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五代末 > 第一百七十九章 雅俗之争

奋斗在五代末 第一百七十九章 雅俗之争

作者:有点混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2:04:43

第一百七十九章 雅俗之争

“相公,这是匦院今日送来的谏书。”

“哦,放在老夫案上吧。”李谷抬起头看了眼送谏书的小吏,旋即低下头继续批阅公文。

李谷向来不喜欢检阅匦院送来的谏书,常日里都是由首相范质检阅。

但是今日常参轮到范质主持,一时半会范质回不了政事堂,李谷也就只好代劳了。

常参就是日常的上殿参拜,皇帝一般并不会出席,由三位宰执轮流主持,通常会持续到午时,谏书则需要在午时之前送达郭荣的案前。

批阅完面前的公文,李谷将案上的一小沓谏书挪到自己面前。

昨日投入四个谏匦的谏书有近两百份,经由谏匦使筛选后送至政事堂时,仅余下十二份。

让老夫来瞧瞧......李谷拿起最上方的一份,漫不经心地摊开。

刚看了几行,李谷就惊了:“这?”

“这什么?”李谷一口气将整篇谏书看完,忍不住惊呼:“这厮竟如此大胆?”

不远处正在处理公文的三相王溥闻言抬起头:“怎么了?一惊一乍的。”

“你来瞧瞧这个。”李谷扬了扬手中谏书:“何止胆大如斗,简直是胆大如斗!”

王溥来了兴致,连忙放下手中的公务,快步走到李谷的案前。

“什么东西能让你惊成这样?”一边说着,王溥从李谷手中拿过谏书。

刚看第一眼,王溥还不以为意,但看到第三眼时,王溥忍不住叫出了声:“这也太大胆了!简直不知死活!”

“是啊...”李谷感叹道:“陛下如此勤勉,竟然还有人吹毛求疵,帝王也是血肉之躯,总归要有些娱乐的。”

今年三月时,郭荣曾下令给翰林院诸位翰林学士,替教坊司的歌妓创作俳优词,用于皇家的游乐与宴会。

所谓俳优词,就是市井里流行的优伶表演曲目,相较于威仪高雅的宫廷雅乐,俳优词调弄无度,辞气鄙俗,相当的不入流。

郭荣作为出生底层的帝王,并不太喜欢端庄威严的宫廷雅乐,反而更中意随心所欲、烟火味十足的市井俳优词。

所以在正式场合外,每当郭荣想要欣赏音乐时,更希望能听到熟悉的市井之音。

不过郭荣好歹也是帝王,终究是要讲究点威严和风度的。

即便更喜欢俳优词,郭荣也并未直接让教坊司的歌妓们学习市井中流行的俳优词,而是让众翰林对市井俳优词进行适当的修改,尽量去除低俗的部分。

但不论怎么改,俳优词就是俳优词,无论如何也难登大雅之堂。

这就涉及到朝廷与民间的音律之争。

此时的宫廷雅乐是从汉唐一脉相承下来的,宫廷音乐所使用的律和调是禁止向民间传播的,民间音乐便发展出了自身特有的音律体系和表演方法,这就造成了宫廷音乐与民间音乐的严重割裂。

而且俳优词其实就是元代杂剧的前身,不光只有音律,还穿插着故事叙说、插科打诨以及人物动作,与仅有音律的宫廷雅乐截然不同。

在保守一些的士大夫们看来,宫廷雅乐与民间俗乐简直水火不可相融,并对民间俗乐持鄙夷和排斥态度。

郭荣此次将市井俳优词引入宫廷,其实是有不少朝臣暗自持反对态度的,但郭荣脾气暴躁且大权在握,无人敢摸老虎屁股,高锡乃是明言进谏的第一人。

高锡在谏书中对市井俳优词大加批判,贬斥其为靡靡之音,还言辞犀利地指责了编写俳优词的诸位翰林,并且借用后唐庄宗之死,隐晦地批评了郭荣沉迷俳优词对皇家威仪和宫廷雅乐的恶劣影响。

后唐创始者,唐庄宗李存勖便喜爱俳优词,登基之后在宫中养了不少伶人,还给自己取了个“李天下”的艺名,经常亲自登场演出俳优剧。

李存勖过于信任伶人,为了制衡地方强权节度使,竟然派亲信伶人去各节镇当监军。

当时地方节镇实力远比周朝时强大,李存勖此举间接造成了各节镇的反叛。

最后李存勖众叛亲离,被亲信伶人所杀,高锡便在谏书中借此来劝谏当今天子郭荣。

在谏书的最后,高锡甚至还对三位宰执以及御史台大肆讥讽,直言诸宰相和御史都是瞎子、木偶,皇帝损坏皇家威仪,宰执和御史却默不作声,简直愧为人臣。

王溥自幼饱读儒家经典,熟知宫廷雅乐,其实也对郭荣引入俳优词持反对态度,但他可不愿冲锋陷阵,自然不敢做声。

此刻见了高锡的谏书,王朴是既恼怒又羞愧,恼怒于高锡的直言不讳,羞愧于自己为了高官厚禄,未能尽宰执的进谏之责。

王朴最后看了一眼落款:“高锡?这不是去年上书进谏的那个河南府推官吗?最后还因玩忽职守被发配到泾州去了。”

李谷点了点头:“正是高锡,十三岁中进士的那个神童,年初朝廷大赦,高锡回返开封,之前范相还曾举荐他入三馆,恐怕是因为没能成事,所以怨恨上了陛下和朝廷。”

“可惜,好端端的一位神童,竟然误入歧途。”王溥摇了摇头,问道:“那这份谏书我等是呈,还是不呈?”

“呈,当然要呈上去。”李谷当即说道:“抛去其观点,这份谏书条理分明,文笔出众,乃是不可多得的好文章,而且又是通过谏匦呈上的谏书,我等并无道理将其阻拦。”

作为宰执,李谷和王溥当然可以将这份谏书阻拦在政事堂,但国法明文规定,只要文词清晰、落款明确的谏书,政事堂不可因内容而阻拦,必须呈报天子。

两人没必要为这份谏书犯下欺君之罪,郭荣即便因此发怒,倒霉的也是高锡和他背后的人,牵连不到两人头上。

“那便呈上去。”王溥嘴角勾起一抹微笑:有人要倒霉了。

......

“陛下,这是今日匦院呈上的谏书。”内侍张守恩手捧一份谏书,轻手轻脚地步入便殿。

“匦院今日竟然有谏书呈上,不常见呐。”郭荣停下手中的笔:“速速拿来让朕看看。”

全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