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锦衣 > 第二百六十三章:上阵父子兵

锦衣 第二百六十三章:上阵父子兵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59:29

第二百六十三章:上阵父子兵

张静一其实早就知道这位刚认的三叔公是个藏着许多秘密的人。

而且不知多少秘密,都要烂在他的肚子里。

可现在,张三既对他说有机密的事相告。

张静一当然知道,这事儿若不是自己成了他的侄孙,他是绝不会说的。

于是张静一的脸色认真了几分,道:“请三叔公赐教。”

张三直接道:“关宁一线,有大量的人与皇太极都有书信往来,这些事,你可知道吗?”

张静一点头道:“我们曾抓到过建奴的总兵官李永芳,他那边倒是交代了一些人,这事是知道一些的。”

张三随即凝视着张静一:“那么你是否知道,辽东巡抚袁崇焕,与皇太极也有不少书信,交往密切?”

张静一皱了皱眉道:“对于这个,李永芳那边,倒是没有问出什么……”

张三冷笑道:“李永芳这个人,终究不过是建奴人的狗而已,狗是用来使唤的,可若真正机密的大事,又怎么会让这狗知道呢?”

张静一顿时想起,袁崇焕在历史上,确实是和皇太极有过书信往来,不过在史学界,大家的评价不一,有人认为袁崇焕是叛徒,但也有人认为,这是袁崇焕稳住建奴人,让建奴人不进攻关宁的手段。

当然,毛文龙也会和皇太极写信。

只是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毛文龙这厮写了书信,都会立即向朝廷奏报,然后邀请请赏似的跑来跟朝廷说,你看……我又将皇太极耍了。

袁崇焕则不同,他的许多书信往来,却没怎么声张,也没有提前和朝廷打招呼。

张静一也无法理解,这到底是袁崇焕太过自信,觉得他得到了朝廷的完全信任呢,还是单纯因为袁崇焕这个人性格……比较莽。

张静一倒是诧异地道:“这些事,三叔公怎么会知道?”

张三笑了笑道:“这汪洋大海,就是藏污纳垢的场所,无论是建奴人,还是大明人,亦或者是倭人,但凡是在陆地上活不下去了,就不得不下海为生。有些人……他们知道一些秘密,可掌握了秘密的人,难免身家难保,除了下海,又能如何呢?”

好家伙……原来……这个时代就已经有官员出逃啊。

张三接着道:“这海上的人,和陆地上的人不一样,内陆的人……有国仇和家恨,可海上的人,只有利益之争,谁也不会问对方过去的事。所以在北海,无论是获罪的建奴人、朝鲜国人、辽东人,应有尽有,你三叔公在海上,总能听到一些有趣的事。”

张静一便道:“袁崇焕与黄太极有书信往来,却也未必证明他就私通了建奴人。”

张三道:“但也不能证明他没有通敌。”

张静一一时哑口无言。

张三继续道:“而辽东巡抚,是何等重要的位置,朝廷能够承受这风险吗?何况这关宁军内部,恕我直言,早就是烂得不成样子了……不少关宁军的人,实在受不了,于是纷纷下海……”

“我那船队里,单单关宁军下海的,便有三成,你现在是锦衣卫,这些东西,叔公已经和你说了,你自己斟酌着,若是觉得有用,便顺着这线索查一查,若是觉得无用,当然也可以选择视而不见。好啦,叔公要走了,对了,有没有银子,借我一些。”

张静一:“……”

张三笑着道:“明日我要偷偷去谒见九千岁呢,来京城的路上时,叔公就已和他偷偷约好了的,本来我手头上只剩下几百两银子,原是想着,这几百两银子应该也够了,可如今思量着,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叔公肩上的担子很重,还是要给咱们张家多出几分力的,想多送一些。”

张静一便哭笑不得地道:“叔公这是真把自己送礼送穷了?”

张三微笑:“钱财是身外之物,不送出去,留在手上反而成了祸患的根源。你一定觉得,我过于巴结那九千岁了吧。你呀,账没有算明白。你看这满天下,内阁大学士,你想送礼,他们还自恃清高,难有门路呢。可若是一味进献给皇帝,这皇帝眼界高,一般的东西看不上,你三叔公将家底都掏出来了,也不过换来皇帝几个好字罢了。只有咱们那位魏公公,简直就是上天赐予你三叔公的礼物啊。”

张静一:“……”

张三道:“你想想看,魏公公这个人,毫无节操,裤腰带都系在脚裸上的人,既不似那些大臣一样矜持,送个礼还要想各种名目,又来者不拒,给一万两他要,给一百两他也开心。何况这等阉人,其实未必真贪图你的礼,也不过是没了命根子,猜疑心重罢了,见了谁都觉得好似别人心里没有敬着一般,也都觉得,这人定是在背后笑话他。因而魏公公最需的,是别人真心实意的敬意。叔公不需花多少钱,好生敬着他,便能将他哄得合不拢嘴,到时有了好处,便能想到你。花出去的银子,不出一年,便可千百倍的挣回来。”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才又道:“你来说说看,这样的好买卖,是不是堪比那些海上的私商了?这是暴利啊,我若是不做这买卖,祖宗们在天有灵,也都要骂我的。”

张静一不禁笑了,他们张家一路下来,都是老实人,没想到到了三叔公这儿,直接基因突变了。

于是张静一道:“这个好说,三叔公放心,钱的事,包在我身上,过几日,我便让人偷偷送十万八万两银子到你那儿去。”

张三倒也没有客气,点点头:“走了,往后找机会再聚。”

说着,又对张天伦道:“天伦我侄,你人不聪明,所以家里的事,你也少去管,让静一处置就成了,静一是极聪明的人,他做什么事都有分寸的。”

张天伦顿时脸色不好看了,张口想说点什么。

张三随即瞪大眼睛:“若是不听话,我这做叔的,抽你。”

张天伦:“……”

关于袁崇焕和关宁军的事,既然今天听到了这些信息,张静一还是留了心。

不过在他内心深处,依旧还是没有将袁崇焕和通敌联系上,更多的只是觉得袁崇焕这个人做事有点鲁莽过头罢了。

而此时,浩浩荡荡的‘海贼’女眷们纷纷到达了京城,张静一这边,早已命人提前做好了准备。

此时,幸福家园那里,已预备了大量的屋舍,对这些家眷进行稳妥的安置。

又过几日,张三给天启皇帝上书筹建公司的章程。

天启皇帝自是批准,几乎一切的章程,都以东印度公司的蓝本。将天津卫口岸,作为基地,准许公司在内陆采购特产,也准许公司的舰船将倭国、西洋诸国以及欧洲的特产,就在在口岸卸货,进行贩卖。

同时,明确规定了公司可以对大明之外的各藩采取较为灵活的外交策略,也允许公司招募一定的雇佣兵以及水手。

紧接着,张静一便开始大量的采购物资了。

张静一对于这个是有了解的,海外对于丝绸和瓷器的需求历来是特别大的,无论是欧洲还是倭国或者是西洋诸国,也都以能够购买到丝绸和瓷器为荣。

因此,这第一批货,就是将足足七艘舰船的货物,送去马六甲进行贩卖,再从马六甲收购当地的特产,运回大明来。

之所以第一趟选择马六甲,也是张三精心挑选过的。

现如今的马六甲,已是各国海运的一个集散地。

无论是欧洲来的船只,还是从大明海域进入印度的舰船,往往都需途径此地,在这里,早已聚集了大量的商贾,一旦运到,便可立即销售。

当然……这只是小试牛刀而已,送去马六甲,终究便宜的还只是赚差价的中间商,而公司的目的是未来直接控制住几条主要的航路。

在张三的章程之中,特别提到的是,海贸是不挣钱的。

因为海贸所需大量的舰船和补给,更需要许多的人选,在海中的风险也是巨大,在如此多不利因素之下,即便赚钱,这收益……其实也并不高,说穿了,这就是卖命钱罢了。

东印度公司之所以能够大发横财,不是因为它进行海贸,而是因为……它垄断航线。

说到底,垄断才能确保财源滚滚。

若是大明的公司不追求垄断,而只靠海贸来挣得一些蝇头小利,这就是舍本求末。

天启皇帝对于这道奏疏,深以为然。

于是,御笔朱批,大明东印度公司正式成立,第一批船队在采购了大批的货物之后,正式出港。

一群衣衫褴褛的水手们,登上了舰船,在无数好奇目光的目送之下,扬起了风帆。

此时,人们对于这些即将远行的水手,绝大多数还是轻蔑的。

在他们看来,这些水手,可谓是比军户还惨,军户固然已经够悲惨了,可好歹还是在陆地上,而登上了船,辞别了大陆,不知道何年何月才会归家,便真是朝不保夕,人不如狗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