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晋击天下 > 第141章 重权在握

晋击天下 第141章 重权在握

作者:湘南笑笑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2:07:42

第141章 重权在握

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司马珂担心的是自己入京不过半年多,根基尚浅,欲速则不达。

从早上南门广场那气势来看,世家们只要联合起来,随随便便就能组织起来几万甚至过十万的私兵。当年王敦第一次反叛成功,一路畅通无阻的攻入建康,其实是想篡位的,奈何众世家集体反对,王敦虽然兵力强盛,却也只得作罢。苏峻和祖约之乱时,也是各家义兵四起,声势浩大。所以说,士族的力量真不可低估。

虽然他现在的计划是扶南制北,南方士族也逐渐向他示好,但是这些士族一家家奸似鬼,其实潜意识里还是在观望,乾坤未定,南方士族就不会彻底倒向自己。

所谓乾坤未定,便是郗鉴和庾亮这两只大鱼还没搞定。

郗鉴手中有三四万的京口之兵,那可是整个东晋最强之兵。庾亮手中兵力过十万,光兵力来说,占了整个东晋的六七成。就硬实力来说,他现在还远远不足以跟郗鉴和庾亮抗衡。毕竟他手中最大的王牌也只有刚刚成三个月的、以汉人降卒组成的天策军,打打中央军这种乌合之众还行,真正跟那两个大佬抗衡,目前还是差了点。

见得司马衍这般坚定的要把王室六军给自己,司马珂也不再推辞。司马衍说得对,王室六军以世兵为主,就是一群老兵油子,打顺风仗吆喝得人五人六的气势磅礴,一旦遇到强横的狠主,马上作鸟兽散,是要好好整顿了。

“既然如此,微臣便接下王室六军,但是为了避嫌,微臣此后不再辖羽林郎及虎贲营,还请陛下恩准。”司马珂道。

增设羽林郎和虎贲营,就是为了防止王室六军反水和威逼,如今既然王室六军已控制在自己手里,就只有忍疼割爱将羽林郎和虎贲营让出,否则必然会受到无休无止的弹劾。毕竟司马珂是宗室,如果既掌宿卫军,又掌控天子侍从,就是将自己放在火上烤,很容易被人借此挑拨是非。

司马衍见司马珂如此坚持,思索再三,也予以同意。

于是两人又商议了一番,决定将司马无忌晋升为羽林中郎将,依旧统领羽林郎,而虎贲营则交给一向以武勇著称的司马勋,拜其为虎贲中郎将,沈劲则不再担任虎贲中郎,由司马珂另外安排重用。

这样一来,羽林郎、虎贲营和王室六军,分别都归宗室统管,理论上也算是各自监督和制衡,以确保小皇帝的安全,而司马珂也避免了被人诟病其有异心的隐患。

随后,司马衍又宣布了一个重大的决定。

“皇叔听旨,朕欲拜你为左将军,都督中央军事,拜历阳县公,兼领中护军,兼领天策军,节制中领军及五营校尉、镇军将军及城外守军、羽林骑……凡中央军马皆受皇叔节制,听从皇叔号令。”

司马珂心头一震,急声道:“陛下,微臣入仕不过半年有余,年未及弱冠,恐怕难当此大任……”

拜将封侯也就罢了,司马衍将整个中央军三万多兵马全部交给自己,可谓是宠信至极。只是这样一来,自己想低调都不行了,无论是庾亮,还是郗鉴,都将视自己为劲敌。

同时,意味着整个东晋,将有三股力量在博弈,以司马珂为首的宗室力量,以王导、庾亮和郗鉴为代表的北方侨姓士族,以及以顾陆朱张为首的南方士族力量。

虽然北方士族分为两派,但是依然是最强的一股力量,而宗室力量刚刚崛起,南方士族早就被北方士族打压得没有脾气,颇有点魏蜀吴三分的感觉。

小皇帝是真的决意要把司马珂推到风尖浪口,中流击水,与其他巨头抗衡。对于司马衍来说,各方力量制衡,又有一股自己的心腹力量,皇帝这个职业才能干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只是,这对于刚刚穿越半年多的司马珂来说,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从此以后想苟着猥琐发育是不可能的了。只有发愤图强,加强自己的力量,与这个时代的强横势力博弈,或斗智,或斗勇,才能力争立于不败之地。

然而,历阳之战那种生死考验都经历过了,他还有什么可怕的?北伧南貉,终究也不过是土鸡瓦狗耳!

故此,司马珂推让了三次之后,便不再坚持,接受了司马衍的赐封。

司马衍见得司马珂终于接受自己的赐封,脸上顿时露出了春光灿烂般的神色,只觉自己憋在心中十余年来的积郁之气,一扫而光。

从即刻起,他不再是受制于人的傀儡之帝,甚至有望成为一代雄主。

接下来,两人又讨论王室六军各军统领的安排,虽然王室六军的兵力不多,但是因为其禁军的身份,每军统领都是右第四品的官阶,自是不能马虎。

按照司马珂的意思,王室六军的统领,除了甘苗可以留用,其他人一律更换。虽然刘超、戴邈和陶臻三人,并没有参与叛乱,但是作为一军统领,连自己的安全都保不住,这样的将领也只是庸才。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司马珂自然不能将王室六军交给这样的将领。

其实,最重要的是,这些人都是王导的心腹之将,他既然接手王室六军,自然要借机换上自己的心腹之将。

经过仔细的讨论,司马珂跟司马衍达成了一致意见,定出了王室六军的拟拜将领。

左卫军,以卞诞为左卫将军,以吴郡陆家之子陆纳为军司马。

右卫军,以褚蒜子的父亲褚裒为右卫将军,以吴郡朱家之子朱能为军司马。

骁骑军,以桓温为骁骑将军,以会稽虞家之子虞啸父为军司马。

领军军,以谢安的从兄谢尚为领军将军,以吴郡张家之子张澄为军司马。谢尚也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战将,这样也算是给了谢安一个面子,借机拉拢了陈郡谢氏。

护军军,护军将军的位置暂时没有合适人选,暂由甘苗兼领,以吴郡顾氏之子顾会为军司马。护军将军毕竟是右第四品的大员,在没有合适人选之前,司马珂是宁缺毋滥。

游击军,仍以甘苗原班人马不变。甘苗虽然是王导的心腹,但是其出自江东士族,且有内应之功,又与司马珂有并肩作战之谊,完全是可以借机拉拢的,所以司马珂并没将其孤立,反而予以重用。

这样一来,王室六军的统领几乎全部大换血,不但悉数换上了司马珂亲近之将,而且借机把江东士族的子弟纳入中央军阵营,也算是给江东士族注上一剂强心针,坚定江东士族支持自己的信心。

两人商议了大半个时辰之后,终于确定了王室六军的组织架构之后,司马珂和司马衍都松了一口气。

好在司马珂在这半年之间,结识和拉拢了不少亲近自己的力量,不至于落到无人可用的尴尬境界。

这也是为什么士族力量千年不息的原因。不管你势力如何强横,但是一旦摊子大了,无论是内政还是治军,都需要人才,而天下的人才有七成以上聚集在士族之中,你不用士族就无人可用。寒门庶族不是没有出贵子,但是太少了,光靠几个凤毛麟角的人物,支撑不起庞大的国家机器。除非像胡虏一样,只破坏,不治理,像疯狗一样乱咬,否则在这个时代终究是不能脱离士族的支持。

除此之外,其他军马,也做了相应的整顿。

沈劲解虎贲中郎之职,领屯骑营,拜屯骑校尉,封白马子,以渤海刁氏之子刁协为司马。

中护军纪睦,加封为都乡侯,食邑五百户。

羽林骑都尉周琦,晋升为羽林监,官阶右第五品,仍领羽林骑,加丘县子。

原天策军长史荀蕤,晋升为天策军督护,天策军主簿李颜迁为天策军长史。

至于镇军将军周谟所率的城郊守军,暂时维持原样不变。对于司马珂来说,要想整顿好京师之内的王室六军、五营校尉和天策军,已是一向任重而道远的事情,暂时没有精力去管城外守军。周谟虽然与王导亲近,但并非是王导的铁杆心腹,而且周谟此人也一向忠直果敢,也算是颇有才干的将领,只要徐徐拉拢之,迟早成为自己的心腹之将。

更重要的是,司马珂的根基太浅,暂时没有足够的治军班底来接手周谟那一万大军的摊子。

两人针对各军的将领任免之事计议已定,最后便是讨论关于赵胤和贾宁的处置问题。

赵胤出自江东武将世家,其父亲赵诱和其兄赵龚皆在平定杜曾叛乱之中战死,也算是忠烈之后,按照司马衍的意思,只诛杀赵胤一人,抄没家产,将其家族贬为庶族即可,没必要株连三族。

贾宁的处置也一样,贾宁原本就是流民帅出身,算不得士族,直接处决,并将其家产抄没即可。

但是关于两人的处决方式,司马珂坚持要以“弃市”而斩。“弃市”就是在人众集聚的闹市,对犯人执行死刑。这对士族来说,在成千上万的寒门和黔首的面前像杀鸡杀狗一样的斩杀,是极其丢脸的处决方式,也只有这样才能震慑其他有异心的士族。

最后,司马衍意味深长的看了司马珂一眼,道:“赵胤、匡术、贾宁及路永四人,家资不菲,便由皇叔全权负责查抄,不必入国库,全部充作中央军之军资,此乃朕之旨意,皇叔不必多心……”

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有了钱粮,才能给士兵奖赏和福利,才能打造精锐的装备,才能稳住军心。司马珂自然不能拒绝。

投桃报李,这可算是小皇帝极大的恩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