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 > 第211章 三方协议,皆大欢喜

第211章 三方协议,皆大欢喜

宴席采用的是分餐制。

分餐制也是中国唐以前的餐制,虽然气氛稍微差一些,但这一桌子五湖四海的,谁晓得有多少传染病,所以分餐制还是必要的。

正餐之前是点心,首当其冲的,便是冰淇淋了。

这是朱富贵个人的一点小小的恶趣味。

毕竟李鸿章吃冰淇淋的故事差不多也算是在后世家喻户晓了。

果然,当冒着凉气的乳白色冰淇淋被分发至他面前时,李鸿章舀起一勺冰淇淋,看着冒着的丝丝白烟,鬼使神差般地吹了吹凉……

“噗嗤……”

斯蒂夫毕竟骨子里是个粗鄙的美国资二代,一下子没忍住笑了起来。

李鸿章这才发现,这冰淇淋所帽白烟并非是热羊酪那样的热气,而是如冰食似的凉气。

自己对着冰食吹凉,实在是有些贻笑大方了,难免老脸一红,自嘲道:“不曾想花旗国的冰食如此精巧,倒是老夫眼拙了!”

说完,他慢条斯理地将冰淇淋吃掉,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可即便如此,斯蒂夫也一直低笑个不停,直到被女儿拧了一下大腿,这才止住了。

“这不过是不同文化饮食之间的差异,没有什么好笑的,通译先生,请帮我向李大人道歉!”

朱莉看着朱富贵的眼睛,微笑着说道。

朱富贵眨了眨眼睛,点头转述道:“李大人,范德比尔特的大小姐说了,鉴于你滑稽的表演,咱们的生意你得加钱!”

李鸿章:“……”

老李同志心里恨啊!

按照历史传闻,他是被俄国公使用冰淇淋摆了一道,但第二天他就来而不往非礼也,用一道中式热油汤给还了回去。

可如今这异国他乡的,他上哪儿去做这道菜去!

就在李鸿章暗自捶胸顿足的时候,只见第二样开胃点心上桌了。

李鸿章揉了揉眼睛,难以置信的发现,这第二样食物,正是他老家那种不会冒热气的热油汤!

朱富贵笑道:“我们大统领听说李大人是合肥人,特意命人做了这道汤,而且稍后还有李鸿章杂碎和李鸿章鸡献上!”

李鸿章:“……”

……

开胃汤被分发至大家面前,这是江淮地区的一种汤,上面有一层油脂,将热气包裹在内溢不出来,看上去人畜无害。

眼看朱莉也如单纯的小鹿伸出舌头准备舔一舔这碗汤,富兰奇·朱却早已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她身后,微笑着拿过勺子将汤吹凉。

可怜的斯蒂夫·范德比尔特,还有查理等人就没有那么幸运了,甚至就连李老太监都发出了猪叫。

朱富贵吓了一跳,连忙捂住了他的嘴巴,让他那句“娘”字开头的粗鄙之语没有喊出来。

好在场面正处于小混乱之中,没人注意到这一边。

“我靠,老李你不也是中国人吗?怎么都能中招?”朱富贵一边小声问道,一边拿出一块冰块丢进了他嘴里。

老李哭着道:“万岁爷……我们中国2000多个县……每个县都能整出十个八个地方特色美食……老奴怎么能都认得啊……”

……

经过一场小小的闹剧,中西双方各自知道了对方都有可取之处,场面一度非常融洽。

吃饭只是润滑剂,微微垫了垫肚子,自然是要谈正事了。

“不知这位李大人,是什么爵位啊?”斯蒂夫问道。

要说这爵位……

李鸿章还真是被朱富贵坑了。

原本按照历史,早在半年前李鸿章就应该已经因为助曾国藩攻克天京,肃清江苏的功劳受封一等肃毅伯,赏戴双眼花翎了。

不过由于朱富贵偷偷丢进天京城的物资,以及精神BuFF近乎max的加成,南京有朝着“永不陷落的天京”发展的趋势。

因此,如今的李鸿章还仅仅因为攻陷苏州、常州的功劳,捞到一个一等子爵。

“哦,原来只是一个子爵啊……”斯蒂夫失望地摇了摇头。

在欧洲,男爵基本上不算是贵族,那么子爵就是贵族的最底层了。

原本听说是什么中国顶级官员,还以为起码是个伯爵呢,没想到只是个子爵。

不过子爵也聊胜于无吧。

斯蒂夫年轻时去欧洲猎艳,就见过法国卡尔卡松子爵的城堡。

想了想,斯蒂夫又问道:“那么子爵阁下,请问你的领地有多少面积呢?有10平方千米吗?人口呢?有五千人吗?”

李鸿章:???

叹了口气,朱富贵觉得帮助双方再进一步的了解一下,增进互信。

……

“什……什么!!!”

斯蒂夫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问道,“富兰奇通译官,你没有翻译错吧?这个家伙,哦不,这位子爵阁下管理着10万平方千米,统御着4000万人口?你确定没有用错单位吗?”

“什……什么!!!”

李鸿章吹着胡子,难以置信地问道,“富兰奇通译官,你确定没有翻译错?这个缺乏教养的暴发户,他的家族拥有1万万多美元,折合白银7000万两,将近两倍的大清国岁入,三倍多当年和中堂的窖银,十倍的《天津条约》赔款?”

“没错,没错,两位先生,你们说的都没错!”

富兰奇·朱贵斩钉截铁,换来双方同时倒吸冷气,接着便中英双语同时说道:“通译官,告诉李先生(范先生)这笔生意我跟了!”

朱富贵满意的点点头,开始草拟三方合同。

这可不是诱骗啊,朱富贵表示自己说的都是事实。

只不过,李鸿章管理的那些土地和人口,并不是他的私人财产,只是他那个江苏巡抚的临时地盘,满清皇帝一纸命令就有可能让他一无所有;

范德比尔特家族1亿美元的财产,也是高杠杆殊死一搏后的纸面数字,随时可能暴雷。

可惜的是,李鸿章根本不懂杠杆和金融为何物;

同样的,对于西方人来说,他们同样不懂中国科层制体系崩溃前,“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样中央对于地方的强大控制力。

正如,李鸿章给冰淇淋吹凉,斯蒂夫痛饮滚烫的开胃汤一样,一切都只是一个美妙的误会。

最终,一份洋洋洒洒的双语协议签订下来。

淮军/江苏巡抚方面:

1、出让远东舰队100%所有权与唐纳德财团;

2、获得唐纳德财团现银70万两(约20吨白银,价值人民币1亿元),分一年半付清;

3、投资白银10万两与三方铁路公司,组织20万赴美劳工,获得铁路公司15%股份;

4、获得米利坚大统领的友谊 米利坚首富的友谊。

范德比尔特家族:

1、剥离原铁路公司股份及债务,组建三方铁路公司,股份减持至45%;

2、组织船队运输赴美劳工;

3、向唐纳德财团无偿提供炼铁、筑路、炼油技术;

4、以尼德兰商团作为平台,帮助操作远东舰队转让事宜;

5、获得东方四千万人的统治者的友谊。

唐纳德财团:

1、向淮军/江苏巡抚支付70万两白银,分期1年半支付;

2、获得远东舰队12艘战舰;

3、向三方铁路公司注资30万美元,接收并管理20万中国劳工,修筑爱达华州至华盛顿州铁路,获得总计40%股份。

4、确保三方铁路公司所需钢铁等物资供应。

5、获得铁路大王(未完全体)的友谊,获得淮军系的友谊。

总而言之,通过这一份协议,李鸿章方面获得了钱和铁路股份,失去的是一支鸡肋的舰队和20万白给的劳工,可谓大赚特赚。

说是自1840年以来,“我大清”的第一次外交胜利也不为过。

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大清”第一次在别国获得了筑路权,可谓扬眉吐气,一雪国耻,只要李鸿章操作得好,绝对是一笔重大的政治资本。

不过还是第一次签约的李鸿章、周馥等人,都没有注意到的是,无论是合同的中文版还是英文版,通篇都没有提到过“大清国”,而只有江苏巡抚府或者两江总督府,甚至是李鸿章个人。

而对于范德比尔特来说,有了这份协议,家族的铁路计划顿时满盘皆活。

放弃中线太平洋铁路,专心经营北线,而且获得了远东大佬的支持,获得了远东的市场,家族的危机终于解除。

而且被分走的股份仅仅只是北线筑路权的,中线的筑路权依然牢牢把控在家族手中。

只要等到恢复元气,到时候范德比尔特依然可以独揽通往萨拉门托的中线铁路的利益。

最后,对于朱富贵来说,大明获得了一条能够向东部地区倾销商品的铁路。

而且爱达荷州以西铁路完全都在大明的控制之下,因此也没有被倒灌的风险。

通过这条铁路,朱富贵可以直接向南方州运送军需品了,可谓省时省力。

当然,更重要的是,朱富贵还将获得20万优质的大明子民,以及一支东太平洋无敌的舰队。

而获得这一切所需要的付出的,仅仅只是1.3亿人民币而已。

就是这1.3亿,还是分期付款的,一年半之后,鬼晓得还用不用再付这笔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