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 > 第426章 介味不对

第426章 介味不对

普鲁士军人乘坐装甲列车开入梅茨,开入阿尔萨斯和洛林,甚至开入巴黎的场景在俾斯麦脑海中久久盘旋。

他甚至有一种冲动,立刻给威廉陛下发去电报,要求重新审视普明关系,将明国提升到仅次于意大利的重要战略伙伴关系上来。

意大利可以在欧洲本土牵制法国人,大明却能够提供大杀器级别的战术武器。

这两者对于普鲁士都是极其重要的盟友。

不过作为一个老辣的外交家,俾斯麦很好的隐藏住了心思,同时还不断叮嘱随行的容克军官们,不要把对装甲列车的渴望写在脸上。

因为俾斯麦知道,把握不住情绪的外交官将会在谈判桌上处于不利地位。

简单来说就是,舔狗不得好死。

这不仅仅是男女感情中的至理名言,也是大国外交中的常态。

小国,如阉割后的日韩,或许能够靠舔舔出一个未来。

但是大国注定是舔狗不得好死的。

因为你舌头太大太粗糙了,人家要杀狗吃肉,才不要你来舔掉一层皮呢!

不知不觉中,就连俾斯麦自己都没有发现,他此行的外交目的已经从“确认明国的结交价值”,变成“争取不要做大明的舔狗”了。

而这,还只是朱富贵陛下给他准备的大明十日游中的一点开胃小菜罢了。

作为大明皇帝,朱富贵自然不会去新津接待俾斯麦,所以后者在新郑换乘之后,不停靠新津站直接前往了凤都。

凤都火车站位于凤都西郊北部。

这是因为,这个时代火车的客运功能只是其次,它最重要的作用是大宗货物的运输。

而凤都工业区整体位于目前城建区的西北(如图)。

将火车站建在这里,在最大程度保障工业区货运需求的同时,也尽可能照顾了凤都市民的出行需求。

所以俾斯麦所在的火车必须要整个穿过凤都市区才能靠站。

如今的凤都,人口已经超过90万了。

全大明1/8 的人口居住于此,是大明无可争议的第一大都市。

90万人口规模,放在后世别说是首都、省会了,就是许多大县城人都比这多。

比如说山东菏泽曹县666的总人口就有170万。

不过这个人口是全县人口,真正住在曹县县城的也只有**十万。

所以凤都的人口如今1曹。

放在这个时代,这绝对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的体量。

凤都的人口已经接近纽约的1/2,伦敦的1/6,与孟买相仿。

也就是说,凤都的人口也1孟。

此时普鲁士首都柏林的人口其实并不比这少。

在得到柏林之后,历代普鲁士君主都注重柏林的建设。

所以如今的柏林人口也在100万上下。

所以刚刚驶入凤都的时候,俾斯麦有那么一瞬间仿佛自己回到了柏林(如图)。

柏林,那可是倾注了多少代普鲁士人的心血啊!

可大明得到这座城市才多少时间?

不,大明还不是像普鲁士那样“得到”这座城市的,而是凭空在一片白地上建造出来这座城市的!

“赵先生,我能把窗户打开吗?”俾斯麦问道。

赵阿千点点头:“不过宰相先生你得小心点,不要把头伸出去。”

火车进入凤都市区,其实已经开始减速了。

目前的速度只有30公里每小时了。

但即便如此,俾斯麦如果伸出脑袋与什么异物碰撞,差不多就可以变成刑天了。

别说是俾斯麦这样的中老年人,就是那些开了挂的阿三,以前挂车的时候,每年都会死上不少人。

那个火车的速度就和现在的“狻猊号”差不多。

俾斯麦点点头,伸手将窗户打开。

他已经做好了准备,不过想象中的大都市的味道却并没有传来。

俾斯麦皱皱眉头,对着窗户再次猛力一吸,却依然没有闻到粪便的臭味。

这味道不对啊!

柏林、巴黎、伦敦,世界上的大都市他哪里没去过。

因为人口密度高度集中,人类的排泄物、大型畜力的排泄物,还有各种工业和生活污水汇聚成为浓烈刺鼻的气味,这才是大都市的标志吧?

由于铁路两旁栽种了大量的防噪树木,俾斯麦只能隐隐约约看到远处的高楼大厦,却无法看清路面上清一色的汽车和脚踏车。

畜力在大明当然依旧是重要的工农业动力补充。

比如之前从法兰西军队中俘获的夏尔重型挽马就被拿来研究繁育大明的重型挽马了。

这些马可以牵拉火炮,在崎岖地形有特别的优势。

而且马的步宽要比牛小很多,而且夏尔马挽力也比大部分耕牛大得多。

大明美洲地区是用不上这玩意儿,毕竟梯田可以开,但没有必要。

不过在日本还是有点用的,大明给日本的定位是特色农场和血汗工厂。

本身就那么点平原都拿去建富某康了,剩下的作物肯定得种到山上去。

故而大明各地的养马场其实还是有一些的。

甚至在有些城市,骡马车还是重要的交通工具。

不过在首善之地凤都,早就已经禁止骡马车上牌了。

其他大城市,如新沪、新济等,也在逐步推进这一政策。

所以无论俾斯麦再是如何吸气,进入他鼻腔的也只能是随着靠近工业区而越来越浓厚的煤烟味道。

在一阵猛烈的咳嗽中,俾斯麦不得不关上了窗户。

其实朱富贵还是比较注意环保的,不过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先污染再治理几乎是大明唯一的选择。

比如说,将工业区放在城市的西北边就很无奈。

因为每年夏季,凤都都会刮西风,,届时必然会有一部分工业尾气被吹到凤都上空。

而凤都的东面是新津、西雅图大公国,再往东就好死不死的是雷尼尔山脉,形成了一个盆地结构。

也就是说,凤都的地形其实与北京很类似。

只要继续发展大工业,凤都迟早也会和曾经的北京一样,出现可怕的雾霾。

但朱富贵也不可能不把新凤工业区放在那个位置。

因为矿场就在那里,工业原料就在那里。

而且凤都现在这九十万人口大部分都是壮劳力,他们需要大量的工作岗位。

发展工业无疑是最好的出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