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闲散王爷 > 第二百七十四章禁止放高利贷

第二百七十四章禁止放高利贷

而他做这些东西、工厂场地上的花费,把那两万块贯钱快花完了,原本最开始的时候是用食盐给工人们抵工钱,但自从食盐开始降价出售,工人们就不要食盐了,而是要钱,所以他要扩大再生产就需要钱。

李世民听了犯了愁:

大唐无论国库还是内帑,全都捉襟见肘,如果不是太过拮据,他也不会把李元景卖雪糕、蚊香秘方的那点钱给李元景要过来。

虽然现在卖食盐卖了一点钱,但一则食盐才刚开始卖,还没有卖多少钱,卖的钱也没有收上来。

大唐几乎所有的地方都急需花钱、都要钱,而他招聘的修河道、道路、城市下水道的民工们,也不再要食盐了,而是也都要现钱,他现在哪里有钱?

现在他还有一处急需花钱的地方,就是秋天了,突厥的“打秋风”又开始了,虽然突厥之人并不知道这个秋天和冬天将会有水灾、霜灾、雪灾、寒灾,但一则这个夏天的旱灾和蝗灾已经令突厥损失惨重了,而突厥许多有经验的老人,凭经验也能感觉出来,这个秋天和冬天将会有大灾,突厥之人为了能安全度过这个冬天,肯定会大肆前来“打秋风”。

大唐因为经济困难,对突厥的“打秋风”一直是没有办法阻止,突厥来了,只能疲于应付。

长安城距离边关路途遥远,道路又极其不好走,所以派兵去抵御突厥“打秋风”,即使是派很少的军队,也会花费巨大。

哪里有钱给李元景啊!

李世民问李元景,可不可以让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生意合伙人出一些本钱,先暂时救急,等白酒、瓷器等制作出来卖出钱了,就不发愁钱了。

李元景说,要想扩大再生产,肯定要让房玄龄、杜如晦等合伙人出钱,但房玄龄、杜如晦等都是清廉正直的大臣,他们都不会做生意,仅凭做官的俸禄,要养活一大家子人,即使让他们出钱,每一家也出不了多少。

而要想让大唐百姓安然度过荒春,不说需要救济的衣服、住房,仅仅粮食,最少也要三十、五十亿斤,如果李元景制作的白酒、茶叶、瓷器不够多,那即使全部拿来换粮食,也很难换够三十、五十亿斤。

而如果制作的东西全都拿来换粮食,那就没有钱购买原料、支付工人工资等,没有办法继续生产了。

并且,李元景给李世民分析,如果把生产的白酒、茶叶、瓷器等的七成给五姓七望换粮食,但五姓七望手中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多粮食,那他们就需要在大唐大规模购买,而只要他们大规模购买,那粮食价格就会上涨,就需要更多的白酒、茶叶、瓷器来换粮食。

并且,很可能整个大唐所有贵族、士族、商人那里所有的存粮合起来,也没有三十、五十亿斤,大唐根本没有这么多存粮!

那就需要从突厥那里购买牛羊等,充作粮食,这样他们自己留下的那三成白酒、茶叶等,也要拿来去突厥那里换牛羊、去周边国家换粮食,哪里还有多余的白酒、茶叶,卖钱购买原料、支付工资?

那、那那该怎么办呢?

李世民听了,更加犯。

李元景对李世民说:

“二哥,我所说的这些困难都是暂时的,这能挨过这个冬天和明年春天,农民的庄稼就能收成,我们的食盐就能卖很多钱,并且我的白酒、茶叶、瓷器、玻璃等就能大规模生产,那时就不会这么困难了。

而至于这个冬天和明年春天,倒是有一种办法可以解决!”

李世民听的,着急地问:

“六弟,你有什么办法解决?”

裴寂和马周二人也迷惑不解地看着李元景,不知道他有什么办法解决这困境。

李元景说:

“陛下,现在大唐有一种很不好的情况,就是高利贷。

那些有钱人,往外放高利贷,收很高的利息,许多穷苦之人急需花钱,只好去贷那高利贷,而高利贷利滚利驴打滚儿,只要你贷了,你贷的很少的钱,很快就会翻好几倍,再也还不起了。

而我们大唐律例,还不起账的,是要被关进大牢或者贬为奴隶的。

高利贷是让大唐民众陷入贫困、无法生存的最主要的原因。

二哥可以下一道诏书,关于民间借贷,利息每月不准超过本金的百分之一,否则,朝廷不但不予以保护,还会把本金和利息全都没收,根据所放金额,以及利息的高低,把放高利贷之人关进大牢或者贬为奴隶。”

裴寂问:

“赵王,你让朝廷这样规定,那有钱人看把钱借出去了,也没有多少好处,他们有可能就不借了,这样朝廷也没收不了多少钱,并且许多活不下去的贫穷之人,也借不到钱,那样对朝廷,对放高利贷之人和贫穷之人都没有好处啊!”

李元景说:

“我这样让朝廷规定,并不是为了没收有钱人的钱,也不是让贫穷之人因为借不到钱而穷死的,我们可以这样。”

李元景把后世开办国家银行、发行国债的办法非常具体地向李世民、裴寂、马周三人讲述了一遍。

李世民三人听了,全都大为震惊:

这、这、这……

李元清想的办法太了不起了、太好了:

禁止放高利贷,那么富人们的钱,如果低息借出去,那他们就赚不了多少钱。

并且他们把钱借给私人,很不保险,一旦借钱的人还不起,那不管事把借钱的人关进大牢,还是贬为奴隶,他们的钱也都收不回来了。

但把钱存在银行,或者购买国债,由朝廷担保,根本不用担心会收不回来。

在大唐,也有类似于银行的钱庄,但把钱存在钱庄,不但没有利息,还要收手续费,这样除了做大生意、携带大量金、银、铜钱实在太重、不方便,只好把钱存在钱庄,拿钱庄的银票去做生意人之外,一般人是不会把钱存在钱庄的。

而把钱存在银行,不但不收手续费,还有利息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