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打搅南宋 > 第401章大宋各行之群像

打搅南宋 第401章大宋各行之群像

作者:冯妙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58:36

第401章大宋各行之群像

与江桁一样有才华,但没有职务的教书先生正在为大宋的教育事业进行奔波。

在书院、私塾、学堂、技校等都能看见他们的身影。

参加识字扫盲班的工匠们也越来越多,他们在工作之余都会来这里进行学习,而且还能领到一些薪水与消费券。

他们除了会写自己的名字外,会基本的加减乘除,还认识了不少的字,懂得了不少大宋的律法,在面对一些问题上也比之前从容的多了,不至于抓瞎或无奈,也不至于因为老实巴交而被人欺骗。

......

临安城,通过朝廷拨款,地方兴建项目,诸如城墙加固,兴办学堂,功绩坊之类,发军饷以及各级官员工资发放等方式,朝廷新币很快就发行了下去。

大宋各级阶层发现新币的样式非常独特,与临安时报描述的差不多。

而且与旧钱相比更加轻巧美观,看样子贬值的希望不大。

大家对新币并没有多少抵触。

临安第一期的扩改工程中,拆掉那部分的地方此时已变成了一条通衢大道。

这条大道按照旧例被命名为朱雀大道,与御街平行。

还有另外一条大道则在建设中,与朱雀大道和御街呈十字相交。

赵诵的初步计划已经实现了,而此时大道两侧也已经新建起不少的房屋,房屋两侧还种着不少的园林苗木。

这些房屋专门用于商业活动,也就是后世所说的商铺。

这些商铺鳞次栉比,从南到北一整条街,看上去十分壮观,而且隔商铺一段路程就有厕所,也方便了逛街的百姓。

不过这些商铺只租不卖,租期一般一年起步。

一开始的时候反对改革的那些人在看朝廷的笑话,但后来却让他们闭嘴了。

这些商铺很快就预定完了,而且有些商人为了能够买到这些商铺,花的钱要比之前的还要多,不少商铺出现了溢价的情况,甚至还有人直接将租期提高到了五十年!

通过前期的租金,朝廷户部收到了不少钱财,这让户部官吏感到非常意外,如今改革要花费的钱财有不少,有了这笔钱财之后可以在短时间内解决财政的燃眉之急。

至于后期的商业税,那要看临安的商业情况。

户部对临安的商业信心十足,如今临安的商业已经蓬勃发展起来了,更何况赵官家的背后掌控着大宋朝所有的商号,在财权上至少赵官家被称为财神爷。

正如朝廷所有人期望的那样,商人进驻商铺,之后越来越多的商铺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已经开了起来。

在商铺中开始陆续上市各种各样的货物,这些货物来自五湖四海,海内外......琳琅满目,而且最有噱头的是商铺居然集体地推出了消费券与折扣券。

这一波消费券与打折的推广程度要比上次过年那一次还要厉害,而这次推广也是因为假期将近——二月二龙抬头。

为了规范商业活动,民间有临安行会牵头,而朝廷则在户部下面专门设立了一处机构进行商业管理。

另外,新路一通之后,而在这个时候和赵诵期望的一样,临安城内的几条公交线路也推了出来。

这些公交线路有专门的运营线路,与后世的一样。

街道两旁都有一些站牌,百姓可以在这里等候,因为大宋百姓平时出行也会去专门的车行去租赁。

这些公交线路所用的驴车也有来自之前车行的驴车,所以并没有损害他们的利益,反而是兼顾各方利益。

“在临安城你若是不想租车,就可以选择这种新的出行方式,而且价格都是统一定价的......”街上早有专门进行宣传的人去广而告之了。

如今老百姓在临安时报以及街头巷尾、瓦肆勾栏、茶馆等地都听说这种公交车。

不过如今也只是在试行阶段,因为赵诵不清楚百姓出行是否会选择坐新的公交线路。

还有另外一点,用了驴车之后,可能在时间上并没有那么准时,更何况如今大街上并不仅仅有车,还有不少百姓,到时候交通就会出现拥挤。

实际上这一点赵诵都清楚,所以才会扩建道路。

至于后面的情况,还如赵诵预料的那样,甚至还超出了赵诵的预期范围。

或许只收五文钱的缘故,还是有不少百姓出行选择坐这种公交车。

因为他们觉得便宜。

加上这段时间百姓手上有不少折扣券与消费券,他们一出去就会购买不少货物囤积在家中,生怕到后面这种打折情况会没有。

因为出行不便,又携带大包小包,他们便等候在站牌这边,足足等了很长时间也没离去,就是因为坐公交车只要五文钱,而且也怕这五文钱的福利到时候会提价。

远远地看到空车来了,他们便招招手。

车子停了,他们便携带大包小包上去了。

车夫看到这样的情况之后还是非常震惊,生怕驴都拉不动了。

车行的人也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但可惜的是驴和骡子不够,而牛车因为受到朝廷限制,基本用于耕种,基本很少用于拉车。

车行的人于是去附近的州县去买驴子、骡子等。

后来就出现了一长排的车子,轮子也非常多,三四条驴车一起拉,为的就是容纳更多的百姓。

可惜驴等动物不多,又因为驴、骡又要用于百姓家中农业生产。

监国的赵诵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朝廷开始进行管制。

所以后来就出现了用人拉的人力车,不过这些人力车只能拉两个人。

一时间大街上来来往往出现了不少的人力车与车夫。

赵诵也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

看样子到时候要进行一次产业升级了。

而这段时间消费券与折扣券的推行,也让货币流通的速度就加快了。

货币流通速度的加快也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发展。

这种商业上的经济活动也是赵家父子一直以来所擅长的。

......

时间又过去了一段时间,惊蛰过后,现在是三月初了,天气已经开始热了起来。

城外的水田百姓已经开始插秧。

在水田不远处,有一大片的油菜花,此刻已经开出了金黄色的花朵,在阳光下散发一股油菜花的气息,成群结队的蜜蜂围绕着。

不远处的蜂农正将蜂箱放置在木屋外面,只见一群接着一群的蜜蜂在蜂箱进进出出的,没过几天蜂箱这边就有蜂蜜流了出来。

钱塘江边上郝经望着滩涂这一片的位置,此时这里也已经长出了向日葵的幼苗,一片接着一片,绿油油的看上去非常令人赏心悦目。

而仁和县县令赵为仁穿着布衣,踩着筒车往高处的田地灌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