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 > 第806章 败天半子(2合1)

第806章 败天半子(2合1)

当刘锦堂宝剑出鞘,而对面如同狗熊一般的尼古拉那维奇惶惶惊恐的那一刻,夏志新甚至有一种少年袁本初在董卓面前拔剑,高呼“吾剑未尝不利”的既视感。

这个例子虽然不太对劲,但如此少年英雄,难怪楚王爱之尤甚啊!

刘锦堂亮剑的意思很明确,已经在大明手上的东西,不要拿来谈,任何大明嘴里的肉,都不是谈判的筹码。

当然,刘锦堂走的是大炮公理的路线,得出叶尼塞为华夏故土的结论。

但哪怕走文化路线,说叶尼塞是大明故土同样也是一点问题没有。

先不说蒙元那边的法统,单说叶尼塞地区的所使用的叶尼塞语,在语言学上就被认为是北美印第安语与汉语中间支。

殷人乃华夏遗脉,殷土乃华夏古有领土,这是大明立国的根基之一,统治北殷的法理依据,也是大明版本的政治正确,不容怀疑。

想要将这一点在学术上彻底形成逻辑闭环,叶尼塞语这种兼具华夏语言与印第安语特点的中间态语言,自然是最好的证据。

通过研究叶尼塞语,可以自然而然地得出,华夏与殷人必定有着共同祖先的结论。

至于那个祖先到底是谁,那就可发挥的空间就大得去了了。

所以对于这快地方,身为学术型官僚的夏志新也是志在必得的。

此时,双方剑拔弩张,空气中似乎也有火星正在爆发。

仿佛一个不慎,一场谈判就要演化为一场火并。

好在这时候一直没有什么存在感的伊丽莎白女王当起了和事老,出言援场。

“尊敬的客人们,时候已经不早了,我为大家准备了丰盛的晚宴,大家享用过后再谈吧!”

明俄双方也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刀剑入鞘,各自冷哼一声,表示给女主人一个面子。

匈牙利厨子的水平还算不错,勉强没有堕了诸夏远房的名头。

尤其是匈牙利牛肉汤和最负盛名的土豆炖牛肉,让人在寒冷的秋天感受到了无比的满足。

吃饱喝足后,明国代表团也好,俄国代表团也好,显然没有放松休息的打算,全都再一次齐聚谈判桌前,开始了新一轮的唇枪舌剑。

艰苦卓绝的谈判,尤其是涉及到各自核心利益的谈判,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持续数日那是常态。

如果一方上来三下五除二就答应了所有条件,另一方反而会怀疑对面的诚意。

那样得来的条约,和茅坑里的废纸无异,就是用来撕毁的。

相反,满地烟头,房间里烟雾缭绕,漫长的沉默,或者不停的吵嚷,拍桌子,瞪眼睛。

甚至如美帝那样没有教养的家伙,还喜欢在谈判陷入僵局的时候,折纸飞机或者揉纸团砸对方的谈判代表。

这些才是富有诚意的谈判的常态。

而这一次大明也好,俄罗斯也好,双方都真的不想再打了,双方都是富有诚意的。

·

当年朱富贵与阿布杜勒、威廉一世在新沪进行三皇谈判,三方的共识远大于分歧,所以整个谈判的过程相当愉快且高效。

就算是类似印度利益切割那样各有算盘的部分,因为根本就是讨论完全没有影子的利益,大家也算是相互谦让了一番,很快就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总得来说,那场谈判历时只有四个小时,还没有太多口水仗,但三位君主都已经感到精疲力尽了。

相比之下,这一次大明与罗刹国的谈判显然与友好会盟没有一毛钱关系。

这就注定了,这场谈判是一场脑力、意志力,也是体力的较量。

在接下来的整整五天里,大明-西楚代表团与罗刹国代表团进行了一条一条河,一座山一座山,一个峡谷一个峡谷的,马拉松似的的谈判。

谈判线也正在快速的向莫斯科飞奔而去。

谈判这种东西,本质上与摊贩砍价是一样的。

讲究一个漫天要价,落地还钱。

当尼古拉那维奇大公抛出的第一个两国边界是叶尼塞河,而不是贝加尔湖,更不是他们所谓的“阿穆尔河”也就是黑龙江的时候,其实已经暴露沙俄的色厉内荏了。

他们连漫天要价的胆量都没有,凭什么能掌握谈判的主动呢?

按照事后《莫斯科消息报》的说法:

第一天,踌躇满志的尼古拉那维奇大公正在与卑鄙可笑的契丹人讨论叶尼塞河流域的归属问题;

第二天,智珠在握的尼古拉那维奇大公正在与贪得无厌的契丹人探讨将鄂毕河作为两国边境的可行性;

第三天,疲态尽显的尼古拉那维奇大公与盛气凌人的明国人正在协商在乌拉尔山脉上修建长城的可能性;

第四天,无耻无能的卖国贼尼古拉那维奇正在考虑退至伏尔加河以西;

第五天,伟大的大明帝国将在顿河平原建立绿色环保的畜牧业特区!

……

当然,实际中的谈判当然不会这么顺利。

“不行,绝对不行!”

尼古拉那维奇大公愤怒,但是疲惫地咆哮着:“无论是伏尔加河还是顿河,都是我们罗马……都是我们斯拉夫人的传统疆域,怎么可能划出一半或者1/3给你们契丹人!要知道,从伏尔加格勒到莫斯科只有950公里!”

“从西楚王都撒马尔罕到伏尔加河也只有1000多公里!”

夏志新也不毫不示弱,“楚王的第7混成旅,以及的大明神州都指挥使司的第75、77装甲师,只需半个月,就能用伏尔加河的河水清洗坦克的履带!”

“你们这是在吹牛!是在对伟大的俄罗斯,啊不,是对伟大的罗马帝国进行战略讹诈!”

尼古拉那维奇大公大喊道,“冬天的西伯利亚根本无法行军,等到明年春天,你们的坦克将全部沉没在东欧平原泥泞的泥沼里!”

刘锦堂脱下了解放鞋,将臭烘烘的脚丫子直接架在了俄国人的面前:

“你们看,当年我们湖南人就是靠着这样的铁脚板,从浙江走到了西域,又从西域走到了呼罗珊。

本将军就不信,就算没有了坦克,我们就走不到伏尔加格勒,走不到莫斯科和圣彼得堡!”

对着夏志新,尼古拉那维奇还能咋呼咋呼,但对面刘锦堂,他这几天里已经被这个胆大妄为的年轻人折磨得没脾气了。

他无力地瘫坐下来,嘴巴张了又闭,闭了又张,最后用几乎是带着绝望的声音道:“伏尔加上游的彼尔姆边疆区、乌德穆尔特地区、还有鞑靼斯坦我们可以商量……”

鞑靼斯坦的首府就是大名鼎鼎的喀山。

这座城市是当年伏尔加大公为了抵御蒙古人所建造的一处堡垒。

金帐汗国分裂之后,这里成为了鞑靼人的地盘,成为了喀山汗国的首都。

直到嘉靖年间,俄国人才占领了这里。

众所周知,鞑靼人是蒙古人的奴隶,而蒙古人,如索特那等,是大明忠诚的舞蹈演员和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

所以大明越过乌拉尔山脉,收复鞑靼斯坦当然是合情合理,符合国际惯例的事情。

当然,更重要的是,夏志新曾经听万岁爷说过,在鞑靼斯坦有石油!

石油啊!

那可是大明帝国未来一百年赖以生存的命脉!

在过去两天时间里,夏志新一直试图迫使俄国人让步,将这块土地割让出来。

但说到底,喀山距离莫斯科的距离,就只有700多公里了。

这个距离说短吧,确实没有短到让人觉得莫斯科一夜之间就会插上日月旗,但要说长,对于明俄这样体量的洲际大国来说,确实太短了一点。

700公里相当于后世北约最西端到莫斯科的距离。

也无怪乎,后世俄国人不得不对北约的进一步东扩反应如此剧烈了。

好在这个年代没有短程导弹,尼古拉那维奇对于700公里的距离尚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至少相比大明方面一开始主张的蒙古人与匈人的古牧场——顿河平原,失去鞑靼斯坦对于俄罗斯人来说,算是稍微能够接受的事实。

尼古拉那维奇痛苦地捏了捏鼻根,慢慢站了起来:“我需要给沙皇陛下发一封电报……希望我能说服陛下吧……

总之,伏尔加格勒、里海西北岸以及外高加索,是我们俄罗斯人的核心利益,我们绝对不会谈判,你们不要再逼我了!”

五天的马拉松谈判下来,尼古拉那维奇大公是真的已经没有精力去纠结亚历山大二世的尊号到底是奥古斯都还是凯撒了。

“哎呀哎呀,瞧你说的,老夫也不是什么强人所难的人嘛!”

夏志新微笑着,递上起草好的合约,

“大公先生,请不要这么丧气,往好处想,贵国乃是东罗马正统,莫斯科也好,圣彼得堡也好,不过是一个塞外羁縻之地,不要看得那么重嘛!”

“希望你们说话算话,承认我国东罗马帝国的合法身份,同时在我国重铸东罗马帝国的尤过程中,收复希腊这一核心领土和安条克这座圣城的正义行为给予支持。”

“我们当然会承认你,伟大的东罗马帝国……并且不会阻挠你们恢复先祖的荣光……”

夏志新微笑着说道,“至于说罗马两次覆灭的罪魁祸首,来自东方的游牧民族,你们就放心好了,由我们大明来驻守喀山,罗马东境再无忧矣!”

尼古拉那维奇的脚步明显一顿。

他显然想到了十六年前,他刚刚担任俄国外交大臣,主持沙俄与满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的那段时光。

“由我们俄罗斯帝国驻兵阿穆尔滨海地区,你们大清国再也不用担心英法联军从日本海登陆了……”

昔年之言,言犹在耳。

今天再次听见,心中却是如此苦涩。

尼古拉那维奇伛偻着身子,缓缓走向电报室。

为了确保这次绝密的会谈得以顺利,格劳丽亚酒店铺设了两条独立于布达佩斯电报网的线路,专供谈判双方使用。

尼古拉那维奇等人一走,夏志新与刘锦堂、赵喜柱几人相视一眼,全都哈哈大笑起来!

“我们胜利了!”

刘锦堂赤着脚,笑得像是一个孩子,“我们超额完成了陛下嘱咐的任务,老毛子终于屈服了!”

“毅斋,此次谈判你当居首功啊!”

夏志新拍着他的肩膀,“要不是你,那头大狗熊肯定还要垂死挣扎一番。”

赵喜柱也开心的道:“万岁只是希望能以乌拉尔山为界,但我们起码多争取了二十万平方公里,这可是一个湖南的面积啊!”

虽然大明已经足够大了,三千万平方公里只是没有算上西伯利亚等地的严重低估,如果算上各个藩属国,林林总总很可能已经超过五千万,奔着六千万去了。

但谁会嫌领土多呢?

真当朱富贵陛下不爱土地,马老板不爱钱?

马老板不爱钱那是他有更“高”的志向。

我大明皇帝朱富贵能有什么高远的志向?

不就是给华夏子孙多争取一点生存空间嘛……

五千万增加二十万,那也是增加了0.4%的国土啊!

然而,就在夏志新等人欣喜地想要打开一瓶富贵可乐庆祝的时候,尼古拉那维奇忽然一个狗熊冲刺,手舞足蹈地跑回了谈判室。

“沙皇这么快就回电报了?”

夏志新皱起了眉头,觉得不太符合常理。

“不,我的契丹……啊不,是我的大明朋友!”

尼古拉那维奇明显放松了下来,他优哉游哉地坐在了沙发上,让侍者点上一支雪茄,“夏教授、刘将军、赵都督,我认为,我们需要重新谈判我们两国的国界问题……”

“怎么回事?是沙皇不同意?难道他想要在战场上承受我们大明的怒火吗?”刘锦堂质问道。

尼古拉那维奇将雪茄放下,认真的道:“我们不想与明国发生战争,刘将军,我承认你们湖南人打仗非常厉害,即便是最优秀的哥萨克也不是你们的对手,但是……”

“报!”

就在这时候,大明方面的通信员也跑了过来。

很显然,有什么重要消息,沙俄方面早大明几分钟得到了消息。

夏志新连忙接过了电报纸,上面只有短短几个字,但他看完之后,长叹一口气:“老夫终究还是败天半子啊……陛下常说,宁战强敌,不盟豚友,此言得之……”

“祭酒,发生什么事了?”

赵喜柱和刘锦堂连忙上前问道。

“你们自己看吧……”

夏志新摇摇头,将电报纸摊在桌子上。

只见上面写着六个大字:“意大利跳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