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五代末 > 第五十三张 故人来访

奋斗在五代末 第五十三张 故人来访

作者:有点混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2:04:43

第五十三张 故人来访

眼见李延庆面色骤变,马崇祚连忙拉着他,来到公廨角落的屋檐下。

马崇祚跺着脚道:“看样子是上头有人保高锡,他犯下通敌这等重罪却只落下区区五十杖,简直不可理喻。”

身为官场老油条,马崇祚一看到圣旨,就明白高锡有后台,而且还不小。

若是李延庆执意揪着高锡不放,那高锡这桩案子其实就与滁州没啥关系了,往后就是两人后台的对抗。

马崇祚拉着李延庆到角落来,就是想善意地提醒一下李延庆:这高锡靠山不小,还是谨慎为妙。

对于马崇祚的善意,李延庆自是一听便知,心中怒意出现的刹那,就被强行按下。

愤怒是没有意义的,李延庆很早就明白这个道理。

李延庆面色重归平静,拱手道:“此事我已知晓,多谢知州提醒。”

“唉,这事确实有些处置不当,但我等也只能先遵照朝廷旨意。”马崇祚略带歉意地说道:“李推官,还得劳烦你配合天使将高锡放出牢来。”

“这是自然。”李延庆嘴上应承得痛快,但脑海里不自觉地浮现出高锡在狱中的大放厥词,心里一阵不舒服。

但没办法,谁叫高锡背后是范质。

范质乃是当朝文官领袖,在朝中拥有非凡的影响力,李家没有必要,也不应该去开罪范质。

李延庆不由想到:今日晚些时候,父亲的密信应该就会到滁州,信中内容不出意外,应该就是让自己放高锡一马,自家正是需要扩充文官势力的关键时刻,范质可开罪不起......

前夜抓获高锡后,李延庆不忘抽空给父亲李重进写了封密信,今日正应该是回信抵达的日子。

马崇祚闻言宽心不少,他最害怕李延庆年轻气盛,对高锡不依不挠,到时候神仙打架,他这个凡人恐怕就会遭殃了。

“天使正在衙内,还请推官随我去见过天使。”马崇祚额头拧成一团的皱纹有所舒展,转身朝公廨走去。

天使...虽说知道这时候的天使指的是天子的使臣,但骤然听到这个词语,还是挺容易让人出戏,李延庆跟在马崇祚后头:“说起来,这位天使是何人?”

马崇祚佝偻着身躯,双手拢于背后,左摇右晃地缓步向前,一字一顿道:“这位天使来头可不小啊,乃是山南东道节度使安审琦的独子,安守忠。”

李延庆与安家订婚之事并未对外声张,因此马崇祚并不知道,这位安守忠正是李延庆未来的大舅哥。

安守忠不是在郭荣身边当殿直么?如果是他担任天使,那郭荣应该看过自己呈上的奏章,以郭荣那嫉恶如仇的性子,怎会轻饶高锡?李延庆心中怀揣着疑惑,跟随马崇祚进到公廨。

公廨里,身着绿色官袍的安守忠端端正正地坐在椅上,手中端着一碗凉茶,小口小口斯文地啜着。

安守忠昨日上午从寿州大营启程,日行三百里,飞驰滁州城,脸上却看不出任何疲倦。

马崇祚步入屋内,对安守忠拱手行礼:“天使,这位便是我滁州推官李延庆。”

安守忠放下茶碗,站起身,脸上露出亲切的笑容:“三郎,一别经月,别来无恙。”

李延庆迈步向前,来到马崇祚身旁,对安守忠还以笑颜:“安兄依旧风度翩翩,令人仰慕不已。”

“咦,两位认识?”马崇祚看了安守忠一眼,又扭头看了李延庆一眼。

李延庆微微一笑:“我与安兄相熟已久。”

“既如此,那老夫就不妨碍你们叙旧了。”马崇祚也很知趣,与安守忠招呼一声,便让出了公廨,去旁边的耳房处理公务。

李延庆与安守忠隔几对坐,安守忠当先开口:“三郎,这次你在滁州算是干成桩大事。”

安守忠年轻气盛,自然想干一番事业,却因为家族原因,不得不在郭荣殿前效力,几乎不可能有立功的机会。

李延庆端起凉茶喝了一口:“功亏一篑罢了,好不容易将郑翰与高锡一干人通通下狱,结果朝廷不光要放了高锡,还要让他继续担任滁州判官,这以后我每日都要与他在衙门里撞见,当真晦气。”

安守忠劝慰道:“圣上见过你的奏章,本来想判高锡死刑,却被范相劝住了。”

昨日早晨,李延庆的奏章就到了寿州大营,由于郭荣的特别命令,淮南七州的奏章不必经由政事堂审核,因此这份奏章得以直抵郭荣的案前。

郭荣看过奏章,当即大怒,要将郑翰、高锡一干人等压到寿州大营斩首示众,以震慑淮南宵小,却被急忙赶来的范质劝住。

一番争论过后,原本要被处死的高锡就成了戴罪立功之身,只需挨区区五十杖即可脱罪,除高锡之外的罪犯,则由安守忠押解到寿州大营公开行刑。

由于安审琦出兵声援周朝,安守忠最近很得郭荣信赖,又正好在殿前司担任都头,麾下有一百精兵,足可承担押解之责。

不过争论的具体内容并未传出,安守忠也不知道范质是如何劝住郭荣的。

“我早就晓得这高锡是范质的党羽,却没想到范质竟会如此死保高锡。”李延庆至今都没想明白,为何范质会死保高锡。

难道就因为高锡曾是十三岁中进士的神童,范质因此对他惺惺相惜,无论如何都要保他一命?

李延庆不觉得范质会因为这般肤浅的理由就死保高锡,但他又想不到别的缘由。

安守忠温言劝慰:“这事就此揭过吧,范质现在颇得圣眷,圣上对他是言听计从,我觉得还是避其锋锐为妙,兴许还能借此让他欠你们李家一个人情。”

“也只能如此了。”李延庆不免有那么点气馁,但旋即就再度振奋起来,并将高锡之事抛诸脑后:高锡作为官员,既然生出贪念,那就已经是废了,往后即便有范质帮扶,估计也没多大前途,区区废人,没必要让他来扰乱自己的思绪。

安守忠适时地转换话题:“三郎你此番立下大功,朝廷的赏赐可着实不小,令我羡慕不已。”

李延庆对赏赐并无什么期待,淡然道:“无非是升官罢了,我猜是官升一阶。”

安守忠点了点头:“正是官升一阶,你原来的本官是匠作监丞,如今已升为着作佐郎,不过差遣依旧是滁州推官,要等下次归阙,才能提升差遣。”

“没什么用,还是从八品罢了。”李延庆对这所谓的赏赐嗤之以鼻。

从八品又分为从八品上,以及从八品下。

文官途径一共三十七阶,每升一阶都极为困难,非进士科出身者,三年六考皆优才能升一阶。

也就是说,一名普通出身的官员,不光三年间一丁点错误都不能犯,还得连续三年政绩优秀出众,才能升一阶。

不少文官其实一辈子都难升一阶,只有在去世的时候,才能被朝廷追赠一阶。

李延庆依靠荫补加明法科入仕,一开始就是二十七阶的将作监丞,官居从八品下。

升官一阶之后,到了二十六阶、从八品上的着作佐郎,其实已经抵达了许多文官一辈子的顶点。

因为往上第二十五阶,便属于正八品的“朝官”范畴,绝大部分文官毕其一生,都没法越过第二十五阶的坎。

朝官顾名思义,就是能上朝听政议事的官员,每日都需入宫常参,每逢大朝会还能一睹皇帝的尊颜。

如今的周朝,文官数量超过四千,官阶在朝官以上者不过两百人出头,朝官的人数由朝廷严格把控,升上朝官的难度可想而知。

见李延庆情绪不高,安守忠连忙说道:“三郎你今年才十八岁,已抵达不少官员一辈子的巅峰,前途可谓广阔无边,将来必能出将入相。”

出将入相?安兄你未免太小瞧人了,待到局势风云变化,定要让你目瞪口呆...李延庆脸上泛起笑意:“多谢安兄,我心中宽慰不少。”

“这就好。”安守忠突然伸手从袖中掏出一封信:“这是舍妹托我带给三郎的信件。”

将信递给李延庆,安守忠脸上露出暧昧的笑容:“三郎,看不出来啊,你这般温文尔雅的模样,却能夺得我那妹子的欢心,她小性子甚多,我这个做哥哥的都捉摸不透。”

李延庆接过信件并未当即拆开,而是小心收入袖内,戏谑道:“书中自有颜如玉,我在国子监这一年可没白读。”

谈及私事,屋内的氛围霎时轻快了起来,一扫方才的阴郁。

安守忠顺带用手肘顶了顶李延庆的臂膀:“家父似乎有意今年年末亲赴开封,那时候你也应该卸了滁州推官的差遣,届时,咱们就能成为亲家了。”

安审琦要入京了?这恐怕不是为了与自家成亲而来,安守忠这般轻描淡写,是真没理会其中深意,还是故作轻松?李延庆配合安守忠的语气,调笑道:“说实话,我觊觎你家妹子挺久了,我年纪也不小了,是该成亲了。”

“好啊三郎,你装了这么久的假正经,终于本性毕露,我会叮嘱念儿,婚后定要好生看管你,若是放任你问柳寻花,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哦哟,你这么清楚,我看你很是精通此道,等回京,我就上你家告状去。”

“三郎,你这就会错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