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 > 第827章 “工人力量”号

第827章 “工人力量”号

作为一个现代人,恐怕很难理解十九世纪时,拿破仑三世在俄罗斯贵族眼里的地位。

虽然波拿巴家族比起比起最正统的波旁家族要差一些,可那也是法兰西皇帝啊!

法兰西是几个世纪以来,欧洲艺术与文化当之无愧的心中,巴黎是所有小资产阶级心中理所当然的应允之地!

后世那些巴黎老娘娘庙顶子被烧时云哭丧的“今夜我们都是法国人”,与十九世纪的俄国精法相比,根本提携都不配。

很长一段时间内,俄国上**英才是真正的法兰西云孝子。

所以,除了玛利亚有些心里准备以外,其他俄国留学生看到昔日高高在上,被视为贵族典范的法国皇帝居然身着一身漂亮工装,练就一身精壮的腱子肉,以工人爷爷的形象出现在宣传海报上时,无不震惊得无以复加。

合影!

必须得合影!

这是值得吹嘘一辈子的合影啊!

莫斯科那些土包子,还在以拿破仑与欧仁妮夫妇的御用品为荣,我们可是已经能与拿工一道合影了啊!

尼古拉斯的照相机成为了最热门的道具。

一张胶片从原先的一根大后门混合香型香烟,直线飙升至500卢布。

价值远远超过了鸭子仙人亲手表演的一顿火车快餐!

但即便是这样,最终还是有好几个小贵族子弟没混上合影。

尼古拉斯的胶卷用完了。

这很快让他后悔不已。

因为随着一声嘹亮汽笛声,凤都地铁三号线的地铁列车出现在了隧道尽头。

象征着全世界城市交通的最高水平,凝聚着拿工十年来心血的“工人力量”号展现在了众人眼前。

它同以往的蒸汽机火车完全不同。

没有滚滚的浓烟,没有笨重的声响,那声汽笛也不过是致敬传统火车而已。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条投入实用的电气化列车。

之所以是第一条投入实用,而不是单纯的第一条,这是因为早在德武七年,也就是第一届奥运会召开那一年,大明皇家铁路局就在新钦的国际贸易展览会上展示过相关技术了。

甚至是一直摸着大明过河,积极山寨大明产品的德意志帝国,也在三年前实现了实验室中的电气化铁路试验。

德国工程师卡尔·海因里希·冯·西门子与他的团队设计出了一条长约300米的椭圆形铁路。

该铁路轨距1m,由150V的外部直流电源经第三轨供电,以两条轨作为轨道回路,电力机车只有945kg。

大明掀起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显然要比美国人搞出来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更加猛烈。

德国人的成就因此比起原本的历史要了整整5年,那本该是在1879年的柏林贸易展览会上才会出现的展品。

只可惜,因为大明提前引爆的世界大战,导致煤炭资源还算丰富,且一切以战争为最优先的德国政府并没有积极跟进这一技术。

目前铁路电气化依旧只停留在西门子公司的实验室里。

但与此同时,大明早就沿着正确的道路,在技术积累上一日千里。

在凤都地铁三号线上,使用了16kV工频单相交流电的电气化轨道。

预计在未来两年内,地铁一号与二号线也将全部改装完毕,实现电气化运行。

·

如巴浦洛夫这些土包子也就罢了,不少俄国贵族子弟是去过伦敦、巴黎,并因为好奇坐过那里的地铁的。

说实话,地铁这种穷人的交通工具给他们的印象并不好,或者说是极度恶劣。

脏乱差,阴暗晦涩,老鼠蟑螂在屎尿之间穿梭,这些也到罢了。

最要命的是,每当地下火车隆隆作响,燃煤锅炉产生的废气烟尘弥漫在狭小的地下空间里,几乎能让人咳嗽地昏过去。

但大明的地铁根本没有这样的问题。

干净整洁的环境,让即便是尼古拉斯这样的“上等人”都有些自惭形秽。

他看着窗明几净的列车内部,局促地在站台上来回摩擦自己的鞋底,生怕鞋底从斯拉夫平原带来的污泥踩脏了那漂亮的地面。

好在收了一些好处费的巡查员李四及时掏出精神注入棒,一棒子用力抽在尼古拉斯屁股上,才让他在车门关闭前及时上了车。

“多么高级的大明地铁啊!多么文明与乐于助人的大明人啊!”

尼古拉斯捂着屁股,乖巧地扶住一根铝合金栏杆。

单单就是这根栏杆,伦敦地铁拿什么比啊!

难怪就连拿破仑陛下,不,是拿工,就连拿工都以参与这样伟大的地铁工程而感到自豪啊!

谷 “莫斯科就是再过一百年也不会有这样地铁,莫斯科人就是再过一百年,也不会有这么高的素质!”

玛利亚公主斩钉截铁地肯定了堂兄的感慨。

她对于自己的留学之路愈发向往了。

·

从凤都火车站到腾龙山大学城需要经过整整五站,仅仅半个小时之后,玛利亚一行就到达了自己的目的地。

“真是太快了,简直像飞一样!”

“或许只有这么高效的列车才配得上大明的速度吧!”

“如果是莫斯科或者圣彼得堡,肮脏的乞丐和无家可归的穷人一定会用地铺、帐篷,以及他们那些肮脏的排泄物毁掉这一切的!”

“是啊,你看大明根本没有穷人,都是和我们一样文明开化的体面人!”

“几乎每一个大明人都在地铁上读书看报,他们比莫斯科人要好学一百倍!”

“……”

俄国留学生们七嘴八舌谈论着地铁上的见闻,一副与有荣焉的模样,恨不得马上写信给呆在国内的表兄弟们炫耀自己坐地铁的经历。

许多人甚至都已经在心中打好了腹稿。

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自己的腹稿必须推倒重来。

因为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座如同神话世界一般的宫殿群落。

如果说,凤都的市政建设出于实用角度,还有不少类似“李春发楼”那样的钢铁墓碑,那么这里就是真正建筑的艺术。

李春发楼是为了所有持有朱卡的大明公民,提供的政策兜底性福利,旨在满足一般民众的基础生活条件,并非改善型住房。

以能让李春发公公灵活转身为建设标准的李春发楼,由各省布政司统一建设,免费提供给符合条件的大明公民。

这样的楼,对于刚刚从棚户区和乡村走出来的大明人来说,当然是漂亮得不行的好房子。

四四方方的水泥盒子,拥有独立卫生间和厨房,甚至还有一个免费的金属架子以供晾晒衣物。

唯一麻烦的是,习惯了农村和棚户区生活的人,时常会因为乱丢生活垃圾,高空抛洒杂物而被衙役们抓住,并当众实施鞭刑。

但总得来说,对于刚刚脱离赤贫的大明人来说,李春发楼无意是最完美的居所了。

绝大部分殷州出生的第二代移民,童年的记忆都与李春发楼密不可分。

但是客观的说,这种改良型的“赫鲁晓夫楼”确实谈不上什么艺术性,也与中华本土建筑文化没有什么明确的传承关系。

如果夫妻是双职工,又在大明工作了十年以上,那么这样的家庭往往会考虑向皇家储蓄银行贷款购买一套排屋,甚至是别墅了。

这种建筑乍一看有点像是后世日本的一户建,但仔细观察的话,中式风格要比倭式风格大气许多。

尤其是这些统一建造的屋子,都是以现存和古籍中的古建筑作为参考,结合了现代材料学特性修建的,极为漂亮。

当然,目前这种建筑还只在殷洲大规模建造,神州那边的老城改造,还是以李春发楼为主。

等到后面,神州富裕起来,才会循序渐进地推广。

虽说神州的人口密度稍微大一点,但也不可能大过后世的日本。

更何况,大明的西太平洋地区可不局限于那960万平方公里……

鲜卑利亚之类的1000多万领土,虽说是寸土不让的华夏故地,但说实话,就是一片烂地而已,基本可以不做考虑。

但是中南半岛、南洋群岛、缅甸、印度七姐妹邦、除塔斯马尼亚原始野人保护区外的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

这些地方林林总总加起来,总面积超过1400万平方公里。

除了澳洲中部的大荒漠无计可施,老挝、缅北等深山老林开发不便以外,其他的地区如今被称作不毛之地,无外乎是太热而已。

等到空调这一神器普及之后,这些地区的宜居度将瞬间拉满。

那可是1000万平方公里以上的优质国土,可以承载至少六七亿人。

而朱富贵的《建国方略》中,大明在西太平洋地区的总人口约为十五亿,这还是算上朝鲜与倭岛的。

所以,大明公民的居住空间肯定是足够的,至少1/3到1/2的人口可以拥有半独立住宅。

总而言之,李春发楼是基本保障,各种别墅排屋是进阶需求。

但是凤都建筑的美学天花板则是腾龙山大学城。

没错,凤都建筑的美学天花板并非大明皇宫与附属的大元帅府与六部大楼。

虽然后者的规模确实更加宏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