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晋击天下 > 第301章 百士渡江

晋击天下 第301章 百士渡江

作者:湘南笑笑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2:07:42

第301章 百士渡江

晋击天下

京口,长江边。

江风猎猎,白浪滔滔,一群头戴笼冠,身着青衫的青年文士,约两百余人,整齐的排列在渡口之前,一个个精神抖擞,面带笑容,不时的小声议论着什么。

这些青年文士正是谢安自太学之中精选的寒门士子,都是经过谢安考察过的,有真才实学的青年才俊,准备自京口渡江,然而乘船往北直抵襄阳,再从襄阳乘车马奔往洛阳,到大将军府上听用。

大将军司马珂,百战百胜,不但在江南抵御胡虏入侵之时,杀得胡虏丢盔弃甲,惨败而逃,又西取蜀地,为大晋开疆拓土,如今更是挥师北上,连战连捷,不到半年的时间,便占据了五郡之地,还收复了故都洛阳。

如此丰功伟绩,使得这些青年士子的眼中,大将军、西阳王殿下,便是他们心目中的偶像,瞻仰的丰碑,无敌的战神,梦幻般完美的英雄,如今能得机会投入大将军门下,成为大将军的门生,便是他们梦寐以求之事。

所以,当兼领督学使者的谢安,前往太学宣布司马珂征召士子入洛阳之时,众人纷纷踊跃报名,被选上的两百名士子更是欢呼雀跃不已。

当然,除了可以跟随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之外,跟着大将军能够建功立业,光耀门楣,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这些青年士子,基本都是出自寒门,家族名望不高,资品评定极低,自然都想有朝一日,光耀门楣。

跟随大将军者,几乎无一不平步青云。不说江东六青年司马,都不过刚刚过弱冠之年,便连连晋爵,就连被打入刑家的吴兴沈氏,居然都能咸鱼翻身,成为镇守一方的统兵大将,岂能不叫诸士子心热?

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么一群士子站在一起,气质与谈吐完全与旁人不同,而且青年人的那种朝气蓬勃和欢声笑语,更是感染了码头边的路人。

路过的众人纷纷以艳羡的目光望着这群年轻人。只是他们的四周,都有盔甲严明的晋军将士护卫,也只能远观,不能近前。

就在众士子正在兴高采烈的说说笑笑时,突然有人喊道:“明公到了!”

他们口中的明公,正是兼领督学使者的中书令谢安。

谢安出自北方侨姓高门陈郡谢氏,今年刚刚到弱冠之年,便已是右第三品的大员,而且深受帝宠,又是西阳王殿下的义弟,加之其兼领督学使者,管辖太学,故此在众士子心目中威望极高。

同时,谢安也是众士子学习的榜样。之前的陈郡谢氏最多只能算是准一流士族,即介乎一流与二流之间,但是如今谢安拜中书令,谢裒为太常卿,谢尚也是北伐之中战功赫赫的统兵大将,再加上谢家又得了银币的铸币权,直接将陈郡谢氏推到了顶流士族之列。若非当初谢安与西阳王结拜,谢家的名望,怎么可能爬升如此之快。

谢安身着紫色官袍,虽然刚刚到弱冠之年,但是气度从容,已自颇有一番朝廷重臣的风范,加之生得俊美风流,令人望而肃然起敬。

在一干侍卫和官员的陪同之下,谢安缓步走到了码头边,立在众士子面前,众士子立即安静了下来,肃然的望着谢安,齐齐施礼,高声喊道:“参见明公!”

谢安对众人还礼之后,静静的望了众人一眼,随后高声问道:“诸位可知此行**何处?”

“奔赴洛阳,前往大将军府听用!”有人回答道。

谢安点了点头,又问道:“诸位可知此行之使命?”

众人齐声喊道:“驱逐胡虏,兴我大晋!”

谢安又满意的点了点头,抬头望了一眼江北,又道:“然则,江北之地,久经胡虏肆虐,已是满目疮痍,如今百废待兴,此去极其艰难困苦,诸位若是心中后悔,此刻尚可退出!”

谢安的话音刚落,便有几名士子激动的喊道:“兴国安邦,乃我等平生之志,誓无悔意!此行如大江之水,一去不回!”

随后,其他士子也纷纷喊道:“此行如大江之水,一去不回!”

谢安也激动起来,激声的说道:“诸位如此慷慨,实乃大晋之栋梁,祝愿诸位此去,建功立业,兴国安邦,光耀门楣,福寿安康!”

“恭谢明公!”众士子齐声喊道。

谢安伸手一挥,高声喊道:“启程!”

鼓乐声顿时大起,两百名热血澎湃的青年士子,排着整齐的队列,依次走上码头,登上了停泊在岸边的几艘大船。

江风,愈发猛烈了,大船之上的风帆鼓荡而起,载着两百名热血青年,往西北方向而去。

原本可运输两百人的大船,如今每艘只载五十名士子,已算是对众士子极其优待了。众士子并没有安静的待在船舱之中,而是纷纷的登上了甲板。望着长江两岸的秀丽风景,心怀激荡,纷纷吟诗作赋,以抒心中之志。

对于这群士子来说,正是青春年少,风华正茂的时候,免不了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在众士子的大船的背后,有一艘装饰较为华美的商船,紧随大船之后,乘风破浪而去。

商船的甲板之上,王曦在一干婢女的簇拥之下,望着这滔滔的江水,脸上也露出了激动和喜悦的神色。

司马珂的大将军府,移镇洛阳,府内的幕僚也全部迁往洛阳,王曦作为幕僚之一,自然要跟随前往洛阳。

而原大将军府主簿李颜,不再是大将军府幕僚的身份,则已拜为晋陵郡守兼京口置舶使,替司马珂镇守京口之地。京口也由军事重镇,逐渐转向经济贸易中心。

半个月之后,李颜又派遣战船,护送了一千匹阿拉伯战马,送往襄阳,再由襄阳走陆路,送往洛阳。

………………

洛阳城。

司马珂亲自在大将军府接待了来自江南的两百名士子,并设宴相待。

两百名士子,挤满了大将军府的大堂。

众士子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接触心目中的完美英雄,一个个都是满脸激动的神色,再加之在宴席之上,他们吃上了大将军府和宫中才有的一品翡翠豆芽、蓬莱白玉东,饮上了瑶池玉液琼浆,更是受宠若惊。

司马珂在宴席之上,用极其热情洋溢的语气,为他们致了欢迎辞,接下来又将两百名士子的后续安排讲述了一遍。

众士子初时的身份都是大将军府幕僚,接下来会由司马珂亲自授课培训一个月,然后一半人前往各郡兴办郡学,一半人协助和监督各郡推行的大将军府发出的政策。

待得一年之后,再择优选取三成的士子,遣往各郡为官。第二年,再择优录取三成,依次类推,若无违法乱纪、背叛等事宜,皆可为官。

不得不说,年轻人就是有冲劲,不会瞻前顾后,东想西想,又喝了点蒸馏酒,更是激动异常,一个个喊着“谨遵大将军吩咐”。

对于司马珂来说,兴办教育之事已是重中之重,刻不容缓。他拟从郡学开始,逐渐推广到县学,甚至再到乡学,让更多的寒门乃至黔首家的颇有天赋的子弟,进入学校就读,接受教育,学习知识,然后再推行科举制,才有可能撬动门阀的基石。

除了兴办教育之外,大将军府发出的各项政策,也需要有人去跟进以及协助落实,否则便成了一纸空文。

而司马珂的首要的一项政策,便是鼓励生育。他拟下令,凡三岁至十二岁之间的儿童,无论男女,皆可每年由官府发放三百钱,以此刺激百姓多生多育,增加人口。

在黄巾之乱前的东汉末年,全国人口超过了五千万,但是经历了黄巾之乱,汉末军阀混战,人口已是锐减,在赤壁之战之后,全国在册人口更是只有区区两百多万。三国到西晋时期略有恢复,最高峰到了两千六百多万,结果又经历八王之乱,而后更是胡虏肆虐,任意屠杀和荼毒汉人,导致现今江北的汉人已经不过六七百万人口。

对于司马珂来说,鼓励生育,增加人口,是兴盛中原之地的最重要的国策。

但是他的刺激生育的政策,同样需要大量的士子来协助。统计人口、计算钱粮、协助发放和监督贪污和冒领等工作,这些都是要肚子里有点墨水的才能去做。

见得众士子如此满腔热血,而且对自己极为信任,司马珂也是心中极其高兴,硬是亲自举杯去对每个士子都敬了酒。虽然每次都是轻轻的抿了一小口,但是两百个人下来,却也是喝得不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