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得到宝物就变强 > 第四百五十一章 试探

三国得到宝物就变强 第四百五十一章 试探

作者:泉山居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2:18:09

第四百五十一章 试探

现在即使张武称王,曹操也拿张武没办法,但张武还要顾及到刘备等人的情绪,毕竟称王就算是自立了,就不再承认大汉朝廷了,势必会造成内部不团结,因为天子尚在,大汉也没有灭亡。

作为一个穿越者,张武其实对这些虚名并不在意,只有真实的权力才是最实惠的,但张武并没有立刻表态,他想利用这件事来试探一下,看看他的下属们都是怎么想的。

最先向张武提起这个建议的是法正,这家伙郁郁不得志了好多年,终于投靠了一位明主,不但将他视为心腹,还给了他很高的地位。张武得到益州后,立即就任命法正为蜀郡太守和车骑将军府军师,让法正一下子就进入了高层序列。

太守就算是高级官员了,尤其是蜀郡这样的大郡,而军师这一职务更厉害,因为张武手下的军师可不单单是个虚职,那是可以领兵的。

张武集团内有个惯例,如果不是张武亲自领兵出征,往往会以军师节制诸位统兵大将,军事行动上也由军师做最终决定。法正刚刚投靠张武就获得如此重用,怎能不让法正感激?尤其是汉中之战的时候,张武将最重要的任务交给了法正,让从未领过兵的法正节制张任、李严两位大将与赫赫有名的夏侯渊对阵,这是多大的信任啊!

所谓“士为知己者死”,谁对我好我就为谁卖命,尤其是像法正这样恩怨分明、睚眦必报的人,谁得罪了他,他会记一辈子,谁对他好,他就把命交给谁。

董卓那么残暴,但董卓死后还有大家、书法家、文坛领袖蔡邕为他伏尸而哭,就是因为董卓敬重他,曾一日给他升官三级。

现在法正一战成名,立刻就步入天下顶尖军师序列,三十七岁的法正名利双收,自然想让自己的老板再进一步。在法正看来,大汉已经不行了,这天下最终不是归属曹操就是归属张武,而法正对自己的老板非常有信心。

就算大汉依然强盛,法正也不会去信奉什么朝廷大义,因为他现在的一切都是张武给的,那个朝廷和那个天子给了他什么?

法正见张武不表态,多少也能猜出一些他的心思,于是便联络好友张松、李严、孟达等人再次进谏。

张武还是不表态,只是顾左右而言他。

其他益州和汉中的官员也闻出味道,纷纷向张武表达自己的愿望,张武这次来汉中还带来了不少车骑将军府和吴候府的属官,比如一些参军、主簿、从事们,他们都是来自各个州的优秀年轻人才。

结果也不出张武的预料,元老派和江东派、益州派、交州派的人都非常积极,只有原刘备一系的人没有发表意见。

当然了,原刘备一系的人大部分都不在汉中,代表人物关羽、诸葛亮、糜竺等人都在荆州或扬州,还没得到消息,但赵云和陈到在。

赵云知道张武在进行试探,张武也知道赵云知道张武在进行试探,赵云也知道张武知道赵云知道张武在进行试探。谷

但赵云不好表态呀,他既代表不了那一派系,又实在不想表态。

一个人要是身上贴了标签,就很难再撕下来。比如杨修是支持曹植的人,不论他现在怎么想与曹植保持距离,这个标签是被曹丕记在心里了。曹丕称帝后,将丁仪满门抄斩,如果杨修不是被曹操所杀的话,估计在曹丕手上也很难存活。

赵云身上也有标签,他曾是刘备的得力干将,这个标签是不能撕的。有标签你就是正品,是质量信得过产品,即使因为特殊情况而转投他人,你也是有来路有根底的人,别人也能继续放心使用。撕了就是个三无产品,比如吕布强行撕下自己身上的丁原标签,然后贴上董卓标签,后来又把董卓标签给撕掉,于是人们就瞧不起他,张飞就给他起了个外号叫“三姓家奴”。

赵云既不能表示支持,也不能表示反对,因为他对张武是真心的敬佩,不论张武的文治还是武功,不论张武的人品还是为政。张武治下的百姓过的什么样,赵云可都看在眼里,即便文景之治的时候也不过如此吧。

很多次赵云也曾在心中想过,如果这天下交给张武治理,肯定会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这也是他一生的心愿,但他不能说,说了就是对刘备不义,除非刘备先说。

但什么都不说也不好,在关羽、诸葛亮等人都不在的情况下,赵云就代表这一派系的人了,你什么都不说那就是不支持,怕张武产生什么误会。

现在的张武可不是当年缺兵少将的时候了,吸收了江东和益州的人才后,张武手下的谋士武将多的用不过来。

当初面临曹操的大举进攻,张武需要联合刘备来共同抵抗曹操。一方面要借助刘备的大义名分,因为曹操打着朝廷的旗号说张武是叛贼。另一方面就是要借助关羽、张飞、赵云等人的力量,因为当时的张武麾下大将并不多,不足以支撑两面作战。

可以说,刘备一系的武将在帮助张武抵御曹操和孙权的联合进攻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所以现在刘备一系的文武官员基本上都身居要职,位高权重。

没人愿意放弃到手的权力,身为武将更不愿意被闲置起来,孤老于床榻之上,看看抑郁而终的太史慈就知道了。

其实不管赵云也好,还是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人也罢,他们当初追随刘备也不是全心全意要报效朝廷,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想凭借刘备的身份来建立一番功业。因为他们都是处于社会底层的无权人士,而以当时的社会形势来看,出身不好的他们想自主创业是很难的,你没有号召力。

诸葛亮的出身其实也不高,诸葛家族早就没落了,否则也不用费尽心思去四处联姻了。

在刘备拿下汉中后,众将立刻就有了推刘备当皇帝的心思,因为他们想因此而升官发财。在刘备拒绝后,诸葛亮更是直接对刘备说道:“方今乱世之时,四海之内的才德之士,英雄豪杰们之所以舍生忘死地跟着你打拼,其实都是为了攀龙附凤,建立功名。如果你今天不答应的话,只怕会让众人失望。”

刘备当然知道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的道理,所以没有再坚决推辞,而是各退一步,先称王再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