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 > 第294章 大儒和龟公

第294章 大儒和龟公

1840年,英国人带着坚船利炮而来时,时隔百年,再次听到洋人的消息,这天可早就变得不一样了。

而如今,当第四大明帝国重新出现在这个世界上后,慈禧之流终于舍得在奢靡的生活,和无尽的内斗之余,抽出那么一丁点时间研究起了大明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情。

毕竟洋人要的是银子,这明人,要的可是他们的命啊!

·

李莲英取出一份过期一个半个月的《大明时报》,用唱戏一样的尖嗓子念给慈禧听。

听着听着,慈禧的眼皮子就耷拉起来,差点没睡着。

毕竟她杏贞也是女人。

绝大多数女人对于宫斗有兴趣,但对于工业发展、科学技术则是一点兴趣都没有。

无奈,她只能又点了一支烟,猛吸一口,继续强打起精神。

“下面说道,富贵种猪好,富贵种猪妙,用富贵猪配种,请找张翼德种猪场……”

“哈欠!”

慈禧终于忍不住了,一拍桌子,怒道:“小李子,你莫不是在消遣哀家,专挑无用之事读?”

李莲英擦了擦额角的冷汗,连忙翻过一页,又念叨:“新鲁钢铁集团在富贵陛下的坚强领导下,始终抓牢安全生产这根弦,在今夏事故高发期,实现月产钢材5万吨,事故0发生……”

“等等,你等等!”

慈禧问道,“5万吨钢?这多不多?北直隶一年产多少钢来着?这钢就是熟铁,对吧?”

李莲英再擦冷汗。

他一个山东老农的儿子,哪懂这个啊。

新鲁不是鲁,他连新鲁是个啥都不知道,啥叫吨,他同样也不知道。

李莲英只能打哈哈道:“主子,奴才就是个伺候人的,这些怕是得工部大儒才知道,不过奴才知道,河北直隶有3000万人,一人一个唾沫星子,也能将那些个明贼给淹咯!”

“就怕是北直隶的这些杀才靠不住!”

慈禧皱皱眉头,心想五万确实不是什么了不得的数字,我大清富有四海,哪个不是以万万,以兆计的。

想来这5万吨钢不过是大清的零头罢了。

真正叫人担忧的,还是伪明的狗皇帝蛊惑汉民人心啊!

这时候李莲英左翻右翻,总算见着一个自己看得懂的新闻。

“新津农垦建设兵团夏粮生产再传捷报……据农业专家晓组织测算,今年夏小麦预计亩产可达750斤!”

“哈哈,主子你听,这明贼可真是乱放炮仗,小麦能亩产七百多斤,他咋不吹能产一千斤呢!”

李莲英一时之间想到了自己的山东老家。

如果真有亩产700多斤的小麦,山东也不会连年闹荒了吧……

山东不闹荒,也就不会有捻子,没有捻子,自己就不用入宫割掉那个小东西了……

想着想着,李莲英一时感慨万千,不知自己如今是祸是福。

慈禧虽然完全不懂农业生产,但听自己的心腹小太监这么说,心中也是大定。

看来果然如自己所想,这所谓的大明国也不过是和当年郑明一样,是一股孤悬海外的海匪罢了。

这些明人也真是的,两百多年了,还改不了虚报战功的传统。

还是我大清实诚。

八里桥说是击毙洋兵3员,那就是击毙洋兵3员,可不会吹嘘武功!

如果知道慈禧此刻的想法,朱厚照一定会揭棺而起,有一句妈卖批要讲。

总之,数月前大明复辟的消息传回北京,北京城的爷们可是风声鹤唳了很久。

今天传说明军到了塘沽,明天就又说那个德武皇帝已经在凤阳祭祖了。

但是过了小半年,度过初时的恐慌后,迟迟不见明军的影子,人心这才算慢慢安定下来。

如今看来,应该是多虑了。

当年那郑成功、郑经号称拥土千里,但实际上呢?

台湾那破岛还没有福建一府的人多。

慈禧又听了两三份报纸,里面说的都是工业、商业、农业方面的事情,夹杂着一些新型装备的战恐介绍。

只不过,慈禧完全听不懂,无知者无畏。

总得来说,她想要听到的,大明有兵员几何,有岁入多少万两,有战马多少万匹,有鸟枪抬炮多少万杆,这些数据她是一样没听着。

怪只怪长法战争打响之后,长州藩这边也没有了新的报纸,慈禧没有看到7月份关于大明国庆阅兵的特刊吧。

不然她应该就没有一边抽烟,一边坐着软轿前往养心殿会见大臣这么惬意了。

清朝皇帝一般每周两三次上朝议事,但并不是那么正规,与之前的朝代相比,清朝其实没有一早就聚集官员站班议事的制度。

康熙朝曾沿袭有“御门听政”制度,冬春季早六点,夏秋季早五点,先在乾清门,后来改在太和门听政,多少有早朝的味道。

不过到了咸丰朝,“御门听政”就被取消了。

如今同治皇帝基本只是个傀儡,由两宫太后,尤其是慈禧垂帘听政。

听政的地点在靠近西六宫的养心殿暖阁。

不过今日不是上朝的日子,慈禧是来与自己的政治盟友碰头的。

今日慈禧与李鸿藻、倭仁等理学清流领袖所密谈的,主要是恭亲王府反扑的事情。

这些日子以来,鬼子六借着明国复辟之事,恐吓朝廷要在天津重启洋务,扩建同文馆,聘请洋人教官训练新式军队,并找靠谱的中间商,再次购买西洋舰队,以便出海剿灭伪明逆贼。

·

说实话,鬼子六说的这些慈禧还是蛮认同的。

她又不是真的傻,不知道洋枪样炮厉害,当年剿灭郑明靠的还是施琅这样的降将呢,依靠洋人剿灭这股新明也并无不可。

而且经历过木兰秋狩,被洋枪样炮追地远遁热河,慈禧也是很清楚洋枪样炮

义和拳、红灯照的大师兄大师姐那一套还没给她洗脑呢!

有人觉得慈禧这样的顶级封建统治者是不可能相信大师兄大师姐那套刀枪不入的戏码的。

这可就大错特错了。

中国自古以来信这一套的君主如过江之鲫,便是后世科学昌明的80年代,也一度全民陷入气功热之中,其中也不乏领导干部。

不过慈禧迷信归迷信,但洋枪样炮也是想要的。

其实不光是她,甚至就连倭仁、李鸿藻等理学清流,又哪里不知道洋枪样炮的犀利呢?

所谓“以忠信为甲胄,礼仪为干橹”,并不是说真的要学宋襄公,他们头还没那么铁。

君不见,阿拉伯虔诚的王爷们,一个个采购兔牌武器都采购得飞起吗?

但问题是……

他们可没土豪国那些石油王爷那么有钱。

“太后娘娘,今日并无外人,老夫也就直言了。”文渊阁大学士倭仁忽然开口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