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五代末 > 第九十六章 “心有灵犀”

奋斗在五代末 第九十六章 “心有灵犀”

作者:有点混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2:04:43

第九十六章 “心有灵犀”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最快!无广告!

篡位是个要命的活,不谨慎不行。

李延庆与吴廷祚密谋如何篡位的时候,另外两个人也在为同样的事情伤脑筋。

俞氏脚店二楼密室,赵匡义正讲得性起:“......只要二哥一声令下,北边的韩令坤就能伪造契丹倾巢而出的紧急军情,这样范质就不得不召武将领兵北上,等我二哥领兵出城,就会立刻鼓动将士兵变杀回开封,枢相以为,这法子如何?”

坐在他对面的魏仁浦不为所动,面容平静地问道:“的确不失为一个好法子,可你有没有想过,这领兵之位一定会落到你二哥身上么?”

“二哥与在下都思考过这个问题,但我们兄弟二人实在愚钝,思来想去也没个头绪,只能请教枢相了。”赵匡义将姿态放得非常低,他很清楚现在只有魏仁浦能助赵家成事。

“你们没有头绪,我同样没有头绪。”

魏仁浦拿起酒杯,端详着杯中轻晃的酒液:“本来嘛,郭荣宾天,你二哥调镇至许州,局势对你们赵家是一片大好,而且也都在我的掌控之中。

可现在情况却截然不同了,先是吴廷祚那厮当了枢密使,紧接着李重进、张永德都被调到了开封左近,你们赵家所面临的局势陡然恶化,也完全超出了我的掌控。

就算韩令坤伪造的军情能够瞒过范质、骗过王溥,可如何能逃过吴廷祚那恶犬的嗅觉?就算运气好,真逃过了吴廷祚的嗅觉,又如何能确保领兵的人一定是你二哥?要是除我外的三人都支持李重进呢?又该如何?”

这一连三问将赵匡义整的是一愣一愣的,他如何回答得了。

又轻轻放回案上:“不过你也不必太过惊慌,你那二哥还是有优势的,那就是幕府旧臣的身份,在调镇一事开启之前,你二哥就已被调至许州,这事是范质一力支持的,当然也少不了我的旁敲侧击,就我的观察而言,范质其实并不清楚你二哥早已与郭荣决裂了,郭荣也未将此事透露给范质,我虽不清楚其中内情,但想来范质还是更愿意相信郭荣那帮幕府旧臣的。”

赵匡义的心情就像是坐过山车一般,忽低忽高,他忍不住惊呼:“还有此事?”

“呵呵,不要大惊小怪。”

魏仁浦嘴角勾起浅笑:“你或许不知道,郭荣其实是个极度恋旧之人,他恐怕到死都对你二哥还留着情谊,范质此前从未涉足过枢密院事务,他偏向你二哥,不过是循规蹈矩罢了。”

五代君王在登基时,一般都会光速拔擢他那批幕府旧臣。

郭荣提拔的,自然就是王朴、赵匡胤、袁彦、王著等人。

这批人有文也有武,武将中只有赵匡胤拥有领兵之能。

范质初掌军国大事时,面临手头无将可用的局面,他在魏仁浦的旁敲侧击下遵循了这一潜规则,将赵匡胤调到了毗邻开封的许州。

可以说范质循规蹈矩,也可以说他没得选择。

赵匡胤固然不可信,其他武将难道就能信了?

无非是在一堆错误答案里挑一个看起来不那么错的。

若此事到此为止,魏仁浦与赵匡胤的一切谋划就能全盘实现了。

只可惜半路杀出了李延庆这个程咬金,劝说范质来了一手再平衡。

赵匡义双手撑在案上,激动地挺起上半身:“那若是朝廷需要用兵,范质就会偏向我二哥?”

魏仁浦今夜第一次脸上泛起愠色:“坐下,刚叫你不要大惊小怪,你该多学学你那二哥的静心功夫。”

“枢相教训的是。”

赵匡义慌忙坐下,大气也不敢出,他从小就惧怕魏仁浦那狭长如狐的眼眸。

“你就这么与你二哥说,就说目前局势不明,让他在许州安心待着,让韩令坤也莫要轻举妄动,别到时候给他人做了嫁衣裳。”

说罢,魏仁浦径直起身,头也不回,推门离开了密室。

留下赵匡义一个人在屋内瑟瑟然不知所措,既是害怕自己得罪了赵家的最大助力魏仁浦,也是为赵家愈来愈堪忧的处境而恐惧。

......

显德五年的夏天对赵家而言可谓是流年不利。

对于韩通同样也是如此。

郭荣的宾天令韩通丧失了最大的靠山。

他本就是被郭荣强行提拔入的禁军。

以往有郭荣罩着,他韩通的话在侍卫亲军司里多少还有点分量。

现在郭荣不在了,禁军里那些本就看不惯他的武将们自然不会再给他好脸色看。

现在别说是侍卫亲军司了,哪怕是在亲军司下辖的步军司,韩通的命令也只会被人当成耳边风。

可越是如此,韩通就越是想逆流而上。

你们一个个的都看我不爽,好,那老子坐上那皇帝宝座,到时候只有鞋尖给你们这帮狗眼看人低的玩意舔!

能坐到高位的人通常都不会一般。

韩通除了一手土木工程的绝活,他还有一个优点就是生了一个好儿子,十几岁就展露出惊人才智的韩珪。

之前范质贸然起复窦仪,韩珪就从中看到了机会。

禁军中不光有李派、赵派,还有无派无党的中立派。

同时这些中立派有多与一些地方节度使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见到窦仪起复,定会对掌权的范质感到恐惧。

韩珪建议他爹韩通挺身而出,抨击范质和窦仪,以争取这些中立派的认可。

如果事成,那韩通就有可能拉拢这帮中立派,并在禁军中自成一派。

类似手段赵匡胤也用过。

当初郭荣推行新刑统,威胁武将勋贵的特权,赵匡胤不顾与郭荣的君臣之谊,第一个站出来唱反调。

此举虽然彻底得罪了郭荣,却也为赵匡胤博下了好大一份声望。

而韩通当时才刚刚被郭荣抬进侍卫亲军,没敢冒这个风险。

现在掌权的是范质,韩通终于是敢站起来了。

可还没等他发难,范质突然使出了怀柔手段,先是将西北的几个州分给了赋闲在家的勋贵,而后又调换开封知县,撤销了开封内城的戒严。

这两招下来韩珪的如意算盘可谓是全盘破产,气得韩通那是几天都没睡好觉。

虽然计谋落空,但韩珪并未气馁。

“阿爹,孩儿苦思冥想好几日,终于想出个法子供阿爹参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