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晋击天下 > 第416章 明王

晋击天下 第416章 明王

作者:湘南笑笑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2:07:42

第416章 明王

荥阳城,北门。

此时已是345年的正月。

正月里的天气,天空中昏昏沉沉的,天也黑得特别早。城门口的几名守卫,在门口守了一整天,眼看终于到了要关门的时刻,终于轻轻的松了一口气。

叩哒哒~

就在此时,远处传来一阵急剧的马蹄声,众守卫抬头望去,只见一彪身着晋军衣甲的人马策马急匆匆的奔来,很显然也是担心天色太晚关了城门进不去了。

希聿聿~

来骑一直奔驰到城门近前才勒住马脚,暴烈的骏马嘶鸣声此起彼伏,一名领头的晋军士卒翻身下马,向前打了个哈哈道:“对不住诸位兄弟,赶路赶得有点晚了。”

说完,从袖中掏出一块符传,递了过去。

领头的守卫也哈哈笑道:“好说,好说,诸位一路辛苦,莫说还未到关门时间,就算真关了城门,也得放诸位进来。”

他一边说着,一边便验了符传,看到那符传居然是从大将军府亲自发出的,不禁肃然起敬,又见得众人风尘仆仆的模样,忍不住低声问道:“诸位自河北而来,又来自大将军府,那北面的战事如何了?”

那递符传的晋军士卒当即哈哈一笑,满脸自豪而大声的回答道:“河北战事已了,羯赵已灭,石虎已被斩!我等此番就是要送……”

他后面一句话说到一半戛然而止,但是门口的守卫也来不及听他最后一句话,便哗然的发出一阵巨大的欢呼声。

“羯赵灭了,石虎死了!”

几个守卫兴奋得手舞足蹈起来,将手中的兵器都扔了出去,高声的大喊着。

他们的声音,很快就传到了城楼上,城楼上的守卫们听清了他们的欢呼声之后,整座北门城楼都沸腾了。

“羯赵灭了,石虎死了!”

巨大的欢呼声,从北门城楼,迅速的蔓延到了北门大街,然后扩散到了整个城池,乃至整座城池都沸腾了起来。

得到消息的荥阳城守将,亲自率众前来迎接这些带来好消息的大将军府的亲兵。

这只大将军府亲兵,正是奉司马珂之命,前往建康递送司马珂报喜的奏折和石虎的人头。

这胜利的欢呼声,从荥阳传到了襄城,再到南阳,襄阳,一直到了京口。

抵达京口时,已是农历二月初。

那天,整个长江上的船只,号角声响了一整天,江水都为之沸腾。

那天夜里,所有京口的百姓都没有睡觉,数十万人彻夜狂欢,更不知有多少人激动得泣不成声。

………………

建康宫,中斋。

二月初的建康,春寒料峭。屋内烧着地暖,温暖如春。

正中的白玉床上,斜躺着一人,满脸暗黄的颜色,形容枯瘦,不时的咳嗽几声,正是大晋天子司马衍。这个昔日的俊美少年,如今不过24岁,却形容枯槁得如同老头一般。五石散的在他身上积累的毒素,已经伤到了他的根本。

由于身体欠佳,他已经许久不到太极西堂议事了,而是把议事地点搬到了中斋。

好在他说话还有几分中气,否则恐怕会让人感觉马上就要驾崩了似的。不过这几分中气,恐怕也是五石散在维持着。在这个时候,已经没人劝他不要服五石散了。就连皇后杜陵阳都放弃了。因为所有人都感觉得出来,这个时候若是司马衍停服五石散,恐怕很快就会驾崩。

不过令司马衍精神好的,不只是因为五石散,还有一件大喜事,那就是多年一直不孕的杜陵阳,居然怀孕了。这对司马衍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喜事,所以精神也显得格外的好。

一人跪坐在他的身旁,跟他谈笑风生。仔细看过去,只见这人胡须根根硬挺,宛如嘴边插满了钢针,更引人注目的是他脸上长的七颗痣,如同七颗小星星。正是与司马珂分道扬镳的桓温!

桓温离开洛阳之后,回到了建康城。在其妻子司马兴男的操持之下,很快就成了司马衍身边的近臣。

尤其是桓温离开了司马珂的身边,却在司马衍面前,从未说过司马珂的半句不是,反而时不时的夸赞司马珂的丰功伟绩,处处维护司马珂。这一招,可谓老辣到了极致。司马衍原本对桓温离开司马衍,还是心中颇有疑惑的,但是见到桓温如此维护司马珂,便再无戒心。再加上桓温的谈吐和见解均不凡,又好歹算是半个司马家之人,逐渐便成了司马衍最信任的臣子之一,仅次于谢安。

在年前之时,龙骧将军司马勋因酒后当街大肆辱骂司马珂不说,甚至影射了天子,被人告到司马衍这里。司马衍不禁龙颜大怒,当即便罢免了司马勋的龙骧将军之职,改拜桓温为龙骧将军,领城门五校尉兵马。

司马衍原本不过看中司马勋的武勇,而且又是司马宗室中人,才留着他的部分军权,偏偏这厮不识好歹。而桓温不但在北伐和西征之中都表现出大将之风,又是自己的亲姑父,也算是自己人,所以桓温接替司马勋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此刻的桓温,依旧在跟司马衍谈着西征和北伐的往事,言辞里不忘夸赞司马珂的文韬武略,顺便也提了一下自己的神勇表现,听得司马衍眉飞色舞。

就在此时,大殿之外,突然隐隐传来一阵喧哗声,虽然传到殿内来时,声音已不大,但是仍旧引起了司马衍和桓温的注意力。司马衍不禁脸色微微一变,当即令羽林郎前往殿外了解情况。

然而,那羽林郎刚刚走出去没多久,大殿外便传来了巨大的欢呼声。

随后,那名羽林郎急匆匆的又奔了进来,激动的禀报道:“启禀陛下,从宫外传来消息,大将军已破襄国,覆没羯赵,斩杀石虎,故此全城皆在欢庆!”

司马衍和桓温两人都愣住了,好半天才回过神来。

哈哈哈~

君臣两人相视大笑。但是,司马衍并没持续笑多久,就被咳嗽中断了,只得一边大笑,一边咳嗽,满脸涕泪交流,不知是激动的泪水,还是被咳出来的。

大笑了许久,司马衍才停歇下来,望着桓温笑道:“桓姑夫,你此番错失了一件大功绩,恐怕要遗憾终生了。”

桓温笑容微敛,恭恭敬敬的说道:“虽未能亲身与大将军驰骋沙场,但我心与大将军同在!”

桓温的这般模样,简直就是司马珂的虔诚信徒一般,令司马衍心中甚为安慰。

司马衍也逐渐安静了下来,脸上的神色也变得肃然起来,缓声说道:“未遇到小皇叔之前,朕不过一介傀儡,任人摆布,凡事皆不得做主。天赐小皇叔于朕,使得朕终得收复河南河北之地,他日若遇到列祖列宗,也可问心无愧也!”

桓温听他说这话,颇有伤感之意,急声说道:“陛下,此乃大喜之时,切莫说此晦气之言。”

就在此时,门外传报道谢安求见,司马衍收回伤感的神色,又喜笑道:“速速传见!”

二十五岁的谢安,多了几分成熟男人的气质,愈发显得风度翩翩,颇显一代名相的风流气度,尤其是今日大喜之日,更是容光焕发,神采奕奕。

谢安进了殿,向司马衍行礼之后,恭恭敬敬的递上了司马衍的奏折。

司马衍看了司马珂的奏折之后,再一次确认了羯赵覆没,石虎被斩的消息,不觉眉飞色舞,连连叫好。

随后,谢安又递上一个锦匣,笑道:“此乃大将军用石虎的人头做的夜壶,特此进献于陛下。”

司马衍哈哈大笑,急忙让张桓接过那锦匣打开来,果然看到一颗胖大的人头,中间已挖空。由于此时天气寒冷,又加了香料防腐,人头倒是保存得甚好。

司马衍望着那颗人头,不禁豪气大增:“皇叔说得没错,犯我大晋者,虽强必诛!就算凶悍如石虎者,也不过是给朕当夜壶的份!哈哈哈……”

过了许久,司马衍才让人收起那个锦匣,回头对谢安和桓温笑道:“皇叔立此大功,朕当何以赏之?”

谢安神情一愣,低下头来,没有说话。作为司马珂的拜弟,这件事情由他来建议,很显然是不恰当的。

倒是桓温毫不避讳,笑道:“大将军此番功绩,远超冠军侯,微臣窃以为当封国王才可。”

司马衍拍手大笑:“姑夫所言正是,朕非但要给皇叔封为为国王,还加九锡之礼,方可配与皇叔之功绩。”

谢安一听,不禁大惊施射,急忙拜倒在地:“九锡之礼,切切不可,微臣料大将军亦不敢接此赏赐。”

所谓九锡是中国古代皇帝赐给诸侯、大臣有殊勋者的九种礼器,是最高礼遇的表示。九种特赐用物分别是:车马、衣服、乐县、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秬鬯。

问题在于所谓“九锡”,王莽,曹操,孙权,司马昭都接受过,几乎“九锡”成了篡逆的代名词。

司马衍看到谢安这般激动,只得作罢。

接着司马衍又与两人商议司马珂的所封国王的国名。司马珂现在占据的黄河南北之地,按照常规的封号,无外乎是‘魏王’、‘赵王’、‘韩王’之类,但是都不顺司马衍的意。

却听桓温笑道:“昔日郗太尉有云‘天不生元瑾,万古如长夜’,不若封一个“明”字。”

司马衍一听,顿时眼中一亮,笑道:“好一个‘明’字,朕就封皇叔为‘明王’,改襄国为明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