肩膀附近流出像血一样的汗液。

不过也有缺陷,汗血马虽然速度较快,但体形纤细,负重能力不强,因此后来从中亚、西亚引入的种马都归于消亡,因为与本地马匹杂交了。

刘秉忠一开始总觉得这马见过,后来才认出此马来,他惊呼起来,因为这马的主人是蒙哥。

所以这是蒙哥的御马,他跟边上的窦默说了一声,窦默才认出这红雪缨马来。

刘秉忠觉得对方此举就是一种**裸的挑衅,是对他们的一种震慑!

吴潜一开始的时候倒是反对用这种重大的仪式来迎接忽必烈的幕僚,毕竟他们现在都是宋国的俘虏,但赵诵却说这些幕僚都是王佐之才,所以才设下如此阵仗来迎接对方。

吴潜听了之后倒是好理解,但赵诵骑马却让吴潜好一顿劝解,毕竟赵诵的身份摆在那儿。

但赵诵浑然不觉,也没有失掉自己威严的身份。

“谁说我大宋男儿不能骑马了?我也让他们见见我的马术与忽必烈的马术不相上下,再说这马是蒙哥的。”

听闻是蒙哥的马,吴潜也就不阻拦赵诵骑马了。

刘秉忠等人虽愤怒归愤怒,但过后并没有生多大的气,毕竟蒙哥死了,战利品归了他人也是正理。

不过刘秉忠等人觉得奇怪,因为赵诵骑上了红雪缨马的时候,动作堪称灵活,本人坐在马上也丝毫都没有任何不适,一时间有些错觉,以为骑马的人是忽必烈了。

边上的窦默也向着外面望了一眼,他觉得为何大宋的太子会骑马,而且还与他们介绍鄂州的风土人情,这实在太奇怪了,而且也有失太子的身份与威仪,于是乎他窃窃私语在刘秉忠的耳边说着:“此人莫不是太子,而是太子的亲卫,只是想要羞辱我们罢了?”

刘秉忠一开始的时候也有这种疑问,他见窦默神秘兮兮的样子,就道:“接下来容我试探试探他的身份。”

“就依聪书记的做法吧。”窦默听罢,十分赞同刘秉忠的做法,嘴角狡黠地笑着。

于是乎一路上,刘秉忠、窦默等人就听着赵诵骑在马上跟他们介绍鄂州这边的风土人情,接着就解答刘秉忠他们提出的政策疑问。

刘秉忠丝毫都没有提起和议的事情,毕竟现在还不是时候,于是他闭口不谈这个,而是聊起其他的东西,这也是刘秉忠有意为之,目的就是让赵诵出糗,同时判断出此人的真实身份。

然而在与赵诵交谈的时候,刘秉忠发现这人不是赵诵身份的亲卫,否则也不会对宋国乃至其他国家的大小事务悉以知晓,有时候竟连他们蒙古内部的事务也能知道个七八分,实在让刘秉忠惊掉下巴。

刘秉忠觉得他再问下去,估计出糗之人才是他。

刘秉忠忽然之间觉得他失去了招架之力。

赵诵问刘秉忠一路南下看到了些什么。

刘秉忠据实回答。

赵诵道:“今日就不谈两国政事了。”但赵诵还是将话题聊到了民生的上面,更多的则是体现宋国安置百姓的决心,解决国内民生问题的办法。

引得刘秉忠等人听了有些不适感,毕竟中原那边的情况要比这里差个十万八千里了。

而且有不少政策,不是你想颁布就能颁布的,毕竟有些不适应,但在宋国境内却能解决的十分顺利。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实际上赵竑在解决问题的背后付出了很多,他们现在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不过这种表象好的多了。

驴车很慢,刘秉忠一路行进的时候,看见的都是一些开垦出来的农田,百姓庄户们以及士兵们都在开垦中。

刘秉忠心道若是这些良田全部都种了作物,那来年就可以养活整座城池的人口了。

他这么想的时候,心底就有一种凝重的感觉,脸上也有些惭愧,毕竟这在宋国境内,而不是北方中原。

窦默他们的面上也没有任何光彩,因为这些都是别人的,是羡慕不来的。

赵诵骑在马上,悠然自得。

陆传义觉得赵诵做的对,表现的也没有表现的多么欺凌别国的人,而是将事实情况都展现在敌人的面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