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打搅南宋 > 第436章收四州之地、遇江万里

打搅南宋 第436章收四州之地、遇江万里

作者:冯妙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58:36

第436章收四州之地、遇江万里

“我们现在终于北上了!”

杭州湾海风吹来,与台湾海峡那边的风浪不遑多让,士兵们黑黝黝的脸上虽被海风吹得生疼,被骄阳晒得猛烈,但更加激发他们心中的昂扬斗志。

李源站在船舷上,回忆往事,从庆元府一介书生,到囚牢中的犯人,再遇上皇赵竑,辗转澎湖,再到上皇登基成为沿海制置司组建澎湖海军,如今为沿海制置司,兼涟、海州四州节度使,率领一万八千士兵北上,李源想想他的人生很值得。

船上他一直都在研究山东地区的地图,特别是即墨这一带的位置。

前宋时期,即墨属京东东路莱州,金国占据之后,改京东为山东,即墨属山东东路莱州。

如今即墨隶属于益都路胶州,所以说即墨是李璮的地盘!

皇帝要派他们去攻占即墨,会不会与李璮撕破脸皮?士兵们也都这么想。

但李源不怎么想,因为这是赵诵与李璮私下制定的战略意图。

他没有告诉他的士兵们。

而宋国攻占即墨县,李璮就可以御宋之名实行军事行动。

此时李源告诉他的士兵们:“即墨自古地利鱼盐,曾为齐东之饶邑,之后却失落为青州疲邑,如今我宋国来此,必训练士兵、扩建城池、修筑炮台、渔港。”

然后他拿出地图,指着即墨县城城东南角一块地方,对士兵道:“陛下告诉我,即墨县城东南这处湾口的狭长位置,非常不错,这里虽只有渔村,但我军可占此处,与即墨形成掎角之势,将来我们还要在这里开凿运河!”

这几日李源一直讲解海军登陆即墨之后的出兵计划,给士兵们壮士气。

士兵听了胸中的热血都沸腾起来。

海上的行程并不孤单,贸易的船只已经横行在海上,来往东西南北,担负起天下泰半的赋税。

李源知道此番北上他们不需要动兵,只需要占尽地利、徐徐发展即可。

当年他占澎湖亦是如此,所以此番北上皇帝亲自点了他的名。

……

在赵诵的诏令下达之后。

平江府,许浦镇

这里是大宋水军戍守要地。

宋高宗建炎初年,韩世忠讨苗正彦,驻军许浦,后置镇,亦作浒浦。

如今许浦这边已经集结了三千艘渔船。

李源水军到达许浦之后,只见许浦这边的港口上有渔船三千艘。

李源知道渔船的规模要比战船小不少,不过在海上的灵活性要很强。

而这三千渔船也是为了配合李源北上的行动,而渔船现阶段的用途并不是运送武器,而是全权听李源的调遣。

大概又过了一日半后,他们的战船就来到了海州的附近。

遥望海州的时候,海中郁洲浮现。

郁洲岛周长数百里,地势险要,又孤处海中,易守难攻,且岛上土地肥沃,既能耕种,还有鱼盐之利。

李源不由想到,若占据海州,就可攻徐州,拿下徐州后,四战之地的开封府就基本守不住了。

如今这里是宋蒙两国边界分隔所在。

此番北上他们就是要接管海州这边的。

李源一声令下,船帆降落,五十艘先头北上的海船全都靠在码头上。

王文统刚下海州的时候,这时候却在海州港口上见到了宋国的海船。

那些海船的体积实在太过庞大,有些海船的样式他还是第一次见,不禁感叹宋国实力的雄厚。

在海上,宋国水师无疑天下第一。

之后他又想到一个问题,他此番北上也是乘坐的海船,这海船之间的速度应该也差不多,为何宋国的海军会这么快就来了。

王文统想来就细思极恐。

张飞扬见着海船的时候胸中血液不禁沸腾起来。

好像很久都没有这种感觉了。

王文统瞥了他一眼,张飞扬年轻的时候曾是一员猛将,后来从马上摔下来撞坏了脑子,所以才是现在这幅样子,委实可惜。

王文统见到宋人送来了粮食与军械,心里激动万分,嘱咐下面的人:“这些粮食要尽快送到益都,交给世侯!”

而后见到是一个统领水军的将领。

王文统才知对方是统辖澎湖海军的李源,此番带了一些兵马。

澎湖在哪里,不就是在流求路台湾府那边么。

王文统惊掉了下巴,蓦然间醒悟起来,宋人早就安排北上计划了。

李源忙拱手道:“源素闻王先生的大名,今日一见我李源三生之幸啊!”

“这次南下见到陛下之后我也是心生敬仰之情,能与将军一同北上,实乃我益都府上下之大幸啊!即墨之事就有劳将军了!”

“我定然不负陛下与世侯托付,不过王先生现在也该履行世侯的承诺了罢。”

王文统哈哈大笑起来,李源指的就是还给宋国之前被侵占的几个州。

“如今我们两方缔结盟约,我怎敢私废呢?”

王文统在海州待了一日之后,接着在海州的李璮驻军就撤出了海州城,他们此番也是要北上益都操练人马,巩固封地城防。

“有了这些粮草军械,世侯的大业马上就要成功了!”王文统想想就激动,然后与张飞扬以及军队押送粮草军械北上了。

……之后不久,李璮正式将之前侵占的涟、海四州还给宋国,比之前约定的还要多。

宋国则封李璮为齐郡王、山东路节度使、河北路节度使。李璮子李彦简为齐世子、登州防城使。

……

接管涟、海四州之后,李源亲自写信给赵诵。

涟、海四州自从被李璮占据之后,境内的情况很是不好。

之前李璮为了筹集军费与士兵,苛捐杂税,且拉起壮丁,搞得民怨沸腾。

李璮一走,四州百姓皆大欢喜,夹道庆祝。

因为在两国边境地带,这里逃荒的也不少,但如今听说重新归宋了,老百姓的情绪也很复杂,生怕会遇到下一个李璮。

李源之前就曾听台湾府以及澎湖岛上的百姓说起过这边的事情。

等他来这边的时候,就大肆让手下人宣扬,并且也派兵寻找他们失散的亲人,还好最终还是找到了一些人。

听说他们的亲人都在台湾府过上了安稳的日子之后,这些百姓掩泪横流。

李源的宣传起了作用。

这一日李源到了安东州所属的涟水军。

涟水这边的情况同样不好,看来是被李璮破坏的差不多了。

李源走入一间茶馆,茶馆有些破败不堪。

“将军有所不知,李璮这个人素来对百姓不好,是名副其实的山东大虫。”

李源这一日在街上探查民情,坐在茶馆内听当地一个老学究咒骂起李璮,此时他心底早就藏不住笑容了。

“四州情况我也知道,所以陛下派了我来,现在李璮军队走了,往后就有好日子啰!”

“日子真的会好?”老学究的脸上满是疑虑,干枯的手臂上满是老人斑。

李源就开始介绍朝廷政令:“陛下感念四州百姓苦难,朝廷特下诏书,四州自今日起两年内不用交一切税!”

老学究抬起眼睛凝视李源:“这是真的?”

“皇榜已经张贴,先生不是识字么,看看不就知道了。”

老学究赶忙跑了出去,李源有些惊呆,这干枯瘦弱的躯体怎会还存了这等力量。

等了不就之后,他刚要起身走出茶馆,忽然听见扑通一身,就见一老者长跪不起。

“老先生请起。”李源上前扶起那个老学究。

后来他才知道这人就是鼎鼎大名,创办白鹭洲书院的江万里。

“江老先生怎么会在涟水军?”

“我这次北上号召学生,在四州之地兴文举、办书院!”

“原来如此。”

江万里与李源说了几句话之后就离开了。

看着江万里忙碌的身躯,李源不由地敬仰起来。

他在四州之地待了差不多半个月。

这半个月亲历了许多,比南方来说这里要乱不少,人口流失也不少。

觉得涟、海四州的情况差不多稳定之后,接着他带领海船北上,去即墨县城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