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五代末 > 第七十四章 火药的另一种可能

奋斗在五代末 第七十四章 火药的另一种可能

作者:有点混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2:04:43

第七十四章 火药的另一种可能

就在郭荣昏迷的这段时间里,泗州西门唐军主动放弃羊马墙,龟缩回城内。

而在泗州南门,李重进虽然烧毁了南门瓮城的城门,但由于城南唐军的殊死抵抗,终究还是没能拿下南门瓮城。

夜幕降临淮南,厮杀整日的周军选择了偃旗息鼓,城内唐军也得到了一丝喘息的机会。

李延庆正在帐中秉烛夜读。

乌衣台总部的公文、家中娇妻的家书、江宁府乌衣台分部的紧急情报、开封冯吉的定时联络......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文书等着李延庆翻阅。

最近,李延庆又多了一项研究火药的任务。

虽说将研制火药引线以及改良火药配方的重任都托付给了冯继升,可李延庆并不打算当甩手掌柜。

李延庆毕竟来自后世,知晓后世火器的发展历程。

若能将这些宝贵的知识灵活应用,李延庆自认为也能为火药的进步出一份力。

点点油灯下,李延庆正在翻阅的,是唐末郑思远所著的《真元妙道要略》。

郑思远乃是活跃于唐末的一名道士,他在书中总结了唐朝时流行的各种炼丹之法,其中就包括炼制火药的“伏火硫磺法”。

所谓伏火硫磺法,就是将碳加入硫磺与硝石之中再进行燃烧,这样就可以剔除硫磺与硝石的毒性,燃烧之后的产物便可以用于炼丹。

这三者正是火药的原料,有不少炼丹家正是死于三者反应后的猛烈燃烧。

在这本《真元妙道要略》中,郑思远提醒各位同僚在炼丹之余一定要注意防烧伤防爆炸。

而之后的军事家们却从中看到了火药军用的潜力,经过百多年的改良,便有了如今周军所用的火药箭。

李延庆觉得好笑之余,又有了新的发现。

纵观唐朝留下的诸多炼丹著作,李延庆发现,火药从唐朝开始,都是以粉末状态存在。

包括现在的火药箭,其药包里的装填物也都是黑灰色的粉末状火药。

而在李延庆的印象中,后世也有不少粉末状的火药制品。

那便是小孩过年时常玩的各类擦炮和摔炮。

李延庆还记得,自己儿时曾将上百根擦炮拆开,就为了取出其中的灰色粉末在地上画条长线,然后再点燃长线的一端,便能看到一条灿烂的火线。

那金色灿烂的长长火线,是李延庆儿时的美好回忆。

划炮和摔炮所采用的都是粉末状火药,在后世是小孩子的专属玩具......

李延庆当即想到:这是不是意味着,粉末状的火药威力很低?即便是小孩子玩起来也不会有太大危险?

这也能解释,为何周军的火药箭爆炸威力堪忧,只能靠药包内附带的树脂烧伤敌军。

不过,后世各种日常火药制品中,应该也有非粉末状的存在......

李延庆脑海中很快就浮现出某个黑又硬的存在:鱼雷。

这鱼雷虽然不是军中的用的那个鱼雷,但在小孩子的玩具中也是极度危险的存在。

李延庆至今记忆犹新,自己八岁过年与表哥玩的时候,表哥就是往门前水塘里丢了个这玩意,一声闷响,池底淤泥被炸上水面,连带着还有几条可怜的小鱼翻了白肚皮。

小时候每逢过年,李延庆所在的小县城都能出现几条小孩被鱼雷炸伤的传闻。

当李延庆也像表哥一般大的时候,鱼雷这玩意因为太过危险成了禁品,基本消失在了市面上。

李延庆游遍记忆之海,终于回想起来:鱼雷外表是一层黑色的塑料外壳,壳内是灰白色的固体,固体中间是一条绿色引线。

也就是说,鱼雷所用的火药,应该是固态的。

想到这里,李延庆有了一个猜测:莫非,提升火药爆炸威力的关键,在于固态化?

这个思路值得尝试,改日告知冯继升,让他先往这个方向做尝试......李延庆瞬间有了判断。

将火药方面的思路整理完毕,李延庆的目光落到了一只黄色信封上。

那是妻子安清念的家书。

自李延庆一月份随军南征后,安清念就从郓州返回了开封,她要为李延庆主持五丈河码头的大局。

李延庆将手头的书卷放到一旁,取来信封,轻轻拆开封口,从中取出了折成三折的白色信笺。

望着信笺上熟悉的娟秀字迹,李延庆嘴角泛起一抹轻柔的微笑。

信的前半段,安清念将家中近况娓娓道来。

铃儿的肚子大了起来,郎中说她身体状况良好,六月定能顺利生产。

安清念倒没能怀上,在信中甚至能看到她略带嫉妒的小情绪。

其实,李延庆倒也不希望妻子过早生产,她年纪尚小,怀孕有可能伤到身体。

不过安清念对孩子的渴望超出李延庆的预料,在李延庆出征前更是痴缠着李延庆。

这番话李延庆终是憋在了心里。

信的后半段则大多与码头有关。

安清念虽然年纪轻轻,办起事来却是雷厉风行,码头交到她手上李延庆却很是心安。

事实也证明,安清念确有非凡能耐。

随着今年二月五丈河正式疏通,开封北外城的五丈河码头也开始投入运营。

安清念动用了安家的人脉,从襄阳拉来了一整套码头的管理班子。

到如今,整座五丈河码头已经有帮工、纤夫三百余人。

除去所有开销,码头每月能够为李家带来百贯以上的利润。

要知道,这码头开门营业才不过月余,能有这等效益已然殊为可观,码头的前景自然也是一片大好。

除了带来经济效益外,安清念当然按照李延庆的吩咐,开始在码头培植秘密势力。

这支势力由安家亲戚安六负责,李延庆虽未与他见过面,但听安清念的介绍,此人当是非常可靠之辈。

不过培养一支可堪用的武装力量耗时甚长,安清念在信中提到,这一过程要以年计,望李延庆耐心等待。

李延庆自然是能等的。

将信看罢,李延庆只觉得自己这妻子太过可靠,无论内外都能打理得井井有条。

突然,李延庆有了个想法:冯继升有本职工作,自己将引线与火药的研发都托付给他,未免令他负担太重,按照冯继升的说法,开封民间本就有从事爆竹事业的从业者,自己应该能利用这些民间力量,加速火药的研发,若是能成,自己日后还能绕过官方生产火器,某一日或许就有妙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