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五代末 > 第九十九章 说回淮南

奋斗在五代末 第九十九章 说回淮南

作者:有点混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2:04:43

第九十九章 说回淮南

“好处?”

柴守礼怒极反笑:“哈哈,这对王刺史当然有好处了,韩伦一倒,他手头的田亩宅邸,可不都是你王刺史的吗?”

被柴守礼当场戳破笑心思,王爽却不以为忤,嘴角依旧含笑:“国舅,如今已不是武人为所欲为的时代了,这些年武人勋贵扰乱国法、危害百姓,朝廷必然要整治勋贵,而韩伦恰好撞在了刀尖上,由他出面顶罪,无论是对你还是对我,都是有好处的,这些年在洛阳,你我可没少做恶事。”

十阿父是时代的产物。

正是乱世对武人的倚重,造就了这些为所欲为、目无王法的恶霸勋贵。

如今中原王朝历经五代更迭,武人头顶上的紧箍咒愈来愈紧,十阿父这些依附于武人势力的勋贵,也必然会遭到清算。

当然了,柴守礼论外,他是当朝皇帝的生父,怎么也清算不到他头上。

而王爽早已看出了局势的变化,他虽仍想继续聚敛田亩,但从去年开始就逐渐收敛,不再掠夺普通百姓的土地,转而瞄上了韩伦手里那两千多亩良田。

柴守礼冷冷一笑:“若总有一人要出来顶罪,为何不是你,非得是韩伦不可呢?”

这一问直指要害,王爽却根本不慌:“国舅说的不错,我也确实可以出来顶罪,只是韩伦比我更合适。”

柴守礼脸上怒意逐渐收敛:“更适合?你且说说,合适在哪里?”

王爽早有准备,徐徐说道:“韩伦他办事不干净,留下了致命把柄,譬如穆家,这是其一;其二,韩令坤在淮南得罪了窦仪,致使窦仪恨上了整个韩家,如今窦仪乃是西京留守,有韩伦顶罪,想必窦仪也能就此收手。”

柴守礼听罢,略作沉思,旋即心平气和地问道:“这番话术,也是窦仪教给你的?”

“国舅何须此问?”

王爽脸上浮现轻松的笑意:“我这话莫非没有道理?”

柴守礼沉默了,他早已冷静下来,心里也很清楚,韩伦确实是最合适的顶罪人选。

而且韩伦就算真的背负了所有罪行,也绝对罪不至死,甚至还可继续保留勋贵身份,顶多只是面子上折损几分。

但要柴守礼现在就认同王爽的方案,他是无法接受的。

说到底,窦仪现在的攻势,还远不能促使朝廷将韩伦下狱。

事情才刚刚开始,韩伦还有反抗与挣扎的空间。

柴守礼作为韩伦相交多年的老友,当然也不能眼睁睁看着老友就此入狱,他势必要帮老友一把。

“王刺史的意思,我明白了。”

柴守礼从椅上缓缓起身:“今日叨扰,就此作别。”

王爽也跟着起身,面带微笑:“我送国舅一程。”

两人走出客厅,踏上了离开王府的回廊。

柴守礼佝偻着腰走出几步,突然问道:“你觉得,仅凭韩伦,当真能背负全部罪行?”

王爽腰板挺直,背着手跟在柴守礼身后,轻声回道:“胃口太大,是会吃撑的,虽说天下局势明朗了不少,但如今仍是乱世,圣上终究还是要依仗武人的,一个韩伦,就足够填饱圣上了。”

柴守礼沉默着行了一阵,叹道:“终究还是你看得明白。”

王爽轻轻抚着下颌整洁的白须:“国舅说笑了,我久居洛阳,对天下局势早已陌生,只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这天下已经乱了一个甲子,是该四海归一了,而这伟业会由圣上来完成。”

这马屁拍得恰到好处,直叫柴守礼心里痒痒。

柴守礼回头看了王爽一眼:“你是说?天下一统在即?”

王爽打了个哈哈,含混道:“这谁能清楚,或许五年或许十年,又或许二十年,天下终归要一统,而圣上年富力强,这伟业当然要由圣上来完成。”

其实,王爽就是想说点好话安抚情绪低落的柴守礼。

所谓天下大势已明的说法,王爽全然是在胡扯。

如今淮南战事焦灼,周朝南北俱有势均力敌的强敌,不但连统一天下的影子都看不到,而且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

所以王爽才费尽心思地聚敛土地,他认为唯有置办田产方能使家族长兴。

柴守礼略一思忖,就听出了王爽的敷衍之意,冷哼道:“淮南战事都还没结果,此时妄谈天下一统,实在为时尚早。”

说来奇怪,柴守礼本是为韩伦之事造访王府,结果却与王爽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天下大势以及淮南战事上去了。

但仔细想来,又不奇怪。

两人俱是当朝勋贵,身家富贵全系于周朝安危,自然对当朝局势颇为敏感。

韩伦这事情,终究还是小事。

王爽轻哼一声,不屑道:“伪唐军队如何能是我大周强军的对手?更何况有李使相坐镇淮南,今年之内,我们必然能收到伪唐溃败的捷报。”

李重进因伐唐而重掌军权,也是王爽决意要促成韩伦顶罪的一大理由。

韩令坤与李继勋,是李重进彻底掌控侍卫亲军的最大阻力。

李重进为使侍卫亲军如臂指使,势必要将这两人逐出侍卫亲军。

王爽以为,日后天下大一统的系列战争,李重进必然是主要将领。

届时,李重进统领侍卫亲军,携天下一统之大功,未尝不能问鼎帝座。

王爽自认为可以通过扳倒韩伦,向李重进示好,使王家在朝代更替后得以继续享受荣华。

“李重进?你以为他能战胜伪唐援军?依我看,难。”

柴守礼的看法却与王爽截然相反。

因为儿子郭荣对李重进的盯防,柴守礼向来是不看好李重进的。

王爽坚持己见,辩驳道:“李使相算是禁军中最为善战者,若是他都不能击败伪唐,又有谁能?”

柴守礼眉毛竖起:“哼,那咱们看着就好了。”

......

淮南寿州。

原本将寿州城团团围困的八万周军精锐,已在李重进的指挥下分批撤退。

一半周军向西撤过淮河进行修整,另一半周军则撤到了紫金山北边山脚下,继续对南唐治下的寿州城虎视眈眈。

而南唐方面支援寿州的五万援军,则进驻紫金山,背靠寿州城,布下十三个大营,居高临下与周军对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