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锦衣 > 第三百四十一章:恭迎入城

锦衣 第三百四十一章:恭迎入城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59:29

第三百四十一章:恭迎入城

什么叫流寇。

流寇就是绝不会轻易去硬碰硬。

碰到了寻常的官军,能把对方的脑浆都打出来。

可一旦遇到了硬茬,便绝不会恋战。

现在撤走,肯定是不安全的。

等天黑一些,便可趁着夜色立即逃亡。

当然,撤也得有一个撤的章法。

“天色暗淡之后,寻几只羊,绑了……再找几个铜鼓,让这羊不停的在铜鼓上踢打,要让这鼓声敲起来。绝不可让城中之人以为我们撤走,免得他们追击。”

“除此之外,再多点一些篝火,作势要攻城的样子,留下一部分弟兄,给他们一些马,让他们在城外喊杀,先让妇孺撤走,等妇孺走的差不多后,咱们再走不迟。”

很显然,在这方面,张三儿是个有经验的人。

毕竟他们破城和抢粮很有经验,可说起撤退,却也是经验丰富。

虽然官府将流寇视为洪水猛兽,说他们如何没有人性。

可实际上,他们不过是一群实在活不下去的农民,只是求活而已。

张三儿安排妇孺先走,未必是他有多少仁慈之心,只是要带这么大的队伍,要有人跟从自己,就必须先善待妇孺,保证妇孺的安全,男人们才会安心。

如若不然,连家小都保护不了,谁愿意跟你干?

张三儿吩咐完了,随即便出了帐子,远远眺望着远处那城池的轮廓,不禁露出了可惜之色:“可惜,实在可惜啊……”

他虽叹着可惜,但是绝不会拖泥带水。

毕竟,这天下可破之城多不胜数,并不缺这么一个,而让自己去冒天大的风险,这就不值当了。

天色渐渐暗淡之后,城外头开始发出了喊杀声,紧接着,许多的篝火点起来,自城楼上眺望,好像漫天的星辰。

本是对城外的流寇不放在眼里的人,此时也不由自主地开始担心起来。

以至于烟花柳巷,也开始门可罗雀起来。

起初的时候,人们轻蔑的骂该死的贼来了,便定要将他们杀干净。

再到后来,人们小声议论流寇不会当真入城吧。

而如今,听到了喊杀,越来越多人开始议论着闯军若是攻城,凭借城墙,可以坚守多久。

毕竟歌舞升平久了,流寇们离得远还好,现如今,真的感觉越来越近,彼此的距离不过是一墙之隔,心中的信心也就慢慢的流失了。

听到了喊杀之后,信王朱由检连忙召文武来见。

外头隐隐的喊杀,让朱由检心里一下子没了底气。

许多文臣也开始变得有些慌张起来。

朱由检的目光在所有人的脸上环视了一圈,却是先问王文之:“子言,城防如何?”

王文之下意识地先看一眼温体仁。

温体仁一副落魄的样子,显然……他的良知好像在谴责自己。

王文之倒是一副淡定的样子,道:“殿下放心,将士们如今士气大振,都指望杀贼立功。”

朱由检道:“如此甚好。”

他欣慰地笑了笑,可随即,却又哭了:“孤王自幼读书,遍览古之贤王的事迹,无一不是节俭爱人,从而成王业。今日孤王就藩于此,不敢希图大位,只是祖宗基业,竟至这样的地步,若不奋发除贼,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今日孤王皆赖诸卿助朕,定要剿灭群贼,保全祖宗山河……”

说到这里,朱由检哽咽,又开始啜泣起来。

朱由检这一哭。

许多人都不免触景生情,纷纷啜泣。

那温体仁也忍不住流泪不止,连忙道:“殿下贤明,请殿下放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王文之只觉得有泪水要盈满自己的眼眶,深吸了一口气,不使泪水夺眶而出。

哭过之后,朱由检抖擞精神:“孤王将此城,都托付给诸卿了,大家共同勠力,与乱臣贼子,一决雌雄。”

众人纷纷称是,而后大家才各自散去忙活。

温体仁便和王文之出了王府。

王文之的眼里还含着泪,一步一回头,颇有几分不舍。

温体仁便叹了口气道:“子言,你我要做罪人了。”

王文之念及朱由检对自己的信任和好处,似有几分犹豫,忍不住道:“恩府,我们还开城门迎闯军吗?”

温体仁又忍不住流泪下来,擦拭了眼泪,才道:“当然要迎,你没见那些人已经生畏了吗?你我不开门,其他人便开。就算今日这宫中的人不开,你下头的那些丘八,你能摸清楚他们的心思吗?子言啊,大丈夫当断则断,否则反受其乱,你速去城门处准备吧。到了时候,便开城门,届时为师与你会合。”

王文之不禁问:“恩府哪里去?”

温体仁道:“当然是绣旗。”

绣旗?

王文之恍然大悟。

对,要迎闯军入城,当然要换旗子……

二人又说了几句,便各自辞别。

外头依旧还是喊杀如雷,紧接着,又传出了鼓声,那咚咚咚的鼓声,早已让人心生胆寒。

温体仁急急忙忙地回了自家府邸,此时的温家里,女眷早已绣出了数十面大旗。

温体仁对这旌旗格外的看重,甚至生怕有什么疏失,一面面的亲自检查。

他的二儿子温侃在一旁看着,也忍不住的凑了上来,站在父亲身边,看着那些旌旗,嬉皮笑脸地道:“父亲,这旗上为何绣闯将张的字样?”

温体仁看了二儿子一眼,随即淡淡地道:“这张三儿,只知其姓,不知其真实姓名,本来为父是想绣闯王二字,但是又恐令张三儿将军僭越了闯王,因此只好以闯将代称……你注意瞧,闯将二字,用的是黑线,而这个‘张’字,老夫却用的乃是明黄丝线,你道这是为何?”

温侃摇头表示不懂。

温体仁便道:“流寇……不,闯军内部,咱们也不知其中的底细,所以,既然咱们不得不称张三儿为闯将,但是又恐唐突了他,若是此人一向不服闯王,早有他志,而我等却只称其为将,惹来他的不喜呢?”

温侃恍然大悟地道:“所以用明黄针线,绣了他的姓氏,表示对其尊崇。”

温体仁颔首点头:“正是此理,儿啊,待会儿,老夫来拟降表,你在旁看着,等降表写好,旗也挂好,你便随老夫一道去迎张三儿……规矩你要懂,千万不可得罪了张三儿,如若不然,咱们温家便要遭灭顶之灾了。”

温侃讶异道:“儿子也去?”

“你当然要去。”温体仁想了想道:“到了这个份上,若是不降,这区区归德,能守几日?哎……当初就不该跟着信王来此。否则,何至于从贼呢?可既要从贼,便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你我父子,当然要一起去迎闯将入城,礼数定要周到。”

顿了一下,他想到了什么,便又道:“还有,你请来的戏班子,里头可有姿容不错的女子吗?挑几个来,到时献给闯将。”

温侃点头,连忙道:“儿子知道了。”

当下,温体仁问了问时辰,距离开城门的时间还有一些时候,便连忙去了书斋,用心地写下了一份热情洋溢的降表。

随即,又让人张罗着将旌旗预备好,挑选了温家的数十个亲信,便领着人,朝着城门处去。

城门这里,王文之早已预备好了。

军将之中,早有数十个心腹武官得到了消息,又各自挑选了一些士卒,守住了城门。

原先约定好的时间还未到,外头的喊杀声却是渐渐的弱了。

不过鼓声依旧如雷一般。

这说明外头的张三儿等闯军,似乎早就准备好入城了,所以才懒得喊杀。

温体仁在城楼处,深深地看了王文之一眼,认真地道:“子言,等到开了城门,你与老夫一道出城。我等迎了闯将……到时再做定夺。”

王文之朝温体仁行了个礼:“恩府……”

他显得有些激动,浑身都微微颤抖,叹了口气道:“未来是什么前程,谁也不知,只是你我师生二人,只怕要祸福与共了。”

温体仁忍不住握住他的手,动容地道:“虽不能同生,却可同死,福祸与共。”

“预备着,准备将旗子换下来吧。”

“这么早?”

温体仁点头道:“时候也快了,此时不换,更待何时呢?这里的军将,都是你的心腹,我们守住了城门,就算有人想来阻止,只要城门一开,外头瞬时千百闯军进来,谁敢造次?有张三儿将军在,没有妨碍的。”

王文之点点头。

这城中其实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止他们了。

于是王文之朝一个军将使了个眼色。

没一会,城楼上的旗帜便替换了下来。

“时候快到了,开城门!”

温体仁说着,吩咐了一声,随即走到了城楼下的门洞前。

等城门张开,他便急速地走出了门洞。

只见外头黑乎乎的,伸手不见五指,只有远处的篝火还发出亮光。

温体仁却并不在乎这些,而是噗通一下,便跪在了门洞的一侧,深深地低下头颅,摆出五体投地的模样。

他的儿子温侃便也有样学样地随着他跪下。

王文之则带着军将,跪于对面的道旁。

…………

别骂不合理,都是历史上发生过的类似事件,只能说现实比小说还荒诞。

等下还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