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五代末 > 第十一章 局外人

奋斗在五代末 第十一章 局外人

作者:有点混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2:04:43

第十一章 局外人

夜深人寂,冯吉缓缓步出田府。

抬头望月,冯吉长叹一声,旋即剧烈咳嗽起来。

“郎君。”两鬓苍苍的车夫迎上前来,想要扶住冯吉。

冯吉弓着身子,右手捂嘴,伸出左手止住车夫,断断续续道:“无妨,咳...我们...回去。”

车轮缓缓转动,冯吉羸弱的身躯上下起伏。

背靠在软塌上,冯吉双目有些失神。

冯吉在田敏面前夸下海口,声称会在两日内凑足两万贯,定然可以赶在张湜递上弹章前凑齐。

若将开封城右一厢的冯家宅邸卖了,冯吉确实可以很快凑到两万贯。

可这宅邸是父亲冯道留下的,也是冯吉自幼居住的老宅,要他卖掉,他还真舍不得。

若是不变卖宅邸,现如今冯吉手头的全部流动资产,加起来不过两千贯出头。

还有整整一万八千贯的缺口。

想起这巨大且要命的缺口,冯吉一阵头疼,仰头长叹:“钱到用时方恨少...”

这时候的文官,特别是京城里的文官,大多不算富裕。

薪俸是死的,逢年过节朝廷也只会发点生活用品。

文官们要想获取额外收入,要么贪墨公款,要么收受贿赂,要么通过权力培植商队。

贪墨公款风险甚大,此时皇帝多是武将出身,脾气暴躁,对文官几乎不会“怜香惜玉”。

贪墨一经暴露,等待文官的往往就是家破人亡。

收受贿赂,风险同样也很大,而且只有吏部、户部这些紧要衙门的官员才有收贿赂的机会。

像冯吉所在的太常寺这等清水衙门,根本就不存在受贿的可能。

培植商队,那更是站在顶端的一小撮高官才能涉足的领域,还得拉的下脸面。

有些爱惜名声的高官就不屑干这勾当,譬如范质,又譬如已故太师冯道。

冯道为官几十载,从不贪赃枉法,也不收受贿赂,更不经商致富,只给两个儿子各留下了一套宅邸以及少许财物。

冯吉继承其父衣钵,自命清高,当然也不会做这等蝇营狗苟的事情。

至于经营凤鸣馆,冯吉的主要目的,一是为了满足自身爱好,他本就极爱音律歌舞。

二则是为了从官员口中打探情报,掌握朝堂动向。

凤鸣馆赚来的钱也不多,每月不到百贯,冯吉都交给了秦蕊去使用,大多用于凤鸣馆的运转经营。

先前贪墨的两万贯卖书款,早就被冯吉花费一空。

大半用于雇佣罗五一伙以及培养察子;小半用于收买吏部官员,以将花间社内的骨干们安插进重点衙门。

除了吕端外,冯吉还培植了六名年轻文官,虽然都是些从八品、八品之类的小官,但都进了紧要衙门,未来可期。

现在的冯吉,若是不卖宅子,根本就无法在两日内凑够两万贯。

“范质这老匹夫,竟然在这关键时刻发难...”冯吉咬牙切齿,自言自语:“我到底哪里开罪他了?竟惹来他如此针对?”

罗五已经替冯吉培养了数目可观的察子,但为了让罗五一伙保守秘密,冯吉还得继续花钱养着这帮刺客。

而且罗五这伙人是冯吉手头最为靠谱的武力,为防万一,冯吉也必须得养着他们。

养着这一大帮子人,一个月的开销可着实不少。

光靠冯吉那点微薄的薪俸,还远远不够。

本来,冯吉是指望国子监贩书款,能够源源不断地供给。

可如今,这条路已被堵死......

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冯吉轻轻摇了摇头,将思绪放到如何筹集两万贯上。

没钱就只能借钱。

借钱,自然要找有钱的人借。

花间社里都是些捉襟见肘的文官,如何能借到两万贯?

思绪随牛车上下飘忽间,冯吉脑海里冒出两个人的身影。

......

李延庆从酒保手中接过缰绳,吕端紧随其后,两人一前一后走出桑家正店。

默默行了一阵,吕端忍不住开口:“三郎,此事就拜托你了。”

“你放心,我心里有数。”李延庆口头上答应地很痛快,但他对如何帮吕端解危尚未有定策。

说到底,此时的武官与文官,是两条并行不悖的轨道,两者间的交集并不算大。

李延庆乃至父亲李重进,对朝堂文官团体的影响力都可谓是微乎其微。

御史台里的那帮御史,李延庆是一个也不熟悉,如何能谈得上替吕端解危?

但李延庆并不怎么替吕端担忧,他自忖,这国子监贪墨一案,冯吉肯定比吕端更上心。

吕端级别太低了,冯吉就算真想拿吕端出来顶锅,定然也是徒劳。

御史台真动起手来,肯定会查到尹拙甚至冯吉的头上。

这时候,冯吉与尹拙估计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还真想看看冯吉与尹拙猴急的模样...李延庆嘴角轻轻勾起,扭头对吕端道:“你明日最好再去冯吉那瞧瞧,看他是否想出好法子。”

其实,李延庆还是相信冯吉能找到解决之道。

不管怎么说,冯吉也是冯道的继承者,这点风险抵御能力都没有,属实说不过去。

但李延庆心底还是有点小小的遗憾:这一番折腾下来,自己每年怕是无法再从冯吉那拿到一千套九经,平白少了一笔收入。

吕端攥着马缰,跟在李延庆后头,面色有些呆滞,下意识地回道:“嗯,我会去的。”

虽然李延庆承诺得爽快,吕端心中依旧惴惴不安。

三馆的差遣来之不易,也是吕端唯一可以一飞冲天的机会,他实在不想失去这来之不易的好差遣。

李延庆看好友这一蹶不振的样子,宽言安慰道:“振作点,何必悲悲戚戚?天塌了自有个高的人顶,砸不到你这小虾米头上。”

“小虾米?我是小虾米?”吕端并不因这新奇的称呼而生气,反而有些被逗笑了。

虾米在此时的开封并不算多罕见的食材,吕端还买过几次尝鲜,那咸鲜味令他印象颇深,至今犹记心头。

吕端不由笑道:“嘿,你这小虾米的说法倒也新奇有趣。”

“小虾米用来形容我等,不正好合适么?”李延庆轻笑道:“都是对朝局没多少影响力的局外人罢了。”

吕端偏过头,撇了撇嘴:“你就别安慰我了,你可是李三衙内,哪算得上局外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