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闲散王爷 > 第二百二十二章烧瓷器技术

第二百二十二章烧瓷器技术

春绮心中失望,但她不敢有任何不满表现出来,李元景能如此看重她,已经是她的福分了,如果再不知足,她可能连现在的这境况也保不住。

其实春绮有这些想法,是她不知道李元景是从后世穿越过来的,不了解李元景的想法。

李元景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学老师,生在红旗下,长在国歌中,受党教育多年,一夫一妻的观念在他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再则,李元景才刚刚穿越过来一个多月,对大唐的一夫多妻制还适应不了。

他做了十年老师,品德高尚,自然不会揩一个十三四岁女孩的油,而在李元景的认识中,十三四岁的女孩子,身体还没有发育成熟,根本不可以生孩子或者干点什么。

大唐初期人均寿命较低,和青年男女十三四岁就结婚、损伤了身体也有很大关系。

李元景看到大唐十三四岁的女孩子就出嫁了,他还一门心思准备向李世民提建议,把大唐女孩子结婚成家的年龄提高到至少十六岁、十八岁。

但李元景也知道这一点很难办到,大唐经过长期战乱,青壮年很多都战死了,而许多老人孩子则饿死、病死了,人口锐减,急需恢复。

再则,此时大唐人均寿命只有四十多岁,如果结婚晚,很多人甚至都不能把孩子抚养长大就死去了,所以向李世民建议青年男女晚婚晚育,还不是时候,只有大堂经济富裕、医疗条件变好、人均寿命提高了,才能提倡晚婚晚育。

还有一点,就是李元景现在的身体也是十四岁,这在李元景的心目中自然更不是结婚的年龄,十四岁,至多不过是能拉拉女孩子的手什么的。

李元景才刚穿越过来一个多月,他有许多事情要做,千头万绪,天天忙得很,裴淑贞是大唐最美丽、最有才气、最淑贞的女孩子,以前裴淑贞对李元景印象一直不好,李元景一直想尽办法改变他在裴淑贞心目中的印象,因此他一直把注意力、精力都用在了裴淑贞身上,对春绮、秋菊等丫鬟、侍女,他感觉就像一家人、亲人一样,完全没有想到她们有什么想法。

春绮对自己奴仆的身份很是自卑,在李元景身边,她不敢怎样乞求,怕惹得元景厌恶了,把她卖掉或者打发、处理走。

她对裴淑贞非常敬重,只要裴淑贞来,她伺候得都很好,裴淑贞是未来赵王府的女主人,她们这些丫鬟、侍女的的命运,将来都掌握在裴淑贞的手里,如果得罪了裴淑贞,裴淑珍和他们坐下仇恨,那将来她们肯定没有什么好日子过。

这边,春绮自怨自艾,而那边裴淑贞和李元景却春风旖旎,情深意浓。

裴淑贞本身就是个非常大方的女子,现在又对李元景十二万分的满意,李元庆赵王府没有长辈,裴淑贞的家人也都不在这儿,近乎孤男寡女,气氛自然浪漫而甜蜜:

酒是好酒、菜是好菜、良辰美景,秀色可餐……

深情的凝视、躲避的眼神……

心在跳、脸在笑……

郎才女貌,美好如斯……

一顿饭,两人吃了很久。

终于裴淑贞向李元景告辞,要回家去了。

李元景劝裴淑贞不要回家去了,就住在赵王府算了,但裴淑贞坚决不住,李元景不好强留,就带着薛仁贵、李德奖等一群人把裴淑贞送回了裴府。

第二天,李元景让裴寂通知所有的厂长、经理们前往工厂场地。

现在工厂、生意大多还没有开始,所以这些厂长、经理们除了李丽质做了饭店的经理,其余的还都没有安排具体的职务,李元景为了让这些皇子皇女、大臣子女们了解工厂、生意怎样开始运转,让他们有所了解、增长见识,所以李元景不管哪一桩生意,都让这些皇子皇女、大臣子女们跟着观看、学习。

李元景的这块地有方圆十里,李元景已经做好了规划:

工厂区、住宅区、商业区。

他把道路规划得很宽阔,不像京城那样很多胡同很窄,等这块儿场地全部建成之后,它将是一个新的城市。

但想建一座城市,最基本的要有砖瓦能盖房子,所以烧砖瓦是需要做的第一件事。

现在是大旱天,不下雨,正是适于做砖胚、瓦胚的好时机,等到秋天连阴天,或者冬天上冻了,就做不成砖胚、瓦胚了。

瓷器的瓷胚也要赶快趁这时间做好。

大唐时因为人们没有掌握烧制瓷器的技术,所以烧出来的都是粗陋的陶器,很少能烧出来精美的瓷器。

如果偶尔某一窑烧出来了一两件精美的瓷器,那窑主就相当于发了一笔大财。

烧制瓷器有一套完整的技术,首先做瓷器的瓷土要是高岭土,做瓷器的过程是把瓷土淘成可用的瓷泥,再拉坯、印坯、修坯、捺水、画坯、上釉、烧窑。

这其中拉胚,就是把瓷泥做成瓷胚,瓷胚如果用手工做的话,瓷器可能会厚薄不均、形状不够完美,所以要制作一个制瓷胚的大转盘,制作时,把瓷泥放入大转盘内,通过旋转转盘,用手及拉坯工具,将瓷泥拉成瓷坯。

上釉是烧瓷器的一个关键步骤,唐代之前人们之所以烧不出瓷器,就是不懂得在瓷胚表面上一层釉,所以烧出的是粗糙、具有吸水性的陶器,而上了釉之后,烧出来的瓷器,表面形成一层玻璃质薄层,它使瓷器增加机械强度、热稳定性、介电强度和防止液体、气体的侵蚀,釉还有增加瓷器美观和便于洗拭、不被尘土粘染等作用。

瓷釉是用石英、长石、粘土为原料,经研磨、加水调制后制成的。

在瓷陪上上釉有两种方法:

釉上彩,是在烧好的素器上彩绘,再经低温烘烧而成。

釉下彩,于生坯上彩绘,后施釉高温烧成,其彩纹在釉下,永不脱落。

陶器因为没有上釉,烧制温度只需要八百至一千度就可以了,而瓷器烧制温度则要一千二到一千四百度。

一窑瓷器需要烧制三四天时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