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打搅南宋 > 第433章临安军事会议

打搅南宋 第433章临安军事会议

作者:冯妙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58:36

第433章临安军事会议

“王先生这么快就走了,何不在临安城多待几日,我也好尽地主之谊!”

临安码头,赵诵亲自送王文统上船。

王文统见赵诵亲自送他上船,心里头十分感激,于公而言他完成了李璮的任务,于私而言,王文统又给儿子王荛找了一个不错的去处,总而言之,这次南下王文统觉得不虚此行。

王文统登上船舷,拱手道别:“陛下好意我先心领了,只是此番南下还有世侯之命,我不得不现在北上,向世侯复命!”

“既然王先生有要事在身,我便不好再多留了,世侯那边就有劳王先生了。”

“陛下放心!”

“这是临安的特产,先生带一些回去,尝尝看味道如何!”

“多谢陛下,陛下保重!”

“王先生也保重!”

目送王文统船只离去,赵诵立马回宫。

“火速宣召诸位大臣入宫,我有要事商议!”

船上。

王文统知道张飞扬心里有些怨气,于是道:“这次我没给你留一个名额,你不会怪我吧?”

张飞扬在得知赵诵的身份的时候又激动又有些害怕,因为那天他和赵诵交手了,所幸最后赵诵赢了,如果那时候赵诵输了的话他的小命会不会丢了还不一定呢。

张飞扬道:“我怎么会怪先生,只怪我没眼力!”

“那天你和陛下交手了我怕万一……”

“我虽愚钝,但还是知道此事会牵连到先生你的。”

……

临安,自王文统走了之后,赵诵派人去请吴潜、贾似道、刘秉忠、窦默、郝经他们来宫中商议事情。

吴潜等人也没想到赵诵会这么快宣召他们入宫。

“王文统回北方了,临别的时候向我要了一个武学的名额给他的儿子王荛。”赵诵对诸位大臣道。

大殿内,众臣都坐在下面。

刘秉忠分析道:“王文统这么做,也是担心一旦李璮失利,他还有退路,这样的人对我大宋极为有利,不妨与他暗中书信往来。”

众臣听了刘秉忠分析的一致认为这王文统三心二意将来很可能投效大宋。

“王文统的事情暂先商议,接着我们来说说北方吧。”赵诵随即拿出了李璮的书信给诸位大臣看。

“这是李璮的书信,他将涟、海三城献给我大宋,你们可以看看。”

等看完之后,窦默率先道:“陛下,我觉得先要回涟、海三城也是好事,我这次随太上皇去台湾府,见到我大宋精良的战船、军队以及军器,此番我们不妨以运粮给李璮的名义,率战船北上!”

吴潜听了窦默说的,主张道:“陛下现在应该下诏调台湾府的战船北上。”

赵诵点点头,这与他想的不谋而合,但他不能轻易下旨,因为今天召集重臣来的目的就是商讨大事。

接着赵诵命左右内侍摊开一副地图。

这是一副硕大的羊皮卷拼接起来的地图。

这幅地图主要绘制的北方区域,在地图的东面是黄海,北面画的是燕京城和燕山山脉,西面则是黄土高原一带,南面则到了宋国的淮河一线。

吴潜、刘秉忠他们见到这幅地图之后,他们也没想到皇帝早就开始准备对中原的战争了。

赵诵道:“这些都是朝廷几次北伐下来总结过来的经验与教训,北伐可不能拖累我大宋根基,自然要越战越强,我们也不能好大喜功,凡事要一步一步慢慢来,不能一口吃成大胖子是不是呢?”

众臣听了赵诵说的话点点头。

这时皇城司提举赵武道:“陛下,朝廷在北方已经安插了大量人马,他们随时都会在陛下的号令下配合李璮出兵。”

赵诵道:“发展秘谍一事就交付给赵提举了!”

“是。”

赵诵对诸位大臣道:“我打算封李璮为齐郡王,再加上一个节度使的封号,诸卿觉得如何?”

“不过是个虚职,只需让李璮满意就可。”吴潜等人也同意了赵诵的做法。

“山东张家那边我也派人去联络了,朝廷保证日后张家在济南府的地位,东平府的严家也同样如此。”

“陛下英明!”

赵诵问他们:“不知诸位对北方战事如何看待?”

说话的是吕文德,他道:“陛下,臣以为等北方战事焦灼之际,命成都军北上占据甘州等地,占据西北养马地。”

“为何?”赵诵问吕文德。

“朝廷缺马,若有战马朝廷就有一支骑兵劲旅了。”

赵诵不由得高看了吕文德一眼。

吕文德知道皇帝一定会采纳他的建议,从西南方向开始北攻。

吕文德说完之后,吴潜提出他的看法:“陛下,不可!我军才刚收复成都,百业凋敝、人口贫少、土地荒芜,西南现在还在休养生息,举兵甘州,看似高明,却要消耗不少粮草,而甘州乃是荒凉之地,现在来看收之无益,到时还要派人去守甘州,要消耗不少兵力。我朝廷兵马实在不宜东西两线作战!应聚兵一处,而是直捣燕京!再南北合兵,徐徐占据中原!”

赵诵听了吴潜说的,赞赏点点头。

吕文德不解道:“守甘州不需要多少兵马,只要占据地利就可以了!祁连山山脉很长,只要守护两翼就可以了!”

“鞑子地广,已非当年一隅之地的魏国,甘州西、北、东三面都在鞑子包围之内,鞑子只要攻一面,甘州就不能守。”

赞成吴潜的陈宜中道:“是啊,甘州的情况非常复杂,我军要守甘州要付出的代价很大,还不如直接助李璮占据燕京城,这样对我宋国有利。”

赞成吕文德的进军路线的夏贵道:“甘州西可进西域,只要守住玉门关,就可让西域的鞑子兵马进不来,东连长安关中之地,占据关中,可徐徐进攻中原,再图关东!”

吴潜再次强调他的观点:“与李璮联兵北上从海上攻占燕京,是最快的,而且要趁其不备,攻其弱点!”

夏贵争执起来:“这样不是为李璮做嫁衣么?”

李庭芝也觉得窝囊。

吴潜再次强调:“我军现在不是进攻,而是与李璮配合,收复中原不可操之过急!”

“……”

“……”

赵诵听着朝中大臣在争执,他觉得这种争执地状态就非常好。

他认为不管政见怎么样,总归是为大宋未来考虑。

所有大臣的目光都看向赵诵,都想让赵诵给出一个最后的答案。

但是赵诵偏偏没有给出答案,却道:“诸卿说的都有理,不如这样你们回去后先各自写奏折,明日再议此事!”

于是吴潜等人便告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