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闲散王爷 > 第二百一十八章对付五姓七望的办法

第二百一十八章对付五姓七望的办法

至于长孙无忌怀疑李元景为什么突然变得这么有能力,李世民答应长孙无忌,等他见了李元景就问问,李元景是怎么突然变得这么有能力的。

长孙无忌明白,现在李元景为李世民做了这么多事情,李世民自然不可能完全听从他的话,把李元景清除掉,但他只要在李世民的心中种下怀疑的种子,那李世民就不会再完全信任李元景,他再慢慢寻找李元景的错处,扳倒李元景。

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等人接到李世民的传诏,很快就赶来了,李世民把李浩然七人的要求告诉给了众人,众人听了,也全都没有办法:

决不能把食盐经营权交给五姓七望,但既然五姓七望已经打上了食盐的主意,他们轻易怎肯善罢甘休?

长孙无忌忽然心生一计:

李元景不是很有能力吗?

把这件棘手的问题踢给他,让他来处理,他不管怎样处理,要么会得罪李世民,要么会得罪五姓七望,都是出力不讨好的事。

李世民听了长孙无忌的提议,就让人去叫李元景。

李元景看了孵化小鸭,回到赵王府之后,让薛仁贵十三人按照他昨天说的,去组织那三百名金吾卫,然后他拿着昨天晚上他写的讲课的内容,准备先去皇庄,指导李世民派给他的五百人制作温度计,然后再去见李世民。

原本裴寂已经把制作温度计的技术必须严格保密,告诉给了这五百人,李元景又给这些人重新叮嘱了一遍,他正在观看裴寂准备的制作温度计的各种用具时,接到了几名内侍的传旨,李元景就随几名内侍来到宫里。

李元景见了李世民,李世民把李浩然七人要食盐经营权的事告诉了李元景,李元景听了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他只能告诉李世民,不管五姓七望怎样闹,底线是不把食盐经营权交给五姓七望。

但现在五姓七望实力太过强大,如果五姓七望铁了心和朝庭闹事,无论朝廷还是国家,都将遭受重大损失,所以必须的让步还是要让的,要抓住食盐经营权决不放手,其余的可以满足他们一些要求,比如告诉五姓七望,朝廷很快就把食盐价格下调许多,即使五姓七望拿到了食盐经营权,也没用多少利润可赚。

可以把食盐定好价格,给五姓七望留出一定的利润,让他们代为销售。

李元景让李世民还可以承诺五姓七望,关于李元景的白酒、香水、花露水、茶叶,以及他随后制作出来的瓷器、玻璃制品,依然可以给五姓七望一定份额。

李元景原本想告诉李世民,让李世民不要着急,给他几年时间,他就能把五姓七望扳倒,至少让五姓七望在大唐没有这么大的势力,没有能力威胁到朝廷。

可是李元景看长孙无忌在这儿,虽然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铁杆心腹,但长孙无忌阴险歹毒,因为长孙冲刺杀自己,李世民把长孙冲流放去了潮州,长孙无忌恨死了自己,如果自己把扳倒五姓七望的方法告诉给在场的人,说不定长孙无极为了搞垮自己,会把这些方法告诉给五姓七望,让五姓七望有所防范、把自己置之死地。

所以,李远景没有把他有办法搞垮五姓七望的事说出来。

李世民拿五姓七望没有办法,非常忧虑,但现在五姓七望还没有什么动作,李世民暂时什么也做不了,只能看五姓七望怎么做,然后再想办法对付。

李元景把他所记录的他讲课的内容交给李世民,李世民翻着看了看,他忽然看到李元景关于改进造纸和印刷方面的内容,他想起来上次李元景曾经告诉过他,给李元景十年时间,李元景研究出来非常廉价、高速的造纸术、印刷术之后,就能扳倒五姓七望,或者让五姓七望在大唐变得无关紧要、无足轻重,但今天李元景却没有说这一点,他看了看李元景,又看了看长孙无忌,就让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回去,观察五姓七望会有什么动作,让几人想出对付的办法。

李世民把李元景留了下来,让李元景把他讲课讲的内容中自己没有理解透、把握不住的地方,再给他讲释一番。

只剩下了他们两个人,李元景就告诉李世民,现在可以对五姓七望做一些让步,他很快就能研制出一种非常厉害的火药武器,有那武器,五姓七望如果胆敢造反那他们没有一点希望。

而只要他把新的造纸术、印刷术研究出来,改变现在私塾授课的模式,不出十年,天下每一家都将有读书人,朝廷选拔不完的人才,根本不必依靠五姓七望的读书人了。

李世民让李元景详细讲解新的造纸术、印刷术是怎么回事,怎样改变私塾授课的模式。

李元景就告诉李世民,现在人们写字不管用锦缎、宣纸、还是竹简、木简,其制造方法都非常落后、效率很低、速度很慢、造价很高,他研究的新的造字方法,成本很低、制作速度很快。

大唐宣纸极其昂贵、稀少,一张四尺见方的宣纸就要十文钱,而即使这个价格,很多时候也买不到,朝廷为了宣纸不被五姓七望等垄断、囤积,抬高价格,大臣们上奏章没有宣纸可用,就由工部派人制作宣纸,限量供应给朝中大臣、皇室之人。

而他的造纸术研究出来之后,所造出来的白纸,四十见方的,一文钱能做出几十、上百张,即使非常贫穷的人家,也能买得起。

而至于印刷书籍,大唐此时的书籍大多都是手工抄写的,只有需要量非常大的佛经等才采用雕版印刷术。

雕版印刷术在雕版上刻字费时费力,效率很低,人工制版,容易出现错字漏字,而且出现错别字,改起来太麻烦,基本上就要重新雕刻一块新的版,印一页,制一个版,即使只有一个字不同,也要刻一块新版……

而他研究的活字印刷术,则是先雕刻出字,再排版,就不出现了雕版印刷术的这些缺点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