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五代末 > 第九十四章 深夜密谋

奋斗在五代末 第九十四章 深夜密谋

作者:有点混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2:04:43

第九十四章 深夜密谋

最新网址:开封内城桑家正店二楼雅间,李延庆笑着举起酒杯:“吕二郎此番高升,定是前途无量!”

吕端连忙举起酒杯与李延庆虚碰了一杯:“这还得多谢了三郎的抬举,不然这好差事哪能落到我头上?”

说起来吕端在三馆里进修也有些年头了,一直没能得到外放的机会。

一方面是他进修的年限不够,另一方面也是没人为他运作。

冯道将吕端弄进三馆已经是废了天大力气了,哪还有余力为他运作?

这次开封县知县被撤职,这个难得的好机会终于是落在了吕端的头上。

当年吕端刚进三馆的时候还是个从九品的国子监主簿,短短三年过去,他已升任知开封县,这可是正七品的差遣。

对于文官而言,这升官速度堪称是坐火箭。

而且吕端今年不过才刚满二十四岁,已是京师赤县的实权知县,夸一句前途无量也毫不为过。

虽然还年轻,但吕端无疑是个明白人,他很清楚这个肥差为何能落到自己头上。

两人同饮而尽,李延庆替吕端添酒:“有什么可谦虚的?是你吕二郎有这个能耐,在三馆里耐了三年寂寞,身世又清清白白,这知开封县的差遣本就该是你的。”

吕端又是满满一杯酒干下,涨红着脸说道:“我这条命往后就交给三郎了,三郎但有吩咐,直说便是!”

李延庆放下酒壶,轻轻拍了拍吕端的肩膀:“别多想,我们是朋友,你就在知县的任上好好干着,碰到什么麻烦,只管与我说就是。”

对于吕端,李延庆目前还真没有什么诉求。

在普通人看来高高在上的知县,哪怕是开封县的知县,对即将到来的皇位争夺战能有多大影响?

一点影响也没有。

开封知县手底下能有一个指挥吗?

李延庆提携吕端,是在为未来的自己培养盟友。

吕端虽然年轻,经验也不足,但毫无疑问极具潜力。

司徒毓也是李延庆想要争取的,只可惜他目前在淮南为官,下次返回开封还不知是何岁月。

出了桑家正店,天色已然全黑。

派了人将因放纵而喝醉的吕端送回吕家,李延庆携一干亲卫造访吴府。

吴廷祚放衙回家吃过晚饭,正在逗弄子女,听闻李延庆上门,立刻命侍女将这些小娃娃带了下去。

要说吴廷祚也确实胸襟宽阔,在发迹后他一连纳了好几房貌美小妾,像下蛋一样三四年间就多了十来个子女。

不过这确是人之常情,也没什么可置喙的。

李延庆进了会客厅,拱手行礼:“深夜造访,还请枢相莫要见怪。”

“三郎与我客气作甚,当自己家就好了。”吴廷祚那叫一个满面春风。

李家的进展非常顺利,作为盟友的吴廷祚自是心情舒畅。

这年头只是协同造反,便是失败了,只要你官位高,那还真没有性命之虞。

因为这是个人人都有可能造反的时代,所以造反只诛首恶、不搞大规模牵连、祸不及家人等规矩就成了大伙都要遵守的潜规则。

所谓造反大舞台,有胆你就来!

某些看起来完全不符合常理的现状,都有它潜在的内因。

就像现在的宇宙国,由于两党对立外加检察院权势滔天,总统都能成为高危职业,下台之际就是清算入狱之时。

虽然干的是造反的买卖,但吴廷祚现在心里分外踏实。

成了,那自己就有可能成为开国功臣以及当朝国舅。

没成,官照做妾照纳孩子照样生,多么划算的买卖?

也就不怪郭荣死后人心浮动人人都想掺和一下造反事业了。

李延庆一撩长衫下摆,端端正正坐于椅上:“今夜到访,是有几件事想请教枢相。”

吴廷祚当即做出一副认真倾听的姿态。

“我与家父已经决定,通过兵变达成计划,目前还有几个难点有待商榷。”

李延庆顿了顿,有条不紊道:

“兵变必须策动禁军,要策动禁军那家父就必须有一个妥当的理由入京领兵,现在北有契丹,南有伪唐,西南方还有个后蜀,这三个方向都能伪造敌国入侵,以迫使范质召家父入京,在枢相看来,这三者中何者较为合适?”

吴廷祚思忖片刻,给出了答案:“毫无疑问,北面的契丹是最好的伪造对象,后蜀、伪唐皆残破不堪,他们出兵只是小打小闹,靠边防节镇足以解决,就算他们大举反攻,从京中调一两万禁军也能随手扑灭,此等情形下范质一定不会召令尊入京,而契丹则不同,年初北伐时契丹避而不战,实力完备,且我朝从契丹手中夺走了四州十七县,契丹对我朝必怀恨在心,如今已是夏季,秋冬两季契丹有充足的理由南下,只要契丹大举南下的谣言传到范质耳中,他必会方寸大乱而后召节镇武将入京领兵。”

洋洋洒洒说了一通,吴廷祚意犹未尽:“但这却有个问题,如何伪造契丹入侵的假象?驻守四州的是韩令坤,他可是赵匡胤的人。”

目前韩令坤率侍卫马军驻守新归附四州,整个河北的兵马粮秣皆在其调配之下。

李延庆认真听罢,提出了一个看似可行的方案:“可以考虑绕过韩令坤,我那伯父乃深州刺史,有权直接向朝廷递交紧急军情。”

李延庆的伯父李重兴乃是深州刺史,而深州就处于河北边疆。

“这岂能行得通?”吴廷祚顺着又分析了一通:“深州原是边州,可在四州归附后便成了内州,若是内州遭遇契丹大股兵马,那边州的军情当会先于内州送抵,令伯父的军情若是先于韩令坤送抵开封,只会令范质起疑,进而怀疑到令尊。”

说到这,吴廷祚轻轻摇了摇头:“我看这主意不可行。”

吴廷祚在枢密院耕耘好几年,对这些门门道道很是了然,断然否决了李延庆的方案。

李延庆倒也并未气馁,他还有进阶方案:“那换个州呢?沧州留后李彦頵前几日向朝廷告病归乡,若能将我那伯父调换至沧州,是否可行?”

最新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