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闲散王爷 > 第三百零八章春江花月夜

大唐闲散王爷 第三百零八章春江花月夜

作者:风香草暖走河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2:23:25

第三百零八章春江花月夜

并且运气非常好地,在长孙府一个下人那里,他了解到了长孙无忌命人制作石碑,栽赃、诬陷李元景的事。

李元景了解到情况之后,非常感激地夸奖了薛仁贵、李元平等他的兄弟们。

并且李元景告诉薛仁贵、李元平,要把这情报网尽可能地建完整,并且这情报网不但要在长安城建,整个大唐、以及突厥等周边国家都要建,他要即尽可能多地掌握这个国家和周围国家的消息。

李元景自然知道,想建一个比较严密、强大的情报网,需要花费海量的金钱,而现在他手里却没有多少钱。

因此李元景告诉众人,关于钱的事他们不用担心,只要捱过去这个冬天,和明年春天,他就能挣来很多钱,那时李元平组建情报网,不管需要多少钱,他都能提供。

薛仁贵、李元平自然也知道现在李元景要大力搜集粮食,以备寒冬、荒春大唐民众缺粮时,救济他们,所以薛仁贵、李元平自然也不会超出赵王府的能力去组建情报网。

马周今天原本心情比较得意,他为李元景找来了拓跋炎、达勃鲁两名胡商联合会的首领人物,解决了李远景的一个难题,帮了李远景大忙,但他看薛仁贵、李元平众人能从长孙无忌的算计中找到证据,他就再次感到了惭愧:

薛仁贵十二人和李元景结拜成了兄弟,他们和李元景完全一条心,拼尽全力帮助李元景、保护李元景、为李元景做事,而他,却不如薛仁贵十二人这样,尽心尽力地为李元景考虑。

于是马周也暗暗下定决心,以后要更周到、全面地为李元景谋划,在李远景遇到困难、不好解决的问题、考虑问题不够周到、全面时,他好查漏补缺,以报达李元景的知遇之恩。

夜深了,原本李元景计划在李世民众人走后去找裴淑贞说说话、谈谈恋爱的,但连着又发生了这两件事,也就耽误他去见裴淑贞了。

因为夜已经深了,李元景就请裴寂不要再回裴府,现在李渊也在赵王府,裴寂可以去李渊那里,陪陪李渊。

裴寂推辞说夜深了,去李渊那里就会打扰李渊休息,所以他让李元景给他找了一个单独的屋子,没有去陪李渊。

李元景打发众人去休息之后,他回到自己的屋里,睡在床上,脑子里不自觉地想到了裴淑贞,他想到这几天裴淑的情况,突然发觉这几天裴淑贞似乎不对劲,情绪低落,见了他也不像以前那样欢喜了,这是怎么回事?

难道自己哪里惹她不如意、得罪她了?

李远景左思右想,最后想起来了:

肯定是裴淑贞气自己不知道给裴寂写一幅字幅。

裴寂特别喜欢自己的字幅,但自己从来没有想过给他写一幅,后来裴忌亲自开口向自己讨要,但这几天自己特别特别忙,一直没有给裴寂写,甚至他都忘了给裴寂写字幅这件事了。

还有,裴淑贞也非常喜欢自己的字幅,是不是裴淑贞生气,还因为她也想要自己的字幅,但她不好意思开口,自己又没有想到呢?

肯定是这个原因。

自己写一幅字幅太容易了,容易得自己都没有把写字幅当成回事儿。

并且李元景也不认为自己的字幅写得怎样特别好、特别珍贵、世人怎样喜欢。

后世的时候,虽然人们也很喜欢诗歌,但那时社会生活异常丰富,诗歌只是生活中很小的一个方面,并不怎样让人特别痴迷,所以李元景也低估了大唐之人对诗歌的喜爱程度。

但通过李世民、李浩然等人争抢他的字幅,李元景也慢慢认识到了大唐之人对诗歌的喜爱程度。

既然他们这么喜欢诗歌,自己写起来又这么容易,那就给裴寂、裴淑贞每人写一幅吧。

给他们写一幅字幅根本就不是个事儿,而如果因为这样的事惹大唐最聪明、最有才气、最淑贞大气的美女不高兴、生气,实在太不值、不合算了。

想到这儿,李元景又从床上爬起来,命令春绮准备好笔墨纸砚,开始给裴寂、裴淑贞写字幅。

春绮虽然是一名丫鬟,但她也知道诗人们一旦突然有了诗兴、来了灵感,可是要立刻记下来的,所以她听李元景要写字幅,就赶紧准备好东西。

李元景为了哄裴淑贞高兴,他决定给裴寂和裴淑贞选两首特别好的诗。

他坐在桌前思考了一番,然后决定把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写给裴寂。

《春江花月夜》被誉为“孤篇盖全唐”的千古绝唱,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以月为主体,以江为场景,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抒写了游子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创造了一个深沉、寥廓、宁静的境界。

全诗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通篇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意境空明,想象奇特,语言自然隽永,韵律宛转悠扬,洗净了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写完之后,李元景开始考虑给裴淑贞写一首什么诗:

这首诗既要写出裴淑贞的美,又要端庄大方,淑贞大气,不妖娆、不淫荡,李元景思考了好一会儿,最后选定了李白的《清平调》之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这首诗以牡丹花比杨贵妃的美艳,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反复等各种修辞,塑造了艳丽有如牡丹的美人形象,采用云、花、露、玉山、瑶台、月色,一色素淡字眼,赞美了贵妃的丰满身姿、亮丽容颜和高贵身份,却不露痕迹。

此诗想象巧妙,信手拈来,不露造作之痕。

诗中语语浓艳,字字流葩,读这首诗,如觉春风满纸,花光满眼,人面迷离,无须刻画,自然使人觉得这是牡丹,是美人玉色,而不是别的。

因为这两首诗是写给裴寂、裴淑贞的,李元景写的格外细心,同时也因为这两首诗张若虚、李白写得特别好,李元景心情激荡之下,字也写得好一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