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锦衣 > 第六百零六章:摆驾

锦衣 第六百零六章:摆驾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59:29

第六百零六章:摆驾

这张涛于是兴高采烈的接了旨。

当即,天启皇帝又让几个司吏到面前来。

询问他们县里的情况。

这几个司吏可是亲眼看到瞒报的里长一家老小要被拉去辽东的。

哪里敢隐瞒,一个个老老实实的回答。

县里的情况,如今的难处,一一说了。

天启皇帝随即不露声色,细细听过之后,随即点了一个颇为干练的司吏道:“朕看你也算是能吏,你从前在县里的那些勾当,朕不管,朕现在只问你一句话,若是朕现在敕你为此县县丞,你肯不肯在这县里丈量土地,分了田地?”

这司吏一听,顿时身子飘了。

司吏都是县里的老吏,名为司吏,就是吏就是吏,一般情况之下,身上连一个功名都没有的。

结果……竟然直接任官,这真是祖坟冒了青烟了啊。

这司吏按着以往的习惯,下意识的道:“学生惭愧,无才无德,如何能担当如此大任,真是愧煞小人……”

天启皇帝道:“看来你想拒绝。”

这司吏急了,噗通一下跪倒:“小人的意思是……愿为陛下赴汤蹈火,死个甘愿了!”

天启皇帝满意点头:“很好,立即走马上任,要给朕做出一点样子来!”

这司吏便咬牙。

到了现在,他算是明白过来了,他娘的,从前和那些士绅们沆瀣一气的,现在想来,格局低了,他们是个什么东西,这群狗东西都杀了才好,我特么的现在是皇上的人。

丈量土地?

这个太容易了,毕竟在县里干了这么多年,每日和乡里打交道,这乡里的明堂,自己门清,比那些流官们要强多了。

分地?

分啊,当然要分,陛下说分就得分,那些个士绅,还有那些个地主,算个鸟,我现在是县丞,我会多瞧他们一眼吗?

再者说了,这些狗东西……反正十个有个八个,都要被抓走了,我会怕他?

这世上,最热心做官的,其实未必是士绅,因为士绅本来就家大业大,又通过教育的垄断,确保了家族总能出一些有功名之人,做官只是爱好的一种而已。

真正热心的,恰恰是这些文吏,这些文吏身份太低贱了,在流官眼里,和家奴没有什么分别,明明主持县中事务的是他们,却不过是永远被人点着干活的那个。

他们可是做梦,都希望自己当真能有个官身。

为了这个……这司吏就敢跟着天启皇帝拼命。

天启皇帝随即又点了一个主簿,其他司吏顿时眼热起来。

天启皇帝随即道:“其余的,也要努力,将来……若是你们县干的好,朕自当论功行赏,清丈天下土地,分了田地,乃是国策……你们要敢为天下先,不要怕……别人的闲言碎语,干好了,将来自有前程。”

天启皇帝说罢,众人自然都欢天喜地起来。

一日下来,天启皇帝已是疲倦。

傍晚用膳的时候,他又和张静一商议:“今日这里的事,要四处公告,告诉这天下人,朕不缺官,这想戴乌纱帽的人还少吗?只要有人肯跟着朕干……还怕寻不到人。”

张静一笑嘻嘻的道:“题目臣都想好了,到时昭告天下。”

天启皇帝于是笑了,随即又道:“不过……也要提防有宵小之人,借此任官,所以在各地的生员,他们接管了各地的军营和巡检司,告诉他们,让他们随时密奏地方上的事,当地的土地丈量情况如何,新官是否劣迹昭著,乃至当地的米价、物价,也都要陈奏,奏上来之后,先送你那儿,你让人进行甄别,看看哪些紧要,哪些不紧要,紧要的送朕这儿来。”

张静一道:“这些事,还是让锦衣卫来办为好,臣这些年,倒是培养了不少校尉和力士,让他们散布在各州县,打探各处见闻。当然……不能让他们常驻本地,而是采取三月一轮替的办法,每三月,令他们轮替至隔壁县去,免得在一个地方呆的时日久了,有人借机对他们收买。”

天启皇帝顿时眉飞色舞起来:“这个好,这个好极了。还是你想的周到,如此一来,朕便算是放心了,朕来江南,也有不少日子了,依着朕看,是该回京城去了。”

“陛下不回南京?”

“不回。”天启皇帝道:“那些奏疏,你难道没有看吗?现在京城之中,有不少人急了,朕既然已打算在江南分田分地,那么就要有所防备……”

说到这里,天启皇帝的脸色变得阴沉起来。

其实这也可以理解。

这些年上了这么多的当,自然知晓,有的人一旦触碰到了他们的利益,他们是真敢咬人的。

今日对付的乃是江南这边,可那朝中百官,难道不害怕吗?

天启皇帝道:“南京城,有邓卿家即可,朕暂时敕命他为左都督同知,南京守备,让他暂驻南京城,执掌当地的军政和锦衣卫,你以为如何?”

左都督同知,是从一品,当然,这个官职早就是虚知了,就好像张静一的左都督一样。

而真正有用的却是南京守备,因为这个官职是可以真正调动军马,负责军事防御的,一旦江南出现了叛乱,便可立即负责整个江南的军事行动。

再加上邓健本就是锦衣卫指挥使同知,节制江南一带的锦衣卫,完全没有问题。

张静一当然清楚,天启皇帝为何对邓健如此的信任。

说到底……邓健得在江南好好的抄家呢,这可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面对的也绝非是一般人,若是手中没有权柄,尤其是军事大权,只怕会被人吃的连渣都不剩下。

张静一道:“邓健此人,忠实可靠,确实是不二的人选。”

天启皇帝随即道:“调一支东林军在此驻守吧,归他节制,你说的不错,邓卿是实在人啊。”

天启皇帝对邓健的印象出奇的好,虽然平日里也不怎么相见,但是见了就觉得亲热,就好像亲人一般,这是一种说不清的滋味。

天启皇帝随即道:“京中那些奏疏,朕一直惦记着,张卿,你说……这些人到底是哪一边的?”

这一句话倒是将张静一问住了。

以前吧,这朝中有阉党,有东林党,彼此攻讦,说起来……京师的大臣,在魏忠贤的努力之下,确实都换成了阉党了。

按理来说,他们应该是魏忠贤的人,也同时是天启皇帝的人。

可现在……这些人急于上书,虽然不好说是露出了狐狸尾巴,可至少……天启皇帝已开始产生疑窦了。

张静一道:“臣也不好说,不过臣这些年,其实也是看穿了,所谓的庙堂,其实不过是利字罢了,寻常百姓家过日子,这是小利。而朝中争夺的,却是大利。任何事,只要一直给人甜枣,那么一切就好说,可若是陛下给他一棒槌,那么话就不好说了。”

天启皇帝叹息道:“这是真话,你倒也难得和朕将话说的如此通透。”

张静一道:“陛下此言便有些诛心了,臣一向说话比较直的,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

天启皇帝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道:“及早进京吧,是该收拾这旧河山了。”

只是要出发之前,却有一份奏报送来,让天启皇帝为之气结。

益王虽然是拿住了,这家伙反正没得跑,但是根据奏报,不少与益王勾结的海商,却借着自己有舰船之利,竟是趁着南京的人马还未占据整个江南,却已是搬空了自家的财富,杨帆出海。

这七八家的海商……本就是狡兔三窟,此番一去……显然并不打算回头。

天启皇帝见了奏报,顿时勃然大怒,道:“该死,竟还是将人放跑了。”

张静一当然知道天启皇帝的心思,这些海商可是挣的盆满钵满,天启皇帝惦记着也不是一两日了。

主要是现在要抄家的人太多,再加上一个益王府,天启皇帝满门心思在这上头,终究还是百密一疏,等惦记着这些海商的时候,这些人早已仓皇出逃了。

“这一去,只怕再也追不回了,倒是便宜了他们。”

张静一想了想道:“陛下认为,他们会逃去哪里?”

天启皇帝背着手,沉吟道:“莫非你有了计较?”

张静一道:“倭国、朝鲜国……不可能,此二国与我大明素有邦交,他们未必敢收留,这些海商,也不敢冒如此的风险。而佛郎机人……臣倒以为……他们不敢,这佛郎机的葡萄牙……在澳门驻扎,到时候朝廷索要那些海商,他们若是不肯,便可教这些在澳门的葡萄牙人死无葬身之地。思来想去,臣倒以为……可能是占据了与澎湖隔海相望的琉球岛,与我大明一直关系紧张的尼德兰人。”

“尼德兰人?”天启皇帝若有所思,道:“朕若是命人去与尼德兰人交涉,尼德兰人肯交出人吗?”

张静一摇摇头:“必然不会交出人来。”

“这是为何?”

“因为陛下要他们交的不只是人,还有他们带出去的银子,尼德兰人素来见利忘义,岂会将一船船白花花的银子拱手相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