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洪武年间小神医 > 第三百五十二章:让英儿跟着你学做事吧

第三百五十二章:让英儿跟着你学做事吧

这小范儿看着眼前的这个大汉,脸上有怒气浮现。

平常小老百姓买菜卖菜,哪里有收宝钞的?

宝钞面额巨大,小老百姓又怎么能找得开呢?

况且着报复不就是一张纸吗?带回家去还不得让媳妇撕吧烂了。

小贩怒视着这大汉,一脸不满的道:“你如果没钱就不要买菜,要买菜就必须把钱拿出来。你也不要怪我这番话说的难听,我家里也有好几口子人,全靠着我卖菜养活,你如果不把菜钱给我,那我就不能把菜给你。”

大汉面露尴尬,拿着宝钞和那些铜钱愣在原地,一时之间竟有些手足无措的样子。

陈松看到这个场面,走了过来。

这个大汉看上去不像是个普通人,不如帮他一把。

就算他是一个普通人,帮他一把也没有什么,横竖也不过是几十个铜钱。

陈松来到大汉面前,卖菜的小贩看到陈松过来,还以为陈松要买他的菜。

小贩一脸堆笑,笑呵呵的看着陈松,招呼道:“这位先生您是要买菜吗?这菜可便宜了,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大汉见小贩要将这菜给陈松,瞬间就急了,他指着小贩,怒斥道:“你这人好不讲道理,明明是我先来的,明明是我要先买菜,你怎么能这样?!”

小贩翻了翻白眼,一脸无所谓的道:“什么你先来的,我只认钱不认人!你要是有钱,这些菜我立马让你拿走,你要是没钱,那就不要拦着我,把菜卖给别人!”

陈松笑了笑,看着小贩,说道:“我和这位兄弟认识,他还差多少钱,就由我来补上!”

大汉正准备骂小贩,突然听到了陈松这番话。

一脸疑惑的看着陈松,不明白陈松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平白无故的怎么要给自己补钱?如果说没有任何目的的话,大汉是不相信的。

大汉瞬间就警惕了起来,小心翼翼地打量着陈松。

小贩听陈松这样说,也没有去想这里面的逻辑对不对,又一脸笑容地冲着大汉说道:“哎呀,既然如此的话,那就将这些菜卖给你吧!”

大汉迟疑,正准备询问陈松,却见到陈松已经将钱掏了出来,交给了小贩。

小贩也害怕自己的菜放坏了,飞速的将这些菜全部整理好,用细麻绳扎好,交给了陈松。

陈松从小贩手中接过菜,转头看向大汉。

小贩趁着这个机会,推着独轮车就往城门口跑去。

时间不早了,要是再耽搁,恐怕到时候就没有办法出城。

陈松手中拎着菜,笑着看着大汉:“这是你的菜,拿着吧!”

从陈松过来,大汉就一直在揣摩陈松此番举动的含义。

想过来想过去,始终无法想通。

大汉不认识陈松,而且大汉也是刚刚来京城不久,算起来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所以大汉非常疑惑,想不明白,陈松这样做到底是为了什么?最后只能将其归咎于陈松是个热心肠的人。

看着大汉脸上的疑惑,陈松笑道:“谁还没有个困难的时候?横竖不过是几十个铜钱罢了,这事情也当不得什么?

这些菜你就拿着,带回家去好好的吃一顿吧!”

说着,陈松将手中的菜放在了大汉的旁边,带着何湘以及随从准备离开。

大汉看着陈松的背影,朝着陈松拱拱手,“在下宋忠,不知道阁下贵姓大名?”

陈松头也没回,道:“姓名就不必过问,萍水相逢,若是有缘,自然会相见。

若是无缘,得知姓名又有何用?快回家去吧,马上就要宵禁了!”

陈松走远,大汉提起那捆菜,走上了回家的路。

何湘跟在陈松的身后,百思不得其解。

想不明白陈松为什么要这样做,终于好奇心的驱使之下,他问出了这个问题。

“侯爷,属下不明白,您为什么要帮助一个根本就不认识的人呢?”何湘询问。

陈松说道:“不过是几十个铜钱,只能看上去不像普通人,如果在朝为官,那么今日就留下了一个善缘。

如果只是个普通人,刚才那个尴尬的场面,确实不太舒服。帮了也就帮了,也无所谓什么!”

这话说的云淡风轻,听得何湘连连感慨:“侯爷高洁,不是属下能够比较的,属下佩服,佩服啊!”

陈松笑而不语,往前走去。

想起了刚才大汉说的名字,陈松呢喃道:“宋忠?这个名字听起来怎么有些熟悉?记得好像是第三任锦衣卫指挥使,该不会真的是他吧?难道就是说只是同名同姓之人?”

想了想,陈松不再纠结此事,加快了脚下的速度。

今天宋忠就是历史上的第三任锦衣卫指挥使,和前两任锦衣卫指挥使不同,宋忠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且忠心的人。

历史上的他数次被御史弹劾,也数次受到朱元璋的庇护。

对于他的记载并不算多,甚至是连他的祖籍都搞不清楚。

……

宋忠手中提着菜,在京城当中左拐右拐,最后停在了一个小宅子门前。

推门而进,就看到了从堂屋中走出来的妻子和儿子。

看着回来的宋忠,宋忠的妻子李小花一脸笑容迎了过去,只有七八岁的孩子也急忙跟在李小花的屁股后面,脆生生的喊着爹。

从宋忠手中接过那捆菜,就往堂屋走去。

宋忠一把将儿子抱起,走在媳妇的身后。

“说起来,买着菜的时候倒是发生了一些事……”宋忠将刚才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重复了一遍。

来到堂屋,将手中的菜放下。

李小花有些好奇,“真的这样吗?京城中真的有这么好心的人?可得要打听清楚他的身份来历,好好的谢一谢他!”

家风使然,虽然只是几十铜钱的事情,可依然要好好感谢。

将儿子放下,坐了下来。

宋忠说道:“让他好好的谢一谢他,现在我是锦衣卫百户,虽然调任了不到一个月,但已经和那些同僚们混的差不多熟了,到时候找他们问问。让锦衣卫查一个人,应该不困难。”

李小花蹲在那捆菜前,开始择菜,说道:“你感谢人家的时候,可不要说你是锦衣卫的,锦衣卫在京城中是个什么名声,你应该也清楚,可不要将人家吓跑了!”

李忠笑了笑,声音大了几分,“那是肯定的,我怎么可能会告诉人家我是锦衣卫的人呢!”

站在李忠旁边的儿子,一脸好奇的看着李忠,“锦衣卫是不是特别威风啊?是不是朝廷当中的那些官员都害怕?”

“威风什么啊,不过是给朝廷办事,给陛下办事!以后你可不能说,就说你是锦衣卫百户的儿子!”李忠摸着儿子的脑袋,语重心长的道。

李忠的儿子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不知道李忠这番话的含义,只是默默的将李忠这番话记了下来。

……

陈松回到了家,站在大门口,侧过身子,看着身后的何湘,“进去喝一杯茶,顺便歇歇脚!”

何湘连忙摆摆手,“属下就不进去了,属下家中还有事就先回去了,侯爷莫送!”

话刚刚说完,何湘就转身离去,速度很快,容不得陈松再说第二句。

既然如此,陈松也只好作罢。

回到家,舒舒服服的洗了一个澡,陪着朱静安和儿子吃了晚饭。

晚饭过后陈松又来到了书房,开始忙碌着未完成的事情。

新宝钞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做得差不多,要不了多久就能够印刷出来。

接下来便是大明钱庄的事情,这个事情也同样重要。

大明宝钞能不能通行天下,就全看大明钱庄能不能兴办起来。

大明钱庄的各种规章制度陈松早已经完成,现在正在完善着各项细节。

这些东西,陈松准备明天拿给朱元璋,到时候如果朱元璋同意,那么就要开始行办。

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首先要看百姓们对钱庄这事能不能接受了。

当然了,对于普通老百姓,陈松没有过多的奢求。

普通老百姓一年到头也赚不了多少钱,这些钱他们也不可能全部放在钱庄当中。

所以,大明钱庄最主要的主顾还是那些商人。

商人的话,如今的日子并不好过。

有税务督办总衙门和工商督办组衙门联合着压着他们,想要恢复到以前那样,是一件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陈松对于工商业是持鼓励态势的,可也不是说什么都支持,什么都鼓励。

最起码的法律法规,这些商人必须要遵守。

对于大明钱庄,陈松并不选择采取支付利息这种制度。

在大明初年,如果给商人们支付利息的话,是一件蠢事。

后世的银行之所以会给存钱的人支付利息,是因为银行要吸纳储户的资金,然后通过贷款放贷出去。

后世的贷款种类繁多,贷款的人也很多,所以银行根本就不害怕没有人贷款。

甚至还有各种各样的资金以及理财产品支持,所以完全可以应对储户的利息。

可现在这个时代,商人总共才有几个?就算这些商人当中有贷款的,恐怕数量也不会太多。

收益的渠道太过单一,甚至不足以支付储户的利息,所以如果采用后世那种支付利息的办法,恐怕只会赔个底朝天!

所以陈松就取消掉了那种制度,反而变成收取保存费。

当钱庄刚刚出现的时候,基本上也是这种形式。

如果现在开始推行大明钱庄,可能刚开始的时候,能够接受的商人数量不多,但也不会太过排斥。

随着商业的发达,终究有一天他们会完全接受,这也只是时间问题。

……

第二天天大亮,陈松下了早朝之后就去了御书房。

将昨天晚上所制定出来的那些东西,全部交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坐在上位,一脸认真的看着陈松搞出来的那些东西。

看了又看看了,一遍又一遍。

陈松他之前也给朱元璋说过,再加上这次书写的内容比较详细,所以朱元璋也能明白。

看完之后,朱元璋放下陈松的奏折。

“你这条条框框基本上已经非常完善了,就按照你说的去做吧。”朱元璋说道。

“臣领旨!”陈松朝着朱元璋拱拱手,领下了命令。

“对了,陛下,还有一件事情。新宝钞需要铜来制作雕版,可宝钞行事衙门当中没有多余的铜,还想陛下能够调拨一部分!”陈松想起了这事。

“这事简单,俺待会让户部给你送上几千斤的铜,如果不够到时候再接着给!”朱元璋非常豪爽,一出手就是几千斤的铜。

“臣领旨!”陈松回道。

说着,陈松就准备告退。

朱元璋忽然想起了什么,叫住了陈松。

“对了,还有一件事情,英儿现在已经学的差不多了,你之前经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你可倒好,把俺的孙儿扔在学校,当了一个甩手掌柜,几乎很少过问俺孙儿的事。

他以后可是要当皇帝的,尽管现在年幼,可有些事情必须要提前培养。这样吧,最近这段时间,你把他带在身边,好好教他做事。

你的那些知识,你比你的那些学生要更好,由你亲自教授,俺也放心!”朱元璋说道。

这件事情在朱元璋的心里已经酝酿了很长时间,朱元璋对朱雄英的看重,丝毫不次于朱标。

如果能够培养好朱雄英,最起码在近五十年之内,不用担心大明朝出现什么祸患。

陈松的能力毋庸置疑,朱元璋觉得现在朱雄英在学校当中已经学的差不多了,也是时候该接触接触办实事了。

这次宝钞的事情也是一个机会,倒不如借着这个机会,让朱雄英提前熟悉熟悉。

这是对于陈松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所以顺手就同意了下来。

走出皇宫,陈松看着天上的太阳,去了学堂。

朱元璋的圣旨要比陈松快很多,等陈松来到学堂的时候,朱雄英已经在学堂的大门外等候多时。

显然,朱雄英已经迫不及待了。

陈松姗姗而来,朱雄英兴奋地跑下台阶,来到陈松身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