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 > 第814章 神秘的凤都政治经济学院

第814章 神秘的凤都政治经济学院

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朱富贵对于俄罗斯民族的感情很复杂。

客观来说,即便有朝鲜战争的因素,但苏联老大哥给予的156个工程确实是人类历史上最无私的技术转移。

但与此同时,俄罗斯人也是近代历史上对中国伤得最深的民族之一。

好在不管怎么说,苏联的恩情,肯定是算不到这些帝俄精英的头上。

平民出身的巴浦洛夫等人暂且不论,玛利亚他们妥妥都是白俄份子,是要枪毙的。

不过就算他们是老大哥的人,朱富贵也不是什么国际主义者,不可能对他们倾囊相授。

只是不得不承认的是,俄罗斯这个民族尽管平均智商堪忧,却每每能出一些很厉害的人物。

有一种流传很广的说法,俄罗斯就是一小撮精英带领一群傻瓜前进的国家。

换而言之,如果大明能影响他们的精英,就能控制他们前进的方向。

朱富贵倒是不奢求有朝一日双头鹰罗马旗从君堡落地,这个低配罗马随之分崩离析,但如果能将双头鹰的爪子拔掉,喙锯掉,飞羽剪掉,让它变得人畜无害,偶尔还能卖个萌,那就最好不过了。

……

就在明俄一揽子协议签署的时候,一架马车正在安庆的小道上飞驰。

“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

“连长,我们这是北上吧,不是去南边……哎呦~~”

李卫明用力拍了一下同伴的脑瓜子,“意境,意境懂不懂?”

“意境也不太对吧,那歌不是岳王爷被狗皇帝召回临安时唱的吗?你现在是让咱万岁爷安排转业深造啊……哎哟,不要打了,再打就笨了~~”

说到这事李卫明就来气,但气也不能朝万岁爷发不是?

也就只好用力发泄在陪自己探亲的警卫员张博山头上了。

李卫明是大明南洋都指挥使司的一名连长。

确切的说,是前连长。

从上个月开始,李卫明就已经退出现役了。

在解放加尔各答的战役中,李卫明让英鬼印畜的流弹给打伤了肺。

之前他还笑话老战友打缅甸的时候,被班加罗尔大公的粪便大军偷袭,不得不去倭岛疗养放松的事情,没想到自己也中招了,而且伤得更加严重,差点把小命丢了。

手术是李公公的爱子李复明主任给做的。

虽然只是战地医院,条件非常简陋,但靠着不要钱的抗生素和营养针,李卫明还是侥幸活了下来。

只不过,没了一个肺。

肺啊,肝啊,肾啊这些器官有强的代偿能力。

失去一个肺,另外一个肺的储备肺泡将会被激活。

加上李卫明的身体素质相当不错,底子好,没了一个肺,肺功能只损失了20%。

平时根本看不出来,可一做剧烈运动,李卫明便喘得厉害,远远没有以前的从容。

作为一名一线指战员,这当然是致命的。

指挥使司里面,考虑到李卫明的实际情况,打算将他调往清闲一些的后勤部门,好好将养身体。

但在要强的李卫明看来,这不是要了他的老命吗?

他偷偷找了个机会,凑到莫白指挥使跟前诉苦,希望能够回到前线,哪怕是重新当回一级军士长呢。

但莫白哪能同意啊,这是拿自己的命不当命。

而且这也是对战友不负责。

不说是指挥官了,就是士兵如果在作战时掉队了,那也是让战友陷入危险之地。

皇家陆军可是讲究三三制的!

当然,莫白虽然是个杀胚,但对自己人还是非常好的。

不会这么直白地和李卫明说,要照顾他的感情,只是暗中点拨了一下。

李卫明一想,确实是那么回事。

战友将后背无条件地交给自己,自己可不能把人家坑了。

恰好那时候,大帅府颁布了新的伤残军人优抚政策,李卫明一琢磨,得,咱也别留在部队整天自怨自艾了,干脆听从万岁爷号召算了。

就这样,李卫明自愿申请退出现役。

当然,对于这样在战争中受伤的军人,朝廷给的待遇是相当丰厚的。

不但在凤都拥军坊分配了高一级的房子,终身享受免费医疗,还按照级别,给予每人3000至5000大明元的一次性补助,以后每个月还有20元的津贴。

逢年过节,另有慰问。

与此同时,没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伤残将士,朝廷将安排合适的岗位,鼓励再就业。

李卫明就属于没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那一类。

丧失了20%的肺功能,虽然行军打仗不行了,但投戎从笔还是可以的。

李卫明在部队夜校的时候成绩就十分出色。

也正是靠着这股子拼劲,他才能从一个普通士兵成长为大明皇家陆军的连长。

这次,在莫白的争取下,他获得了一个的保送名额。

是个什么学校,李卫明还真没听说过。

如今大明立国也有15个年头了,教育体系日趋完善。

要说大明的顶尖学府,第一名肯定是腾龙山国子监。

这是毫无疑问的。

但若说第二学府是哪里,可就不好说了。

凤都工业大学,这是德武三年就建成的学校,老牌子,很硬。

新沪大学、新津水师大学堂、新鲁矿业大学等等,也都是每年科举的热门学堂。

还有新渝棉花学堂、新秦文化传媒学院、新穗船舶学院、凤都炮兵学院、江户农业大学、马尼拉橡胶工业学院,这些专业性很强,毕业后找工作很吃香的学堂,也极受考生欢迎。

当然,近些年神州光复,神州的现代化教育也有所发展。

如以之前鬼子六创办的天津通文馆为前身的大明天津大学堂,以及毗邻皇家陵寝的金陵钟山学院,这些年也很热门,上升势头很猛。

不过暂时来说,它们的分数比起殷洲的学堂还是要差上老不少。

毕竟这年头,殷洲的生活水平那确实要比神州强多了。

殷洲是一片白纸,从头规划,每个城市都整整齐齐,漂漂亮亮的。

而神州,哪怕是最先起步的金陵与天津,经过十年发展,如今也只不过勉勉强强比肩伦敦、巴黎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