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得到宝物就变强 > 第四百八十四章 楚王

三国得到宝物就变强 第四百八十四章 楚王

作者:泉山居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2:18:09

第四百八十四章 楚王

经过这一番准备,上演过三让三辞的老把戏之后,张武终于勉为其难地接受了群臣的劝进,决定自立为楚王,令谯周挑选吉日良时。

公元215年春,张武于筑坛于襄阳城外,汉水之边,方圆九里,分布五方,各设旌旗仪仗。

文武群臣、各大世家代表皆依次序排列,庞统、鲁肃、张松、许靖、顾雍等人请张武登坛,进冠冕玺绶讫,面南而坐,受文武官员拜贺为楚王。

张武称王之后,封马氏为王后,立长子张明为世子。

随后就是大封群臣,张武称王之后,身份上就不再是谁的臣子,而是一国之主,就可以自由地封属下的官职了。

文臣武将基本上还是原来的官职,只不过他们以前是大汉的官员,现在是大楚的官员。虽然甘宁、关羽、张飞、庞统、徐庶、诸葛亮、祢衡等人现在的级别不是很高,比曹丕麾下的官员级别低,但他们在整个楚国中仍然是最顶尖的。

他们也知道张武之所以没有封三公、大将军之类的大官,是想留着以后称帝的时候再封,而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那些官职最后还不都是他们这些人的?

真正让张武手下的文武官员们兴奋的是,张武称王之后开始封侯了!

古人对封侯的渴望可是难以言喻的,看看西汉时期的李广就知道了。封侯已经成为古人对战功和能力获得认可的一种渴望和志向,成为了古人奋斗的终极目标。

将士们冒着箭矢顶着刀枪,把脑袋别在腰带上出生入死,还不是为了立下战功能获得升职封侯的机会?封侯之后不但自己成了贵族,连自己的子子孙孙都可以受到荫蔽,这正是当代风险最大,收益也最大的买卖。

张武宣布大楚的爵位一共分为五等,分别为“公、侯、伯、子、男”,又分为世袭和非世袭,用于封赏有大功之士,有爵位之人在身份上是“贵族”。又设立三等“勋贵”,分别为“上士、中士、下士”,用于封赏有功之士卒。

世袭的爵位可以子子孙孙传下去,老贵族死后由嫡长子继承爵位,其他的儿子只能分得一些家产,要想当官做贵族就只能凭自己本事了。

非世袭的爵位要减一等继承,比如老贵族的爵位是“侯”,那他的儿子只能继承为“伯”,一代一代递减,最后到“下士”便永远保留。

如果老贵族没有直系后代,可以报经朝廷批准之后,从旁系后代中过继一个传承自己的爵位。

与之配套的是各个等级的爵位所享受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比如可以穿什么样式的衣服,坐什么规格的马车,建造多大面积的房子,一年拿多少工资,能娶几个妾等等。

武人因军功被封为“贵族”和“勋贵”,文人则因学问和官职晋升为“卿大夫”和“士”,这些都是区别于普通百姓的“民”。

大楚国法律规定,非军功不得封候,而军功一共分为以下几等。

第一等军功是开疆拓土,使国家的领土面积得到扩张。当然了,现在与曹魏之间的战争不算,因为这是内战,只有等到打败曹丕,一统华夏之后,再向华夏四周进行扩张的时候,才能算是开疆拓土。

大楚海军现在正在进行的攻略南海便属于开疆拓土。

第二等军功是抵御外族入侵,同样不适用于曹魏。第三等军功是平定内乱,打曹丕应该算是第三等,但在计算功劳时肯定要高一些,毕竟曹丕的势力也不小。第四等军功是剿灭盗匪,这个就相对容易一些了,因为盗匪的战斗力根本没法跟正规军比。第五等军功便是后勤保障,比如征兵练兵、运输粮草辎重、打探敌情等等。

随军出征的军师、文书人员算是同等的军功,只不过在评定功劳的时候肯定不如亲自上阵的将士们。

张武封的第一个爵位便是刘备的“沛公”,世袭罔替,这既是因为刘备是大汉皇叔,也是因为刘备的外戚身份。

沛公是当年刘邦起义时,攻占沛县之后的称号,并不是一个爵位。后来刘邦投靠项梁之后被封为武安侯,鸿门宴之后刘邦又被项羽封为汉王。在这个大汉刚刚灭亡的时候,张武封刘备为沛公也是有特别意义的。

首先便是安慰刘备及原刘备一系人马的情绪,让他们安心、放心。

其次便是还了汉室的恩情,毕竟张武名义上接受过大汉的官职和爵位,也算是受过大汉朝廷和天子的恩惠。现在刘协被曹丕封为山阳公,刘备被张武封为沛公,不管最后哪一方胜利了,大汉宗室至少还能有一个公爵的爵位,可以祭祀宗庙。

既然刘备作为外戚被封公了,那么马家作为张武正妻的外戚也不能差,但公爵是目前大楚的最高爵位,在尚未一统天下之前,张武并不打算给自己手下之人封公。

刘备被封公是因为他的特殊身份,当然了,等张武一统天下登基称帝之后,大楚还会出现“王”这个爵位,不过王爵一般只封宗室。

因此,张武追封马氏兄弟的亡父为公,非世袭。按照规定,这个公爵由马家老大马伯常递减继承,由于马伯常已经病故,应当由马伯常的嫡长子再减一等继承。张武特别施恩,让马伯常的儿子继承了侯爵的爵位。

张武同时封马家的老二、老三、老四为候,这样一来,马家虽然现在没有封公之人,但一门四候,已然是大楚第一豪门了。

然后便是武将们的封侯,陈孙、甘宁、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魏延、吕蒙、蒋钦、朱桓、张任、李严、严颜等大将皆被封侯。

庞统、徐庶、诸葛亮、蒯越、鲁肃、法正、陆逊等军师也都凭军功被封候。

除了刘备之外,大楚现在没有第二个活着封公的,但众将从张武的话中得到了信息,那就是等天下一统之后,开国功臣会被封公,而且功劳大的人会获得世袭罔替的机会。

这个消息使将士们非常激动,自古以来虽然就有“公”这个爵位,但那基本上都是用来封赏宗室的,外姓人一般是不会被封公的,能封侯便是他们最顶级的目标了。

大楚国法律规定,不论是谁,不论爵位和官阶多高,都要根据名下的财产和收入依法纳税,对于偷税漏税者,轻则罚款训斥,重则免职判刑。

这个规定就是为了防止贵族官员兼并土地,侵吞百姓财产。

张武还特别规定,年满十八岁的男子必须服兵役,尤其是贵族和勋贵的子弟,要想继承爵位必须服兵役且考核合格。

当然了,这些贵族和勋贵以及以后的卿大夫和士也有一些特权,那就是可以花钱免除其他徭役,不用自己亲自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