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五代末 > 第十五章 夙兴夜寐

奋斗在五代末 第十五章 夙兴夜寐

作者:有点混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2:04:43

第十五章 夙兴夜寐

“监军的话,向训、昝居润或是李继勋等几人皆可,至于统领一万禁军的主将,韩通、赵匡胤、袁彦等年轻武将也可胜任......”

对于当前开封城中能够领军的青年武将,副枢密使王朴可谓是如数家珍。

郭荣连连点头:“嗯,监军与禁军统帅的人选,我再想想,此事不急。”

收复秦凤成阶四州,在郭荣看来并非什么难事,禁军中不少青年武将皆可担纲。

虽然他们大多年轻气盛、求功心切,但有王景这位老将压阵,必然是出不了乱子的。

那么,让哪几位来取这份功勋呢?

郭荣心中霎时闪过好几个武将的名字,他需要好生思量一番。

“对了,文伯,出兵的时间,你有想好吗?”郭荣突然问道。

郭荣的本意,是要尽快出兵,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将四州收入囊中了。

王朴闻言一愣,这个问题着实把他难住了。

此时虽是乱世,但出兵作战,最基本的名正言顺还是要讲究一番的。

王朴更是饱读儒家经典的状元郎,他不能接受,本朝兴无名之师侵略他国。

所谓名正言顺,那就是要师出有名。

若是要征讨伪蜀,以何等理由出兵最为妥当呢?

收复故土,那肯定不行,丢掉这四州的是后晋朝,本朝是从前朝后汉禅让而来,收服故土并不名正言顺。

征讨不臣,那也不行,伪蜀伪蜀,虽然本朝朝堂内一致这么称呼它,但蜀国对外早已称帝,并不能用征讨不臣的理由兴兵。

王朴左思右想,认为只有让这四州的百姓自己提出来,想要归顺本朝。

如此本朝就能师出有名,将士们亦能士气高涨,届时便可兴堂堂正正之师,一举收复四州。

最好,是由四州的当地百姓赴开封诣阙,面见天子,在天子面前数落伪蜀的暴政,表达四州愿意归附本朝的心愿,请求天子派兵收复四州。

王朴心中定计,当即说道:“臣以为,可令王景在四州之内,征集百姓赴开封诣阙,届时将伪蜀在四州的苛政公之于世,本朝便可大兴义军,一举克复四州。”

郭荣闻言大为不满:“依文伯所言,出兵之日怕是要到明年年初了。”

对于郭荣来说,他自然不会在乎是否师出有名,他只想尽快收服四州,毕竟他从未受过系统的儒家教育。

“陛下,此事是万万急不得的,若是师出无名,不光朝中会舆论哗然,将士们亦会士气低落。”

王朴能听出郭荣语气中强烈的不满,但他也不愿退后半步。

在王朴看来,儒学的传统,与律令一样,都是丝毫不能违反的。

什么士气低落,郭荣才不会相信,军中那帮粗汉会在意什么有名无名,郭荣当即加重了语气:

“文伯,应当趁伪蜀尚未反应之际,急遣精兵奇袭四州,如此才可令将士们的损伤降至最低,若是依你所言,伪蜀定然能够反应过来,届时我军不占地利,必然是耗时长久的苦战!

更何况此时正是冬季,朝廷可以轻易地征调到足够的民夫,若是拖到明年开春,再大举征调民夫,只会令关中夏收大减!”

作为一名知兵的皇帝,郭荣深谙天时地利的重要性。

隆冬正是用兵的最佳时节,气候干燥少雨,道路畅通无阻,还可大举征调运送粮秣的民夫。

比起天时地利,王朴却是更重人和,腾地站起身来:

“可若是师出无名,只会徒惹天下人讥笑我朝,陛下乃是心怀天下之主,岂可因贪图一时之利,而丧失天下人心!”

早在三年前,郭荣还是澶州节度使,王朴还是郭荣麾下掌书记时,两人就已相识相熟,引为知己。

两人在醉酒后曾互相吐露心迹,郭荣想要作为皇帝匡扶宇内,王朴则愿辅佐郭荣统一天下,成为像张良萧何那般,名留青史的佐臣。

对于郭荣的宏愿,王朴再清楚不过了,可既然想要匡扶宇内,那么行义举招揽天下人心,远比一场战役的胜负更重要。

郭荣闻言,也是站起身来,握着黄铜镇纸,手背青筋毕露,大力地拍打着木案:

“朕是一刻都等不及了,速速招张永德、李继勋和赵弘殷来,朕要立刻出兵!”

王朴面色通红,发须皆张:“陛下若是一意孤行,请先接受臣的辞官,臣不干了!”

郭荣右手食指指着王朴,下巴微微发颤:“你,你,你,好你个王朴!你也用这招来要挟朕!”

王朴默不作声,只是站立在阶下,一双剑眉下是满溢着愤怒的眸子。

两人相持半晌,郭荣终究是服软了,重重地坐在御座上,发出一声长叹:“唉。”

“罢了罢了,就依你所言。”郭荣面露疲乏地摆了摆手。

王朴面无表情地拱手说道:“陛下圣明,臣立刻就遣人去凤翔府,令王将军立刻行动。”

说罢,王朴转身便欲离去。

郭荣见状,想起了什么,连忙出声:“文伯,等会。”

王朴停下了脚步,只听郭荣语气柔和:“文伯,这一个多月让你兼着枢密院和开封府的两个差使,辛苦你了。”

郭荣接着说道:“可我尚未物色好接替知开封府的人选,接下来,你恐怕还要再操劳一阵子。”

王朴转过身,摇了摇头,眼中怒火早已消散无影:

“臣并不辛苦,倒是陛下要多多保重身子,陛下心怀宏愿,却也不应夙兴夜寐。

朝中繁杂之事,陛下可多加信任三位宰相,地方之事,则可委以各节度使操持。”

郭荣的脊背突然有些脱力,轻轻地靠在御座上,闭上了眼:“我晓得了,文伯你先退下吧。”

“臣告退。”王朴恭敬地行了一礼,步履沉重地离开了殿中。

郭荣仰着头,望着缜密繁复的木质殿顶,悠悠叹道:“我看起来,难不成变老了吗?”

“张守恩!”郭荣突然高声呼喝。

“奴婢在。”张守恩从殿后步入。

郭荣吩咐道:“你过来瞧瞧,我有没有变老?”

张守恩闻言,轻巧地踱步至案前,略微抬起头,打量了郭荣几眼,柔声说道:“陛下这些日子,是愈发英挺了。”

“哈哈,我就说嘛!”郭荣原本疲乏的眼中爆出精芒:“把今日政事堂呈上的札子都拿来,批完再用中餐!”

“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