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洪武年间小神医 > 第三百二十章:朱元璋的阳谋

洪武年间小神医 第三百二十章:朱元璋的阳谋

作者:数沙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2:21:01

第三百二十章:朱元璋的阳谋

躺在床上的朱元璋睁开了眼睛,此时的他,只是脑袋有些发胀,腿脚有些难受。

除此之外,倒也没有其他的感觉。

和之前相比,朱元璋觉得自己的精神头要比之前好一些。

陈松站在朱元璋的床边,他看着躺在床上的朱元璋,道:“陛下,您已经睡了好几天!”

朱元璋有些恍惚,他看了看陈松又看了看四周。

这个世界上哪里有人还能知道自己睡过去发生的事?

陈松见朱元璋没有什么大碍,退出了寝宫。

刚刚走出寝宫的房门,站在外面的马皇后和朱标就一脸着急的迎了过来。

朱标来到陈松前面,急忙问道:“父亲他情况怎么样?”

马皇后也是一脸担心的看着陈松,只不过没有询问。

陈松说道:“陛下已经醒过来了,现在情况也稳定了下来。”

喜极而泣,朱标快走两步,往寝宫走去。

马皇后也紧随其后,脚步飞快。

当他们两人走进寝宫的时候,却看见朱元璋已经坐在了床上。

“你怎么坐起来了?赶紧躺下!”

马皇后先是兴奋,又很快变成担忧,急忙来到朱元璋的床边,柔声劝着。

“已经没有什么大问题了,还躺在床上干什么?再这么躺下去要把人躺废了!”朱元璋毫不在意的说道。

朱标的脸上满是高兴,满是劫后余生的庆幸,满是顶梁柱又会来的激动,“爹,您终于醒来了。你现在感觉如何?觉得怎么样了?”

朱标弓着身子,站在朱元璋的前面。

陈松也走进了寝宫,就站在朱标和马皇后的身后。

朱元璋看着朱标和马皇后,直接询问:“俺昏过去了多长时间?在这其中又发生了什么事?”

“是这样的,从昏过去到今天,也有一段时间了,在这段时间当中……”

朱标将朱元璋昏过去的时候,以及昏过去发生的所有事,事无巨细的全部说了出来。

“也就是说,如今朝中文武,都知道俺现在还昏迷着呢?”朱元璋问道。

“这是没办法的事,父亲几乎没停过早朝,可是最近这段时间,早朝都没上过,所以……

是这样的,父亲刚刚醒来,这个时候朝中的那些文武百官们也不知道。

要不待会儿孩儿将这事儿通知下去?”朱标询问。

朱元璋的脸色还是有些蜡黄,一副大病初愈的模样。

他摆了摆手,有些艰难,“这个事情还是先不要通知下去,最近这几天朝政就由你来主持。让俺看看你现在的能力如何了,再还有,俺现在已经醒来的事,不准通知给任何人,不准传出去。”

“行了行了,有什么事情待会儿再说吧,你现在刚刚醒来,身子骨还差着呢,就算正事重要也不能不顾及你的身体啊,再怎么着也得等你完全恢复过来再说吧!”

马皇后瞪了瞪朱标,嫌弃朱标看不清事。又一脸埋怨的劝着朱元璋。

“行行行,听你的,那俺就躺下了!”朱元璋咧嘴一笑,又躺了下来。

“俺晕倒的这几天可把你吓坏了吧?这事儿也不严重,你也不要这么担心,再者说,有常青在,又有什么可害怕的呢?”

朱元璋带着笑容,劝着马皇后,让马皇后不要再担心了。

马皇后松了一口气,道:“先别说把我吓没吓坏,你的那些女人们倒是被吓得够呛。三天两头就要往这边来,如果不是我拦着,恐怕现在你这寝宫外面早已经站满了人。

这几天宫中人说,有些妃子大半夜哭哭啼啼的,慎得慌。”

明朝规定,后宫无所出者殉。

也就是说,如果后宫的那些妃子没有孩子后代,那么就必须殉葬。

如果说这次朱元璋醒不过来,那么后宫当中那些没有子嗣的妃子,都要跟着朱元璋进入陵墓。

朱元璋要是死了,那些妃子们就活不了。

所以说朱元璋的那些妃子们在某种程度上,可要比马皇后还要担心朱元璋的死活。

“算了,不说她们!”朱元璋意兴阑珊。

朱元璋的那些妃子,朱元璋可没有用正眼瞧过。

无非就是朱元璋用来发泄**工具罢了,也就是对马皇后保有真情,其他人或死或活没有任何意义。

夫妻俩人就这样聊着天,完全没有把站在旁边的陈松和朱标放在眼里。

朱标一脸沉思,他在想着刚才朱元璋说的那些话的意思是什么。

这是锻炼自己的执政能力?也不对啊,要是要锻炼执政能力,也不用整这一出,最起码也应该让朝臣知道醒过来的事。

那是为什么?既然不是为了锻炼自己的执政能力,那又是为了什么?

朱标开始茫然,百思不得其解朱元璋的深意。

陈松倒是想到了一些,要想琢磨朱元璋作出的某种决定,最好的办法就是结合朱元璋的性格来看待。

朱元璋生性多疑,随着年龄的增大,这个特点也越来越明显。

恐怕朱元璋现在不想让朝臣们知道自己醒过来的消息,就是想以此来试探朝臣。

想看看朝臣们都有什么反应,想看看朝臣是不是真的忠心。

陈松不由自主的打了一个寒战,如果真是这样,那恐怕会牵扯出更多的人。

京城恐怕又将会成为漩涡,到时候闹出的事情只会多不会少。

官绅一体纳粮致使现在推行天下,又是一个节骨眼儿。

现在朱元璋还没“醒”,太子朱标执政。

天下官员也不知道朱元璋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情况,但如果朱标执政的话,这些官员们肯定会不由自主的将事情往坏处想。

如此一来,那不正是废除官绅一体纳粮的大好时机吗?

看着和马皇后有说有笑的朱元璋,陈松只觉得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大部分都是对的。

谈笑之间已经决定了很多官员的生死,从现在开始,某些人的生命已经被预定。

历史上敢这样做的皇帝可没有几个,那个至高无上的权利,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有着火热的诱惑。

如果这样做的话,很容易会弄假成真。

但这事放在朱元璋这里,却是不可能的。

说着说着,朱元璋看向朱标,“你待会用你的名义,发一道令旨,就说俺现在还昏迷着,还没有醒过来。

常青啊,最近这段时间,你每天都要过来,至于什么时候结束,再说吧。

至于早朝,就和往常一样,你就去上吧。”

“遵命!”朱标回道。

……

“……陛下昏迷未醒,可国不能一日无君!

所以朝政目前由太子殿下执掌,这对于我们来说,可是一个大好时机啊!”

“怎么会这样,陛下,陛下,您怎么会昏迷不醒呢?”

一时间,朝廷当中各种声音此起彼伏。

第二天,早朝如期举行。

只不过今天的早朝,朱元璋却没在,那张龙椅上空荡荡的,朱标坐在龙椅的下方。

陈松和之前一样,站在自己所站的位置。

朝堂当中的这些官员身上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就好像此时的他们要比之前轻松很多。

如果说之前有朱元璋在的话,他们肩膀上压着一座巨大的山峰,那么此时,这座山峰已经被他们掀翻。

朝堂上的气氛看起来也没有那么压抑,甚至还能看到有些官员脸上的笑容。

徐达站在勋贵队最前方,看着坐在上面的朱标,一脸沉思。

他回过头看了一眼后面的陈松,却发现陈松就像是个没事人一样。

“这不正常,如果陛下真的有事,恐怕现在最着急的就是他,现在怎么就像没事人一样!”

徐达回过身来,琢磨着这里面的事。

一个大胆的想法出现在徐达的脑海中,刚出来的那一瞬间,就已经根深蒂固。

“恐怕事情没有那么简单,要万事更加小心!”徐达低声念叨了一声。

“殿下!”

一个官员站了出来,此人乃是翰林院学士耿存。

这是一个非常非常传统的读书人,手中的笏板高高的举过头顶,他一脸凝重的看着朱标,“殿下,臣斗胆,敢问现在陛下情况如何?”

“这人胆子真大,竟然敢在这个时候这样问!”陈松摇了摇头。

这个人给人的感觉就是巴不得现在朱元璋赶紧死,虽然这话问起来没有什么,可是字里行间透露的总是幸灾乐祸。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陈松真的不敢相信,世界上竟然会有如此心急的人。

这也不能怪他心急,历史上很少有这样的事。

纵观历史,一般来说,如果出现皇帝病重,太子执政的情况,大部分情况就是要进行权力交接。

皇帝这个职位,不管是谁坐上去都会对权力异常留恋。

没有人愿意将自己手中的权利交出去,就算是自己的儿子,那也不行。

耿存可不觉得,朱元璋现在什么事都没有,就只是单纯的让太子朱标执掌朝政。

朱标没有直接回答,打着哈哈搪塞着。

看起来是朱标的推脱之语,可听在耿存的耳朵当中,就好像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话了。

他曲解了朱标说的那些,还以为现在朱元璋已经快不行了。

“殿下,臣以为非常时期应当行非常之事。如今锦衣卫在外,尚且在山东。

当务之急是先调遣锦衣卫回来,还有京营人马,此时也应该拱卫皇宫周围,以防不测!

……”

耿存夸夸其谈,自以为自己是站在朱标这边,不停的给朱标出谋划策。

“真是个蠢货,愚蠢至极!”徐达心里骂着。

不只是耿存这一个人,当耿存说完话之后,又有七八个官员站了出来。

他们说的话和耿存说的大都差不多。

朱标坐在皇位下面,脸上满是尴尬。

这些文臣今天实在是太热情了,热情的不可思议。

陈松在心里已经给这些人判了死刑,“真是可怜啊,被人当成猴耍还不自知!”

今天的早朝过得很快,等陈松走出大殿的时候,太阳已经挂在了正空。

放眼望去,走出大殿的那些官员们,大部分脚步轻快,就好像在外郊游一样。

陈松的步子非常缓慢,看上去有几分沉重。

脸色也是一脸严肃,在别人看来,就好像是失了魂一样。

新任礼部尚书从陈松的面前走过,他轻飘飘的瞥了一眼陈松,笑着摇了摇头,在看向陈松的时候,就好像是在看一个可怜人一样。

“有些人啊,自以为自己天命不凡,到头来也不过是一个笑话罢了!”

说完话,新任礼部尚书哈哈大笑着离开。

礼部尚书已经想好了,等再过几天,等朱标熟悉了朝政之后,先上一封奏折试探一下。

如果试探的结果在预料之内,那么就着手准备废掉官绅一体纳粮这事儿。

徐达快走两步,追上了陈松,他问道:“你给我拖个底,如今陛下到底怎么了?今天这样的事还是立朝以来头一遭,该不会是真的……”

陈松停下脚步,看着徐达,道:“此事不可说,不可说啊!”

陈松什么都没说,可什么都说了。

徐达能被朱元璋列为大明开国第一功臣,可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功劳大,光是他的情商,朝中就没有几个人能比得上。

徐达看着陈松离开的背影,若有所思,“难道我的直觉是真的?估计是真的了,如果陛下真的有事,常青不可能是这个样子。这里面肯定不同寻常!

回去之后都要告诉那些崽子们,最近这段时间都安分一点。”

……

太子朱标执掌朝政的事,也逐渐的传播开来。

尤其是在直隶这边,士绅们议论的对象,几乎全都放在了朱标身上。

他们本能的忽略了朱元璋,都说着一些太子朱标仁德,有上古先贤风范之类的话语。

读书人的春秋笔法厉害寻常,他们的嘴皮子也厉害寻常,上下嘴皮子一碰,就没朱元璋什么事了。

反倒是那些平民百姓,大都会去庙里上香,祈求上苍保佑朱元璋平平安安。

在古代王朝,可能也就只有朱元璋才如此受普通老百姓爱戴。

朱元璋是历史上被低估的一个皇帝,只可惜啊,得罪了文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