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锦衣 > 第四百七十章:帝心难测

锦衣 第四百七十章:帝心难测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59:29

第四百七十章:帝心难测

天启皇帝曾经料到,这锦州的骄兵悍将和士绅们,或者会勾结一起,弄出一些动静来。

却是万万没有预料到,他们直接将客军一锅端了。

这些客军,以川军和浙军,还有广西的狼兵为主,少量是甘肃一带的边军,这么一些人,其实早已是老弱病残了,如今就这么没了。

天启皇帝没想到这些人一旦下手,居然如此的狠毒。

于是他道:“他们这是要做什么,要造反吗?连客军都杀,莫非朕的兵马去了,他们也要杀?”

张静一便用同情的眼光看着天启皇帝。

答案不言自明。

你为啥是皇帝,你心里没数吗?真以为是上天之子?

那是因为符合大家的利益,那些人与你共天下。

现在利益没了,你还挡了人家的财路,到处要查账,要追究过失,这还了得?

想想看,明朝历史上的那些死无葬身之地的所谓权阉们,都是怎么被弄死的?

就说刘瑾吧,也搞了一个新政,这新政最大的内容呢,就是普及京察!

所谓京察,原本是三年查一次,看看官员是否合格,不合格的罢黜,刘瑾觉得这些制度是有了,可是好像大家都是走形式,几十上百年,也没几个官员因为京察而罢黜的。

他于是乎,决定缩短年限,动真格,这一下子,天怒人怨,大家和刘瑾死磕,找明武宗,找宫里和刘瑾有仇的太监联合,有他没我,于是……刘瑾被凌迟。

此后的明武宗,死的也是不明不白,过于蹊跷。

张静一终归还是将心里的大实话说了出来:“陛下,臣觉得,这事……还真有可能,这些人疯了,什么事都敢干。”

天启皇帝还是很懂得反省的,细细一琢磨,还真是。

他便更加的怒不可遏了。

于是他恼怒不已地道:“他们要反,难道士兵们就跟从他们?”

张静一觉得天启皇帝有时候还是还单纯的,便道:“陛下,历来造反,从来没听说过,我要造反的,即便是太祖高皇帝,还提出了驱逐鞑虏,成祖皇帝,还打出了奉天靖难,还有……”

“你别说啦。”天启皇帝脸若猪肝。

张静一一时无语,只怪自己对其他的历史了解得甚少,只能举出这么几个老朱家的。

于是便继续道:“再者说了,陛下,眼下这辽东当真有朝廷的官军吗?这些官兵,但凡是精壮的,哪一个不是辽将们的家丁和私奴,与辽将们休戚与共?他们都是一伙的。”

这是实话,建奴崛起之后,对于辽将而言,简直就是一场狂欢。

首先辽将们得到的最大好处,就是官兵私有化,私有化到了什么程度呢?

譬如那个谋反被抄家的山海关副将吴襄,在历史上,这个吴三桂的爹在崇祯皇帝时期,成为了总兵,有一次崇祯皇帝询问吴襄……这是有过历史记录的。

大意是,崇祯皇帝问吴襄,我一年按十五万人的军饷给你拨款,你现在的军队有十万人吧?

吴襄很直接,回答是没有。

崇祯那二货便又追问,没有十万,五万人总是有的吧。

吴襄则回答,陛下,其实我就三千家丁,其余之人,都是老弱病残。然而这三千人,臣皆以兄弟之礼待之,所以请陛下放心,他们都是精锐,都是英勇善战的,陛下不用忧虑没有人帮你杀贼,只要帮我解决粮饷问题就好了。

十五万人的军饷,吴襄自己养了三千家丁,其余的……要嘛就是花名册里的一个数字,要嘛就是打杂的。

而吴襄所谓的兄弟之礼,其实就是把这三千人的户口转到自己家里了,和他吴襄是一家人。

这也是为何,在历史上建奴人爱招降辽将的原因,而且往往给予极大的礼遇,否则吴三桂凭什么封王?

真因为吴三桂是什么不世出的名将吗?只不过是吴三桂只要降,立即能给建奴人拉来一支队伍,而且都还是花了崇祯皇帝的军饷养出来的,一个人领好几份军饷,个个吃的油头大耳,膘肥体壮,且都死心塌地的跟着吴三桂!至于朝廷,朝廷算什么东西,人家拿的是吴家的好处。

这辽东上上下下,所谓的辽将,其实就是大大小小的军阀,吴襄是如此,其他人更是如此。

天启皇帝面露憎恶之色,怒道:“当初不是让袁崇焕来清查私兵吗,何以现在还冒了出来?”

张静一便苦笑道:“查了一半,闹的动静很大,后来查不下去了。若是再查,这辽东各镇,都要跑建奴人那里去。”

天启皇帝咬牙道:“真真是猪狗不如,朕本以为,查一查,这事也就过去了!哪里料到,这么多证据确凿的,竟还查不动!可见这些人……已到了目无法纪的地步,从不将朕放在眼里。”

其实辽东的事,张静一是知道的,袁崇焕干的很卖力,确实查处了很多人,许多人因此而罢官,也少了一些以往的乱像,多少有点以儆效尤的作用。

可恰是因为私兵和家丁盛行,你罢了人家官,根本没用,那些家丁立即裹挟着士兵闹起来,新任命的武官根本管不住。

最后的结果,只好是折中,张家老大罢官,让张家老二接任营中的某个要职,表面上说是协助将军,实际上,那将军早就架空了。

天启皇帝大骂一通之后,目光却落在那前来报讯的人身上。

其实这人不说还好,毕竟藏进粪坑里也有几日了。问题就在于,他还说了出来,以至于天启皇帝为他的遭遇产生同情,可就是觉得怪怪的,仿佛自己的大帐,似也变得不那么’干净‘了。

不过此时他还算是冷静的,于是继续问:“他们有多少人马?”

“这个不知,有许多,虽不敢说是城中的骑兵倾巢而出,至少也出了一半,他们似乎不想留活口,不但有人冲杀,外围还有人警戒,杀完之后,尸首全部焚烧,卑下躲在……”

“好啦,朕知道你躲在哪。”天启皇帝瞪着他道:“认得是谁领头吗?”

“这个就不知了。”

天启皇帝便道:“你放心,朕会为你们做主,他们杀你一个,朕诛他们十个,你好好的歇着,跟着朕走,来人,带他去好好洗洗,给他换一身新衣,让他吃饱喝足,好生照料。”

那人又饮泣道:“谢陛下。”

天启皇帝是真正的气着了。

以至于落下了脸,自己单独一人,将自己关在大帐里,谁也不见。

只是次日,卯时未至,他便下令继续进发,自己一人孤零零地骑着马,见谁也不搭理。

张静一几次想要上去汇报军情,天启皇帝也只是闷不做声。

这是张静一第一次见着天启皇帝这个样子。

说实话,被人欺辱到了这个地步,就算是普通人,怕也惹毛了。

给人养汉子,这些人养了汉子,转过头还杀你的人,甚至图谋不轨,这是人干的事吗?

何况天启皇帝还是天子。

连续两日,天启皇帝都是这般。

到了第三日清晨,天启皇帝竟是亲自来将张静一叫醒。

“起来。”

张静一是和着军大衣睡的,这辽东处处危机,鬼知道会不会有敌袭,一见天启皇帝,却见天启皇帝明显的憔悴了许多。

只是此时,他眼里泛着一种诡异之色,随后,天启皇帝道:“朕想明白了。”

张静一便起身,一面道:“陛下想明白了什么?”

天启皇帝不急不慢地沉声道:“什么天子,什么大臣,都是骗人的鬼话,这些人之所以还称臣,不是因为他们发了什么善心,不过是还指望着朕在关内,给他们搜刮辽饷而已!”

“既然欺到了朕的头上,朕怎可任他们宰割?既然稽查他们的不法事不成,那么就索性……朕就不当自己是天子了,他们不是东西,朕要比他们还不是东西,他们欺朕,朕便让他们晓得朕的手段。”

张静一感受到,天启皇帝此时,浑身杀气腾腾。

这是一种……山大王的气息。

……

袁崇焕此时已上了镣铐,不只如此,还带着枷。

沉重的木枷,让他的脖子几乎抬不起来,只能蜷缩着身子,躲在囚室的角落。

此时,他大抵已经明白了一些什么,他毕竟不是满桂,因而……袁崇焕心忧如焚,他已经预感到了不好的事发生。

哐当,囚室的门就在此时,突的开了。

一个老者背着手,走进这昏暗的囚室。

老者叹了口气道:“袁公,你受委屈了。”

“你……你们……”袁崇焕勃然大怒地瞪着老者道:“你们竟敢矫诏?你们可知道,这是多大的罪?难道……你们真的铁了心吗?”

这老者却是笑了笑道:“如果老夫告诉你,这诏书是真的呢?”

“什么?”

袁崇焕一愣。

“没有真的诏书,你以为这锦州城上下,大家真肯铁了心这样干?袁公啊,大家都是聪明人,你认为老夫这般谨慎之人,会如此的胆大包天吗?”

袁崇焕打了个寒颤,脸色苍白如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